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妄人者,门庭之间,犹可诬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上乎?(《荀子·非相》) 为什么先秦的“况”字递进句主要是反问句?这是由于“况”字语法化的特殊语境条件所要求的。即比况动词“况”是在反问句中演变为递进连接词的。如: (47)兄弟之不睦,於是乎不吊;况远人,谁敢归之?(《左传·昭公七年》) 以上这个句子中的“况”还可以理解为是动词,但讲的仍是“况”前后两件事程度量级上的差别,如果将其改成如下的句子,递进关系就凸显出来了: (48)兄弟之不睦,犹尚不吊;况远人乎? 正因为动词“况”用在反问句中时,句子的意义就向递进关系倾斜,这种特殊的语境条件反复出现,就促进了其向递进连词的演化,因而连词“况”主要用于反问句中是所源出的动词用法的保留。 三 “何况”“岂况”的形成 递进连接词“何况”在现代汉语中仍很常用,但在先秦文献中极为少见,曹小云(1998)考察“何况”的早期用法,在先秦没有发现用例,所举用例最早为西汉。我们只在《楚辞》中见有1例,因而其真实性颇值得怀疑。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始见于西汉。它的用法与“况”和“况于(乎)”相同。如: (49)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楚辞·九辩》) (50)故一人之身而三变者,所以应时矣。何况乎君数易世,国数易君?(《淮南子》卷十三) (51)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说苑》卷十) (52)诸生若有能安集国中,怀来远方,使边境无寇虏之灾,租税尽为诸生除之,何况盐、铁、均输乎!(《盐铁论·国疾》) (53)言圣人起则后服,中国衰则先畔,动为国家难,自古而患之久矣,何况乃复其南方万里之蛮乎!(《汉书》卷六十四) 递进连接词“岂况”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在先秦没有见到用例,也是始见于汉代,在中古和近代都有用例,宋代以后不见。如: (54)今陛下明圣虚静以待物至,万事虽众,何闻而不谕,岂况乎执十二律而御六情。(《汉书翼·奉传》) (55)夫以秦后之恶,始皇之悖,尚纳茅焦之语,不失母子之恩。岂况太后,不以罪没。陛下之过,有重始皇。(《全后汉文》卷六十一) (56)五经之事,注说炳露,初学之徒,犹可不解。岂况金简玉札,神仙之经,至要之言,又多不书。(《抱朴子·明本卷》) (57)寡弱小国犹不可危,岂况万乘之主!(《全晋文》卷四十) (58)君以为纵横之世,乃先圣之所厄困也,岂况吾徒哉?(《全三国文》卷五十五) (59)四兽行恩,尚感如是广大功德,岂况其人,如无恩义也。(《敦煌变文·四兽因缘》) (60)无情尚尔,岂况有情乎?(《祖唐集》卷三:“慧忠国师”) (61)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五灯会元》卷十三) “何况”和“岂况”的成词方式颇令人困惑。一般认为一个词,其来源只有两种可能,即来自构词法和来自句法结构的词汇化①。但这两种来源都不适用于“何况”和“岂况”。因为如果说是词汇化的结果,即“何况”原本是个句法结构,那么只能说其中的“况”是动词,可是我们在先秦却没有见到这种组合。而且如果它们来自于“况”为动词的偏正词组,那么应该可以找到不能解释为连词用法的用例,很遗憾,无论是汉代还是以后,我们都没有找到只能解释为偏正词组的用例,即它们一出现,就始终是处在递进关系连接词的位置。由于副词性的“何”和“岂”只能是前置的,所以也不可能是来自跨层结构。可如果说是来自构词法,那么也不能解释副词性的“何”“岂”何以能和连接词性的“况”发生词法关系。我们认为“何况”“岂况”的成词别有来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