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教学实践 教学理念和原则只有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才能站得住脚,因此我们在提出教学理念和原则的同时,必须解决教学实践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只是谈设想,更重要的是总结有关的实践经验。 前面我们讲过,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这两方面的目的出发,我们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能发挥他们创造能力的事。那么,学生能做哪些事呢?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查找。查找的范围很广,如初级阶段从教材或教材所附的字词表中查找语素意义或词义,中高级阶段从词典中查找生词的意义、成语的出处等;查找课文作者的介绍、专名的解释,若是文学作品,可以查找有关的背景等。从课文或已经学过的课文中查找出现的某一语言现象(使用某一句型的句子、词语搭配等)。在汉字教学中,可以从已经学过的汉字中查找含有某个偏旁(声旁或形旁)的汉字,等等。 2.调查。给学生布置课外的调查任务。譬如“打招呼”。现在的做法是通过翻译或解释,把汉语的招呼语介绍给学生,包括某些招呼语的使用范围、时间、对象等。创造型的教学则要求学生去调查。从最简单的“你好”、“您好”,到“你……呢”之类,都要求学生通过自己调查,总结出以上通常是通过讲解所给的规律。课上报告调查和总结的结果,互相补充,教师总结。 3.比较。一说起比较,我们就会想起比较学生母语和汉语的不同,或者是比较相近的汉语项目(语法的、词汇的等)之间的异同。这仅是比较的一种,而这种比较受学生汉语水平的限制比较大,最好是在知识课上使用。在以掌握汉语为目的的语言课上,我们所说的是另外一类比较。比如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根据课文的题目(或插图)猜测课文的内容(如果是叙述性的课文,学生的猜测就是根据自己的想象讲一个故事)。这是一步创造性的工作。因为学生在猜测时一定要调动他学过的词汇语法等语言手段。既然是猜测,学生就可能猜测得五花八门,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这说明学生是经过自己的思考猜测的,同时也给上课创造了条件。上课的时候,报告自己猜测的内容。而后粗读课文,与自己猜测的内容作比较,引起讨论,说出自己猜测的故事与课文的故事的不同。这是第二步的创造。每一步都可以先口头,经过纠正再笔头做;从口头到笔头也是进一步创造的过程。这类的比较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引起他们对新课的好奇心,为进入课文的教学做了铺垫。但这里说的仅是这类比较的一种形式,教师在这方面大有创新的空间。前不久我听过一次课,老师在学了一则成语故事之后,放了该故事的动画片,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和录像片的不同之处。学生非常积极,发言踊跃,他们找出的不同甚至超过老师原来准备的。这就是这种比较的成功的例子。 4.总结归纳。主要是课上要求学生总结归纳讨论(前面的查找、调查、比较的结果都在此列)中的各种意见、看法,互相补充,不断“滚雪球”,最后能够形成完整的总结。教师的作用是在学生总结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启发,最后再强化总结的内容,使之更全面、更系统。 5.创造性的运用。由于整个学习过程(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就是创造的过程,所以学生随时都在创造性地运用已经学的和正在学的知识。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学习环节创造有程度的不同。在开始阶段、初级阶段,教师的引导、控制会多一些。像变换人称的复述、变换题材的复述,就是初级阶段后期以及中高级阶段很好的创造性的运用。之后过渡到较高程度的创造,如学生独立地设计情景、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地创造新的类似的内容。假如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的小传,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最后应该可以口头或笔头介绍其他作家的小传。假如教了按时间顺序的篇章规律,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运用这种规律说或写一篇作文。 以上这几种能力的训练,既是语言的训练,又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造“创造”的条件,包括整个教学(课前预习、课上环节与步骤、课后复习)的设计。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使得这种创造条件的工作更加丰富与方便。 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和互联网的能力和习惯。我们特别要提倡让学生尽早地使用原文词典(当然主要是专门为外国学习者编写的原文词典),这是提高他们语言水平、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