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艺创作中经典作品改编形成了一股热潮,经典作品改编创作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式的大片出现,像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冯小刚电影版《夜宴》、《雷雨》的电影古装版《满城尽带黄金甲》,像李安前些年改编武侠名著并荣获奥斯卡奖的《卧虎藏龙》,都是超级商业大制作,又都改编自名著或经典作品,其得与失及 影响,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热点。 电影改编经典历史悠长 回顾百年光影历程,就能发现,电影改编的历史非常长。可以说,经典作品的改编创作,经验积累很多,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传统。 从历史上看,百年中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有其特定的对经典的依存性的社会影响特征与趋向。如果说这种经典改编趋向,产生于电影与经典、电影与观众观赏心理、观赏愿望的良性互动,其潜隐发展则是在不同的时代,人们选择了不同的形式,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所作的诉求与趋向,才因此有了不同。这种经典改编传统的历史演进趋向,贯穿于百年中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从早期电影与戏曲经典结合的最初探索,到上世纪20年代后期及“孤岛”时期主要取材于四大古典小说名著、古代中国神话和古代戏曲名著的古装片拍摄热潮,再到展示电影在新思想兴起后的新文学经典与生活产生的社会效应,反映一种对电影活动的新的理解方式的三四十年代的新兴电影、进步电影,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中被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所接受的。 自五六十年代到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其艺术表现已经不再植根于社会底层的疏离状态,电影家们努力去拥抱一个体现社会或个人气质和情感微妙变迁的真实,浸润融合,发现自己,同时成为社会的热情的观察与解读者。电影创作利用文学作为改编的对象资源,已然非常普遍。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或者像《红岩》这样的革命性题材的小说,《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以至金庸小说等等,都能成为不同历史阶段电影取材的重要资源。谢晋电影在新时期电影发展的最初十年具有颇为重要的代表性,他的电影显示出对民族的进步、社会的改革发展的深切思考,更多的是将电影创作的价值质点移至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关注和演绎上,努力在思想启蒙与历史批判中呈现对好的正常的人性的价值追求。第四代电影导演在寻找社会主体性的过程中,往往也是从人性表现与经典的时代化的角度展现他们的创作理想。而第五代导演,则是利用可能的文学、艺术资源、视域和时代性之间的关系,直接发现从经典作品的文化逻辑意义上讲可以实施的艺术美学的原则体系,使人觉得是对整个电影传统的挑战。 改编经典的成功与贫乏 在写于1994年的一篇短文中,张艺谋以《文学驮着电影走》为题,高度赞扬了文学对电影的贡献:“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过哪一位导演能真正地自编自导而同文学界彻底‘断交’的,相反,无数出色的影片和电视剧莫不是从小说改编而来。我们干导演和演员的,常常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面对掌声和欢呼,那是命好。其实谁都清楚,塔顶底下是多么大而宽的一个坚实整体。而铺在最底部也是最阔大厚实的一层,依我看,那就是我们的文学了。文学驮着电影,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我们中国。” 文学、经典、名著,成为电影丰富而稳定的灵感源泉,这本来确实是应该像张艺谋这样值得庆幸、非常骄傲的事情。在消费时代、大众传播时代以及多媒体时代,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和语境之中,经典作品改编的贫乏,成为电影商业利润链条上的起点和重要的值得关注与思考的现象、问题与症候。我们看到:一是对经典传统的社会认同,受到大众传媒的威胁。二是一味追求新鲜,经典改编的电影,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经典”。三是谁抢得先机,不害怕任何挑战,谁就会吸引眼球,获得高票房,占有主要市场份额。经典改编到了如此剧烈泛滥的状况和地步,并非基于对经典的致敬,或重温经典的激情,同时也不能说就是由经典汲取精神与艺术滋养,而是源自市场利益的驱动,源于一种市场同一性的危机。环顾所有,经典改编的背后,只有市场利益的争夺和攫取,这样的消费时代的逻辑,很明显是有重大危机、欠缺,是有局限,是贫乏的。 面对这种贫乏,重要的不是堵或简单的反对,而是疏导、思考、引导和管理,关键是要能积极从经典的话语链出发,对经受了考验的经典树起尊重和信可的态度,用加法、建构而不是解构的方法,用继续发展的挑战的态度而不是随意的用非艺术的市场的时髦的东西去取代它,这样,经典改编的实际做法便会变得富有意义,明白易懂,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尊重与建构是前提 电影与经典的结合,承续历史经验与传统,具有特殊的责任伦理要求的多方面的因应与挑战意义。这表现在: 我们要在经典作品改编的电影创作中,呼唤真正的现实主义的理性的光明。它包含下面这样的几个内容:一是要打开视野,面对眼前现实,要具有基于民族、历史的公共空间和民间社会的意识与立场。二是要“激发原创动力”,把尽可能多的改编创意与创新性的思维或者说原创意识纳入进来。我们都知道,由于一些导演的保守心态所造成的一种无形束缚,使他们不敢尝试打开更宽广的电影题材。这需要相当程度的思想解放。三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电影改编中做出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这是我们弘扬、践行经典改编传统的责任与目标所在。 电影创新不能割断传统。电影改编与电影文化体现在对一种进步观念的信念,体现在与历史和传统的接续而不是彻底决裂上。经典与传统“历经岁月,代代相传”,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需要认真地耕耘、继承与发展。成功的改编,会成为经典与传统的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经典作品改编创作,需要:第一是吃透了经典,从坚实的基础出发,继续发展。第二,面对原著、面对经典,要有敬畏之心,同时需要更具爆发力、更具想象力的改编。第三,经典改编要有一种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要有一种语境感、社会感、空间生产感,不能将经典的生长和社会的变化分割开来。也就是要有一种融入国家主义、历史主义、民族主义的具体化的美学。 电影家们的思想、道德、社会伦理和文化教养,需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经典改编创作当中。改编经典,导演当然有再创造的权力。但这样的权力要与一种尘世的道德、一种民生的意识、一种职业伦理结合,要姿势向下,要俯下身子倾听普通人的声音,要求电影作品具有文明健康、启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基调,给人以良好的道德启迪,给人以反思历史、人生与创造新生活的勇气。电影工作者也要建立一个核心价值,要有起码的道德底线。 应该说,要使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对改编的价值、思想有所理解、体察、认知,引为自觉,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电影工作者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社会上网络上电影、影视改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折腾经典、糟蹋经典)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充分说明了,电影是一面文化镜子,而电影工作者也更可以说是一面文化的镜子,影响非常非常大。这也是对电影的经典改编创作本身,对经典的还原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思想追求、艺术追求与市场利益关系的处理,在一个更新的起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载: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