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是拥有无数古迹和珍宝的古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纪录影像也一直忠实地呈现着北京作为新中国政治中心和五千年历史文化载体的形象。 纪录影像中北京形象的重构与中国纪录片本身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中国纪录片逐步摆脱了单一的政治属性,进入人文纪录的时代,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历练和与国外纪录片的交流中发展出商业纪录片的制作模式,中国纪录片形态逐步增加,而纪录片中的北京也在这一进程中更加丰富。 重现古都北京 作为中国千年历史文化和封建君主文化的象征,北京广为人知,纪录影像正是在对历史文化的不断扬弃中保留了完整真实的北京。这些影像几乎全部来自国内主流的电视台和制片厂,部分源于国外媒体的好奇窥探。 《北京发现》与《古都北京》两部纪录专题片仿佛北京城时间和空间的经纬线,编织成一幅生动的北京历史古迹图景。《北京发现》讲述北京从最初建城到新中国成立近三千年的城市历史,既有朝代变迁的轰轰烈烈,也有城市扩建的艰辛;《古都北京》从分布在北京城中各具特色的古迹开始,园林、庙坛、胡同、故居、陵墓、会馆、古渡、文苑、老字号,一切可见的遗存都开启了一段历史的讲述,一切相关的古迹都在镜头前被细细地展示。这两部纪录片是对北京城古老历史的追寻,以一种严肃的口吻讲述着北京城的大事和宝贝,影像缓慢、旁白庄重,让人肃然起敬。 《老北京印象》和《正阳门外》的形式仍旧是旁白解说,却不再是宏大的经典式叙述,而是更加细致细腻、低沉厚重,将镜头转向了老北京城里的普通建筑,细细讲述这些建筑的前世今生,使用老照片来开启历史时空。而《正阳门外》讲述深巷中妓女改造的故事和老字号的命运,同样是天桥却比《老北京印象》中的天桥拓展了时间的维度。 与《老北京印象》、《正阳门外》相比,《故宫》、《圆明园》两部纪录片在拍摄内容和制作理念上都有很大差异。《故宫》和《圆明园》的主角是这座城市皇城特质的体现,它讲述皇家园林的发展变迁,讲述皇家的故事;此外,《故宫》和《圆明园》在拍摄理念上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限制,大量采用再造时空和再现情景的方式,虚拟当年皇城景象,重现当年皇家故事。 新北京:远去的古城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城经历了三次大拆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将“帝王将相的城市”改造成“人民的城市”,将“消费城市”改造成“工业城市”,实现北京城里“烟囱林立”的现代化景象,北京城拆除了城楼、城墙和牌楼,扩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内广场——天安门广场,兴建了以人民大会堂为标志的新中国十大建筑,扩宽了马路,修建了工厂和地铁;20世纪90年代,繁荣发展的房地产业推倒了从西直门到朝阳门原内城的无数胡同,矗立起无数的高楼大厦;21世纪初,为以“新北京”迎接“新奥运”,建立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城内所有破旧地区拆除重建,从鸟巢、国家大剧院到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外国设计师的作品开始在北京城内拔地而起。北京地标建筑不断更替的过程一一呈现在纪录影像中,还有一群对这种更替心怀遗憾焦虑或奔走抗议的人们。 影片《煤市街》记录了2005年北京大栅栏地区重建拆迁的过程,独立纪录片导演欧宁将摄影机交给了煤市街钉子户李金利,虽然影像很不专业,却真实记录了煤市街居民面对拆迁的种种反应。北京快速的城市建设能够迅速完成城市外观的现代化,但也引发了种种问题,这是北京崭新形象背后的另一侧面。煤市街也正是爆肚冯老店所在地,《纪事:前门外》讲述在大栅栏拆迁背景下,北京老字号们的困境。大栅栏聚集了爆肚冯、爆肉马、奶酪魏、月盛斋等众多老字号,正当繁盛之时,拆迁不期而至,“爆肚冯”和北京小吃协会组织了十余家老字号在后海另开新张——九门小吃。北京城的这一轮拆建也引来了外国独立纪录片人关注的目光。2003年,法国纪录片导演Bernard Louargant拍摄了《北京的一天》,在一天的时间内,就北京城内的旧社区、胡同和四合院等地区进行的推土机拆屋行动,采访不同身份的北京市民。影片虽然结构简单,却揭示了这种拆迁担忧的深层次原因:他们不反对日新月异的北京,但担心附着在这些传统建筑上的老北京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消逝,担心北京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失去自己的特质而趋于同质。 梦想北京 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是千万人寻找梦想的地方。 全景式展现北京梦想是北京纪录影像的重要部分,《纪事:浮尘浮城》和《纪事:后海浮生》是《夏日纪事》式的纪录展示。导演走上北京街头、中央电视台发射塔、后海、高级住宅区等十多处不同的地点,用各种随意的话题和各种偶遇的人搭话,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几句闲谈中,透露了每个人不同的北京梦想。在北京纪录影像中出现最多的梦想角色是外来艺术家和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对梦想的坚持、执著,或放弃、无奈,直接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包容度和多元性。 纪录片《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讲述80年代末“漂”在北京的五名自由艺术家的生活,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放弃了安稳的工作,选择在北京当“盲流”,这在户籍制度森严的80年代末,意味着许多的不便。影片主要通过采访五人对不同问题的观点,凸显他们各异的性格:来北京的原因、衣食住行、事业梦想和对出国的态度。拍摄于2005年的《纪事:迷失798》是吴文光拍摄《流浪北京》15年后,对北京艺术家生活状态的再记录,影片中画家郝光和他的朋友们大都是从国外回来的自由艺术家,在798里,有自己的画廊,靠卖画和举办各种商业活动维持着画廊的生存,虽然他在纯艺术和商业艺术上仍然存在着困惑,但是2005年的自由艺术家们已经逐渐走向城市主流,他们有自己自由创作的空间,有更多成功的机会,自由艺术已经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艺术家的梦想有些柏拉图式的疯狂,而外来务工人员的梦想则相当的实际。从1993年陈晓卿的《远在北京的家》到1998年朱传明的《北京弹匠》,再到2002年杜海滨的《高楼下面》,镜头前不同年代的农民工人从事不同的职业(保姆、弹棉花、保安),有着不同的个人故事,但他们都在北京这座大城市中靠着勤勤恳恳的劳动,实现了自己小小的梦想。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