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张家山汉墓竹简用字习惯考察(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科学》(徐州)2014年 周朋升 参加讨论

    4.1 两词之间形体互用
    两词之间形体互用是指两个词除了使用自己的本用字形以外,又分别借用对方的字形来表示。例如{偿}除了用本字“偿”表示外,又借用“赏”字来表示;而{赏}除了用本字“赏”表示外,又用借用“偿”字来表示;这样就形成了特殊的形体互用关系:赏、偿—{赏}、{偿}。这种情况在张家山汉简中一共有6组,另5组是:成、城—{成}、{城},攻、功—{攻}、{功},与、舆—{与}、{舆},即、节—{即}、{节},黄、广—{黄}、{广}。
    4.2 字与词交叉使用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属于一词对应多字形、一字形对应多词的复合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假借,有的因异体,有的因古今字,有的因书写讹误,等等。例如“贾”表示{贾},也表示{假}、{价}、{固},其中{固}也用“固”来表示,{假}也用“假”表示,“假”也表示{[瘕]}。这种情况很常见,说明张家山汉简具有用字不规范、假借现象比较突出的特点。类似的例子还有87组,见表4:
    
    根据以上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张家山汉简的用字总体上比较规范,绝大多数都是一对一的关系,且同传世文献的用字习惯有较强的一致性,体现了张家山汉简的用字业已比较成熟和稳定。
    2)张家山汉简的用字习惯也有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假借字使用比较多、假借字与本字混用、不同词之间形体互用等,体现了张家山汉简的用字还有不成熟和不稳定的一面。
    3)张家山汉简所表现的用字习惯,跟同时代其他文献总体上是一致的,说明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可能是共同语的用字习惯,而不是某一地域或某一方言的用字习惯。
    ①加大括号{}表示词,加方括号[]示在张家山汉简中没有用例。下同。
    参考文献:
    [1]蔡万进 2006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补正举隅,《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3期,1—5页。
    [2]陈斯鹏 2011 《楚系简帛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郭永秉 2008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释文校读记,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90。
    [4]何有祖 2006 张家山汉简释文与注释商补,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heyouzhu07.htm。
    [5]黄锦前 2005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之〈置吏律〉、〈户律〉、〈效律〉、〈傅律〉、〈置后律〉、〈爵律〉校释》,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刘钊 2003 《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注释商榷(一),《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3期,1—4页。
    [7]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 2007 《二年律令与奏谳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裘锡圭 1998 简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读传世先秦秦汉古籍的重要根据,载《两岸古籍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524—528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9]裘锡圭 2013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0]田炜 2013 西周金文字词关系的共时与历时考察,载《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五辑,162—21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王力 1999 《古代汉语》(第三版)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
    [12]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 2006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
    [13]周波 2007 读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2期,53—56、8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