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问原因的“怎么”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教学与研究》(京 邓思颖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邓思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内容提要:本文论证了汉语问原因的“怎么”应该分为两个:句首的“怎么”位于句子最高的层次,属于句子的边缘位置,容易获得较强的特殊语用意义,较难保存原有的疑问功能;句中的“怎么”位于句子较低的位置,特殊的语用意义相对较弱。“怎么”的二分法还可以得到历时和方言证据的支持。本文解说了“怎么”的句法和语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怎么”的讨论探索汉语句法语用接口的问题。
    关 键 词:怎么;到底;副词;疑问句;句法语用接口
    标题注释:本文的写作动机主要受蔡维天最近对汉语疑问词“怎么”的研究所启发,部分内容曾在北京语言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理论语言学系列讲座”(2009年7月8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五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29日)宣读,感谢与会者所提出的意见。衷心感谢以下各位跟笔者进行有益的讨论和交流(按汉语拼音序):蔡维天、黄正德、刘兆静、陆俭明、彭小川、杨小璐、张和友、张庆文,文史的错漏与上述各人无关。
    【基础项目】本研究获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 GRF)项目“A Comparative Study of Definiteness in Chinese Dialects”(编号CUHK 5476/06H)的部分资助。
     
    一 引言
    汉语的“怎么”除了问方式以外,还可以问原因,意义跟“为什么”差不多。蔡维天(2000)详细比较了汉语同样用来问原因的“为什么”(例(1a))和“怎么”(例(1b))在语法上的异同。他认为“为什么”和“怎么”有类似的句法分布和语义限制,它们的“行径一致”。
    (1)a.张三为什么会离开? b.张三怎么会离开?
    蔡维天(2007)注意到问原因的“怎么”除了问事件的起因以外,也有一种否认的用法,可以从例(2)的答句反映出来。
    (2)问:阿Q怎么会处理这件事?
    答:a.听说是小D逼他处理的。(起因)
    b.对啊,他不可能答应的。(否认)
    蔡维天(2007:195)从形式句法学的角度,把问原因的“怎么”分析为“句子层次的状语”(sentential adverbial),在语用上“出现了否认用法,其言语行为(speech act)由探索某个事件的来由,转为否定某个事件的可能性”。蔡维天(2007:203)进一步认为这种起因问句一方面“质疑致使事件为何”,而另一方面“由于‘怎么’位于句子的最上层,属句法和语用的交界之处……,因此其言语行为常因说话者的意图产生质变,由疑问转为否认”。不过,他在该文并没有把问原因的“怎么”和表示否认的“怎么”在句法上区分开来。
    蔡维天在另外一篇文章里(Tsai2008),假设表示否认的“怎么”和问原因的“怎么”有不同的句法位置,前者位于表示语力(force)的语力短语(ForceP),后者位于表示疑问的疑问短语(IntP),前者比后者高(Tsai 2008:107,113)。
    (3)[ForceP怎么(否认)[Force[IntP怎么(起因)Int[…
    可是,Tsai(2008)并没有举出证据支持(3)的层次结构。虽然他假设表示否认的“怎么”在句法上位于表示原因的“怎么”之上,但表面的词序好像看不出它们的区别。例(4)是Tsai(2008:85)所举的例子,他认为位于主语之后的“怎么”既可以问原因,又可以表示否认。光从他所给的例子,我们没有办法判断这两种“怎么”有没有句法上的差异。
    (4)阿Q怎么可以去台北?(起因/否认)
    本文讨论的焦点是问原因的“怎么”,至于问方式的“怎么”(怎么样)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在以下的讨论里,我们根据“怎么”不同的句法分布和语用特点,力图证明汉语有两个不同的“怎么”,并且尝试把两个“怎么”区分开来。为了方便讨论起见,本文把“怎么”问起因和表示否认的功能统称为“问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