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好“本子”是这样产生的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田夫 参加讨论
岁末年初,《集结号》和《闯关东》,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可谓震撼人心,口碑、票房(收视率)俱佳。
    《集结号》吹响之后,电影界有识之士猛然发觉,中国电影尤其是战争片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在见过太多的场面铺排、内容虚浮直至对话也失去了生活质感的影片之后,人们对《集结号》这样逼近历史真实、叩问人的内心、有情有义有味道的影片喜爱有加。但观众们没有看到的是,《集结号》成功的背后是作家杨金远和编剧刘恒的付出。福建作家杨金远是位老兵,一个真实的故事触发了他的灵感,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入思考了如何从小人物的内心回眸战争等问题并在创作中取得了突破。刘恒为了解战争中士兵的心理状态,采访军事研究员,翻阅老兵日记、书信、回忆录等。刘恒是于感动的心境中完成剧本创作的,剧本又感动了导演冯小刚、主演张涵予等。就这样,一份感动、一种思考,贯穿了作家、电影主创人员和观众的心间——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创作状态和传播路径。
    《闯关东》的创作过程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这部剧作与其说是作家动手写出来的,毋宁说是作家用脚板走出来的。为了积累素材,编剧高满堂、孙建业横跨东北三省,行程7千公里,采访了上百人,八易其稿。高满堂讲述采访经历时说:“打动我的地方太多了……今天,记得那段历史的老人已不多了,我们有幸能见到、听到的就更少,再不去抢救,将成为永远的传说。”《闯关东》就是由一个个让人感怀的故事构成的。这部彰显民族精神的52集电视剧,有一个特别“结实”的剧本,有血有肉有魂魄,绝非戏说滥造之作。
    2008年开年之际,我们就收获了这两部精品,着实令人欣喜,应当向剧作家表示特别的敬意。在迈进改革开放30 年的时候,能否出现与这个伟大历史时期相称的现实题材精品力作呢?我们更充满期待。
    “闯关东的故事流淌在我血液里”——《闯关东》编剧高满堂访谈
    
                           颜慧
    电视剧《闯关东》的编剧高满堂祖籍山东平度,他的上一辈人就是“闯关东”到大连的,因此他对“闯关东”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愫。谈到创作初衷,高满堂满怀深情地说:“历代人闯关东的故事我从童年一直听到中年,已经流淌在我血液里,与我的生命溶在一起了。”
    高满堂说,为了创作这个剧本,他与联合编剧孙建业一起驱车7千公里,横跨辽吉黑齐鲁大地,历时一个半月采访,走遍了4个省的图书馆、档案馆,却没有查阅到一部关于闯关东的资料和书籍,两千万人300年间前赴后继闯关东的史实,竟然是一部口头文学。所幸采访到还健在的几个闯关东的老人,最年少的80多岁,说起当年的苦难和抗争,他们有哀伤的泪水,也有吞天吐地的豪气。高满堂感慨地说,如果我们再晚几年写这个剧本,就彻底没有第一手材料,闯关东只能变成永久的传说了。要是那样,我们就有愧于两千万闯关东的祖先。
    在电视剧中,朱开山形象的塑造,也是该剧成功的关键。高满堂说,这个人物是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感受、感悟、提炼、升华出来的。他讲起采访中的一个小故事。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镇的隋大爷当年闯关东时才13岁。过年了,别说鱼肉米面,他家连片菜帮子也没有。娘叫他去挑担水装缸里,也算没空过个年。水挑回来了,可是临进门,他摔倒了,水桶歪倒在地上。他哭了:“娘,水都洒了,还怎么过年啊!”他娘拾起水桶,看了看,说:“桶底不还剩点水吗?娘给它烧热了,喝口热乎水,咱娘俩也得过这个年!”听到这里,高满堂和孙建业也哭了,他们为先人当年的苦难难过,也被先人们刚强的自尊和坚忍的生存意志所感动。朱开山这个人物的原型,就存在于闯关东的老人们讲的许许多多的故事里,他们的精神至今仍然感动着我们。
    高满堂说,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未来。可是历史不会直接去告诉未来,历史需要通过今天的我们去考察、去反映,才能传达给未来。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一次新的伟大复兴,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我们一定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考察、来看待、来反映闯关东的历史。换句话说,《闯关东》就是要写那个年代闯关东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怀。
    创作过程中,高满堂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沉溺于白山黑水神奇风俗的展示,不要沉溺于传奇故事的编织,必须紧紧抓住民族的魂魄,抓住民族的品格,写深它,写透它。就这样,高满堂八易其稿,一部优秀的剧本产生了。
    原载:《文艺报》2008-1-2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