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远”。《庄子·山木》:“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后汉书·张衡传》:“神明幽远,冥鉴在兹。”形容词,幽深义。又作名词,指幽居者。《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刍荛以言得罪;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幽深”。《易·系辞上》:“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七:“虽曰幽深,岂无颠沛?”唐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沧州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以上为“幽静深远”或“遥远”义。也可以作名词,指幽僻之地。汉祢衡《鹦鹉赋》:“嬉游高峻,栖峙幽深。”晋张翰《杂诗》:“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这些意思是相关的,不宜细分,如唐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因为喜好幽静,才住在幽静之地。 “幽辽”。汉王充《论衡·超奇》:“珍物产于四远幽辽之地,未可言无奇人也。” “幽奥”。《后汉书·冯衍传下》:“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李贤注:“幽奥,深邃也。” “幽悠”。犹深远。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左荡莽而无涯,右幽悠而无方。” “幽阻”。南朝宋谢灵运《答范光禄书》:“山涧幽阻,音尘阔绝,忽见诸赞,叹慰良多。”宋叶适《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之一:“誓言违市朝,卜宅近幽阻。”“阻”也是长远义②。 “幽遐”。《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唐包融《武陵桃源送人》:“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谓僻远;深幽。 “幽委”。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樵途坞径幽委。”谓幽深曲折③。 “幽修”。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修语。”此形容声音悠长。 “幽邃”。唐元稹《莺莺传》:“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 以上双音词均为并列结构的形容词,表示“幽深”、“幽远”、“清幽”等含义④,而“幽寻”与这些双音词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含义也相近,表示清幽、深幽、幽远等义,作名词则指清幽之地。从目前找到的例子看,作“清幽”义的例子要早,见例(8)谢胱诗。正与我们的分析相吻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