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视剧而言,今年可谓是“名著翻拍年”。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均被翻拍,有的已经开播,有的即将演映,一时间弄得荧屏好不热闹。有人热衷于拿已经播出的电视剧新版和老版或曰旧版做比较,说出些道道来。新版《红楼梦》尚未面世,不好评说;1987年版的电视连续剧(这一称呼现在很少用了,直接叫“电视剧”,表明凡“电视剧”必是“连续”的,不像以前还有“单集”的)《红楼梦》笔者倒是断断续续看过,并且对其有一定的感情。当此际,趁着那新版尚未开播,缅怀一下旧版,看看它都给我留下些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一二三排名不分先后)。 一是,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具有创新精神。它依照曹雪芹小说原著前八十回,摈弃了高鹗续补的后四十回。该剧吸收了专家学者的建议,汲取当时《红楼梦》研究的部分成果,改变了传统的“兰桂齐芳”、贾府重振的结局走向,使之更接近于曹雪芹原著“大悲剧”本意。当最终流落街巷、乞讨要饭的贾宝玉和沦落风尘的史湘云涉水相遇,更让人体会“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现在回头来看,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创新,和当时文艺思潮、风气的多元开放是分不开的。 二是,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塑造”了几个“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即造就了几个明星。一个是饰演王熙凤的邓婕,一个是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莫非导演王扶林的名字,暗合“王”扶“林”)。另外,如饰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饰演薛宝钗的张莉,也相当出彩。有的演员,演一辈子戏,也没能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角色;有的演员,即使只演过一部戏,也能让人记一辈子。陈晓旭就是这样的。真不知是陈晓旭成就了林黛玉,还是林黛玉成就了陈晓旭。只要有“这一个”,就足够了。换句话说,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就算只有陈晓旭这一棵苗,也是丰收。20多年过去了,笔者到北京大观园游玩,潇湘馆里还挂着好几幅陈晓旭的照片。 当年《红楼梦》的演员,他们的“后来”也让人牵念。“孤标傲世偕谁隐”的“林黛玉”投身商界,皈依佛门,因病而逝。“独卧青灯古佛旁”的“惜春”居然开有火锅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某天读报,一妇女骑车出了事故,一问身份,原是在《红楼梦》里演过赵姨娘的……20多年过去了,有关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人或事还能成为人们的“话题”,可见其影响力。 三是,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创造流传了好音乐。片头曲、《葬花吟》乃至《好了歌》,无不动听动心。这些音乐让我记住了作曲家王立平的名字。笔者有该剧插曲CD,时至今日,有时播放,遭到家人反对:别听了,太悲了。请问,有几首歌曲、多少乐曲能享受到此类“抗议”?音乐人啊,要反思自己为什么连被抗议的机会都没有(此话模仿中国女乒主教练施之皓在莫斯科世乒赛女队失掉考比伦杯后说“郭跃、李晓霞要反思自己为什么连输球的机会都没有”)。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之后,导演谢铁骊拍了电影《红楼梦》,好像是“电影连续剧”,有好几集。笔者看过其中的一集。陶慧敏饰演林黛玉,刘晓庆饰演王熙凤,赵丽蓉饰演刘姥姥。该片获得过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但影响不如电视剧那么大。据介绍,无论是电视剧版还是电影版,当年的《红楼梦》剧组都非常认真,把演员集中起来学习、培训,体验生活,“备课”做足了工夫。这种认真的精神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 原载:《中国文化报》2010年06月0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