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两个关键 在这个问题上,江淮方言的两个语音特点尤为关键: 一是古臻、深摄与曾、梗摄阳声开口韵(即一般所说的 ![]() ![]() 《耳目资》中-n~- ![]() 二是古泥/娘、来母(即n~l声母)问题。江淮方言绝大多数n~l不分,在江淮方言核心的、也是最大的一片洪巢片(南京即在此片中)尤其是如此,只有少数较边缘的地方(如泰如片的江苏南通、黄孝片的湖北英山等)能区分n~1(刘祥柏2007)。这些少数地点的情况,至少有两种可能:1)江淮方言原无泥、来之别,少数地方是受别的方言影响,或那些地方本属别的方言区,后来转为说江淮方言,分n~1是保留了原方言的底层;2)江淮方言原有n~l之辨,后来合流,只剩少数地方保存。即使能证实后一假设,那么江淮方言的核心地区如扬州、南京,n~l的混合也一定发生得非常早。 《耳目资》和《西字奇迹》中的n~l是分得很清楚的。今北京话和中原官话也分。 以上两点,是在研究《耳目资》与江淮方言的关系时需要极审慎对待的。张卫东(1991)是较早运用方言材料研究《耳目资》的,但他没触及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令人遗憾。 此外,西南官话与江淮方言关系密切,在江淮方言历史比较中地位重要。西南官话也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