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评陈文新总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建武 参加讨论

    由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总主编,赵逵夫、石观海、汪春泓、熊礼汇、霍有明、诸葛忆兵、张思齐、张玉璞、陈文新、赵伯陶、於可训等先生为各分卷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以下简称《编年史》),2006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18卷,字数1400万,规模巨大,结构宏伟,堪称力作。该书学术性与工具性兼顾,所有编年内容都有据可查,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概括起来,该书的叙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新式叙述。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出现的中国文学通史都是纪传体的。不可否认,纪传体文学通史以作家为纲的编写有很大的优长,便于宏观把握中国文学的精华部分,快速把握中国文学的整体特征(如“建安风骨”、“盛唐气象”等)。但作为学术研究,需要换角度思考问题,以不同声音回答问题,因为一旦某种模式处于支配或垄断位置,就易产生沉闷闭塞的思维空间,缺乏相互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更何况已有的纪传体文学史编写本身就有以一代十、以光辉掩盖不足的弊端,更多的文学活动得不到展示,因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史重写的呼声一直存在。《编年史》可以说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诞生的精品。
    历史证明编年体撰写史书也是很成功的,如《资治通鉴》。因而在文学史的撰写上尝试编年体的体例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一种新思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生前就曾呼吁编写文学编年史。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竞造胜境,为不可及也。”
    可以说,《编年史》正是在这一精神原则指引下取得的成果。在体例的设计上,《编年史》以“年”为单位,年下辖月。月下辖日,这种向下的时间序列可以有效发挥编年史的长处。同时,该书还采用向上的时间序列:以年为基本单位,年上设阶段,阶段上设时代。这种向上的时间序列能克服一般编年史的不足。在形式上,阶段与章对应,时代与卷对应,分别设立绪论和引言,以揭示文学发展的阶段性和时代性特征。故该书能较充分具体地展现文学历史流程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元性,获得很好的效果,从而为建构文学通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型,对于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创新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2、平等式叙述。这套《编年史》透射出浓厚的平等色彩。纪传体文学史编撰往往一流作家或作品给予其一章的篇幅,二流作家或作品给予其一节的分量,三流四流则只有一段两段,不人流的一笔带过或根本不提(被遮蔽),透射出浓厚的等级书写心理。这种严格的等级格局影响着阅读者的心理,会引导读者过于欣赏一流作家(或作品)的巨大魅力,将他们“神化”,而形成弊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后现代的新思维,要求打破等级尊卑,消解“大家”,打碎“中心”,重新建构学术史。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追求平等、和谐的新思潮。可以说,这套《编年史》正是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立场在文学史撰写中的落实。《编年史》打碎以“大”作家“大”作品为中心的观念,平等对待每个文学时段,以事实说话,除了重视一流作家作品外,还给二三四流作家作品以比较宏阔的被叙述空间,让“小”人物、“小”作家也活跃起来,让他们真正享受到了作为中国作家的“国民待遇”。
    在我们今天博客盛行的时代,任何写手都想成为作家,都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一丝痕迹,带来相关的问题是:文学史也需要对小人物、“小”作家、“小”作品进行关注。应该说,《编年史》吻合了当前这种文艺思潮;它的问世,对于文学史界打破一流作家作品“一统天下”的局面,消解他们的霸主地位,突破壁垒森严的等级制文学史观,培育学术界平等思维的气氛也有积极作用。
    3、还原式叙述。著名学者董乃斌先生曾说过:“要讲清楚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不能不顾及中国古人的文学观,不能不注重文学观念在历史中的变迁,不能简单地用今人文学观去裁剪史料(说严重些,是削足适履)。如讲秦汉文学,不应略去碑铭和策论;讲唐宋文学,不但应重视赋,而且不可舍弃诏策论判诸体;讲明清文学,也应适当提及八股时艺。”可见各种史料文献的学习的确在文学史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位置。《编年史》也遵循这样的思路,大量占有原始文献,材料翔实丰富。尽管它也是“一家之言”,但却突破了既有的“一代有一代文学之胜”的观念,将上起周秦,下至现当代的文学史近乎立体地呈现出来,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文学史的原貌(当然不可能还原历史的全部),将文学现象还原成一种动态的流变过程,而纪传体文学史则是将文学现象进行割裂,形成独立的静态单元。
    在史料的确认和选择上,凡与文化有关的重要政策、活动和事件等资料,《编年史》都尽量收入,如广撷前人诗话、笔记、序跋、书信等等中的评语,以前人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来观照,全方位地展现了各阶段文学的发展进程。为了凸显文学与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编年史》加强了以下三方面材料的收录:“重要文化政策;对知识阶层有显著影响的文化生活(如结社、讲学、重大文化工程的进展、相关艺术事件等);思想文化经典的撰写、出版和评论”。该书重视作家之间、作品之间的历史联系,讲究“论从史出”,在史实之间寻找因果关系。这实际上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考古”挖掘,呈现出文学知识的谱系,便于阐释文学发展脉络上的细节问题。
    《编年史》是第一部编年体中国文学通史,填补了此领域的学术空白。体现了文学史著述的多样性,堪称视角独特、史料翔实,必然在中国文学史编写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当然,瑕不掩瑜,《编年史》作为一种对新著述方式的尝试与探索,难免会留下一些不足,这有待更多的读者加以辨析。
    原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