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历史的思想形象——方维规教授访谈(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社会科学论坛》 方维规、符鹏 参加讨论

    形象学:从欧洲到中国
    方:先说说我从东德到西德的经历吧。你知道,当时还有柏林墙,不要说中国人,即便是德国人,也很难穿过柏林墙。在那个时代,我是第一个从东德到西德的中国人。因为认识一些特别的朋友,我可以在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自由往来。有了这个条件,我顺利转到西德读书。关于我的导师,其实我在读硕士的时候,已经关注他,并开始翻译他的著作。在洪堡大学时,我跟他联系,表达跟他读书的愿望,他欣然接受了。狄泽林克是欧洲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首屈一指的大家,他的学生来自很多国家,但此前没有东亚的学生。后来,他常说我是亚琛学派的东亚传人。
    符:这一点您当之无愧。我知道,您的博士论文和教授论文都是有关形象学的研究,您可否谈谈当时研究和写作的状况?
    方: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1871-1933: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也就是形象学中的“他者形象”研究。我导师基本上没有具体指导。他有一个听起来很奇怪的说法:读书使人愚蠢,关键是把你的论文写好。我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不是不读书,而是少看闲书,专心写论文。周末的时候,他常说到他家里谈谈论文,他家住在离德国边境不远的一个比利时小镇,我去过几次,但什么也没有谈,而是带着我去各处游览,常去荷兰参加朋友聚会。我是他唯一的东亚学生,几乎被当成中国大熊猫。他很欣慰我能做形象学研究,也到处夸赞我的德语讲得这么好。我的论文写出来后,很多德国朋友表示难以置信:他怎么能写出论文来?他们觉得我没时间写,晚上常去酒店喝酒,深夜才归,上午睡觉。你知道我是夜猫子,这是在德国养成的习惯。论文的大部分内容是晚上喝完酒以后写的,这个他们不知道:写到鸟叫,上床睡觉。博士论文出版后,在德国学术界的认可度很高,这让我导师特别引以为傲。后来,中国留学生中还有些人写了类似题目的博士论文,但我算是写得早的。朋友觉得我没时间写论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常在外旅游。当时中国人还没有出国旅游一说,我生活在德国的时间里,去了将近五十个国家,当然大部分在欧洲。我们小时候就知道“行万里路”之说。
    符:很多人都知道德国的博士难读,学位难拿,当时五年读完,确实是非常快的。博士毕业之后,您就开始准备教授论文了么?
    方:可以这么说,德国人要五年拿下也不容易。博士毕业后,我在特里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教授论文的雏形,基本是这段时间完成的。博士论文研究他者形象,教授论文研究的是自我形象,题目是《觉醒与反抗时代的自我认识——中国现代文学1919-1949》。你知道,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两个维度。很多人只关注他者形象,很少知道自我形象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即便是当代中国的学术界,这方面的研究仍然非常不够。
    符:抱歉,打断一下。我想插一个问题,不仅如此,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形象学研究的学术史重要性。您能否稍微解释一下。我知道,形象学其实是您最早介绍到国内的。这方面,您肯定有很多观察和体会。
    方:好的,我稍微解释一下。很多人都知道,韦勒克在1958年发表的名作《比较文学的危机》,这篇论文主要是批判法国学派的形象研究。所谓“比较文学的危机”,其实就是针对形象研究的,法国学派自那以后好像一蹶不振,至少是势头远不如美国学派。1966年,狄泽林克写了他的著名论文《关于“形象”与“幻象”及比较文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回击了韦勒克的说法。可以说,没有这篇文章,形象研究或许就在1960年代以来的比较文学研究中消失了,所以我称之为起死回生。事实上,形象学这个学科分支,是狄泽林克首先引入比较文学的,不少人称他为当代欧洲形象学之父。我博士毕业后,就把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一文翻译到中国,应该是1993年吧。
    符:对,是这一年。我记得发表在《中国比较文学》上。不过,这篇重要的论文,当时并没有引起比较文学界的反响。当然,那时候网络还没有普及,看到杂志的读者总归有限。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学术环境。在1990年代,大家对比较文学的理论系统还没有整体认识,即便有人读到这篇论文,也未必能将其放在长时段的理论脉络中加以定位,所以,很少有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我注意到,其实被引用最多的是您2007年翻译的《比较文学形象学》一文。这篇论文被重视,其实不止是大家通过网络方便看到,也与学术界这些年的理论进化,以及方法论眼光的改变有关。
    方:我同意你的说法。我插一句,2007年的这篇,其实是狄泽林克的著作《比较文学导论》中的一章。这部著作虽然初版于1970年代,但现在还是很有启发,中国很多高校把这本书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读书目。在北外读研的时候,我开始翻译这部著作,当时没有电脑,一字一句手写。去德国以后,我跟中国和港台的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有两三个出版社愿意出,但时代不同了,他们要求电脑录入才行。当时我忙着读书,还有其他不少事情,没时间花功夫做。所以,一直延宕到2009年才出版,那时我已经回国了。
    符:哦,原来如此。经过您的译介,这些年不少学者的研究,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借鉴形象学的方法,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面貌也因此大为改观。您是否还有进一步译介和研究的计划?
    方:是的,我也注意到这一点。目前关于形象学的理论译介,除了我的少量翻译外,北大孟华教授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译文集是很有用的。这本书的确推动了国内学界对于形象学的理论认识。不过,十多年过去,当时的认识还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的空间。其实,很多年前,我已经开始收集和整理国外的理论文章,后来忙于别的研究,一直没有将新的翻译计划提上日程。大概明年能够完成,我会努力为国内学界呈现西方形象学研究的整体面貌。
    符:非常期待这部新的译文集。我知道,除了形象学,您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概念史。概念史研究这几年在国内学术界逐渐热起来,这跟您的研究和推介密不可分。您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项研究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