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汉语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处理(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世界汉语教学》 赵金铭 参加讨论

    三、动结式词组是怎么来的?
    汉语学习者回避使用或者用错,与其不了解动结式的来源或有一定关系。为了让学习者理解动结式,有必要梳理一下动结式词组的源流与演变,或许有助于避免偏误出现。在上古汉语中,动词有一种使动用法。例如:
    (7)君岂有斗升之水而哉?(《庄子·外物》)
    形容词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8)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孟子·梁惠王下》)
    这里的“活我”就是“使我活”,“小之”就是“使其变小”。到了后代,这种使动用法往往为动结式词组所替代,例如“活我”变为“把我救活”,“斫而小之”变为“把它削小了”。王力先生说:由使动用法发展为动补词组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因为使动用法只能表示使某物得到某种结果,而不能表示用哪一种行为以达到这一结果。若要把那种行为说出来,就要加个“而”字,如“斫而小之”。动补词组不用“而”字,所以是一种进步。大约在汉代,动补词组已经产生了。王力先生称之为使成式,例如:①
    
    “减轻”“激怒”都已是动结式词组,这是由两个动词或一个动词和一个形容词直接黏合而成的。既然是两个动词的结合,或一个动词和一个形容词结合,如有宾语,就把这个宾语给了前一个动词,于是,就有可能被宾语隔开。例如:
    
    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可能是因为动结式词组发展的前一阶段动词和补语的关系还不是很密切的。这种情况持续到宋代,还有个别的例子。例如:
    
    再往后发展,如有宾语,或放在动结式词组后面,或放在动结式词组的前面。例如:
    
    又有将受事置于句首的,如:
    
    从这里我们看到汉语动结式词和词组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历程。有意思的是,外国学习者因其对现代汉语动结式的来源不了解,汉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动结式,如“活我”“钩衣破”,我们现在多已弃之不用,然而今天却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见的偏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既是一个语言发展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第二语言习得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