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影”这一概念在2010年逐渐出现在学界与媒体关于中国电影的讨论中。大电影之“大”的称谓显然来源于此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大关,电影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顺势带来了“大电影时代”的判断。由丁亚平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全体研究者撰写的《大电影时代》在此产业层面上的大电影意义之外,更为之增加了另一层重要含义——全媒体时代下的大电影,即中国电影已走入全媒体、泛媒介时代,电影、电视剧、电视电影、动漫游戏、网络视频、新媒体剧、手机剧、移动电视等通过任何媒介进行传播的影像,都可以纳入大电影的范围。这种大电影观念的确是一种新的尝试,也许仍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无疑是回应和把握我们这个影像时代的努力,也是对经典电影理念的一种挑战。 电影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电影不仅是艺术——古老的叙事表情的诸门艺术中的一种,同时是人类科学技术发明的一种,并随着每一种技术的发明、进展、更新而发生重要变化。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电影的拍摄与播放也全面进入数字时代,同时互联网Web2.0、手机3G等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电影的制作与传播也面临深刻变革。《大电影时代》一书显然在积极回应这种新技术与媒介的现实,翻开此书,必然为其讨论对象的丰富性所震惊,封面即列出电影、电视剧、动漫、新媒体剧、网络剧、手机剧、进口影视剧几大类别,这些不同的类别统一在“大电影”的观念之下,共同描画出当代中国电影的基本面貌。虽然书中并没有对这种大电影观念做直接的理论探讨,但推其意可知,此“大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意为“泛电影”,即以一种宽泛的、混杂的“影像”的观念来统括各类影视剧。 无论是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巴赞的电影纪实本性,还是麦茨的电影符号学,也许都已无法解释电影在当今社会的变化——数字虚拟影像(非客观世界的再现),有屏幕的地方就有影像,人人都是导演,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交互,观看直接影响产品。经典好莱坞电影的概念与规则已被新的技术文化打破。都市里几乎人人都随身带着一块屏幕。当影像生产因为数字技术急剧发展而致过度,大量数字影像四处泛滥,此时的电影其实很难被单纯化,隔离开数字场域中的其它影像生产机制,可以说,混种影像的特质是此刻所有数字空间中浮动事物的共同特征。是影像本身具有意义,而具体媒介承载的影像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重要。既往有关电影的论述需要做出改变,以便真正有力量去讨论当下的影像状况。 《大电影时代》从全媒介角度提出电影之大,正是对这个数字社会、混种影像的一种理论自觉,颇具有启发意义。本书对影视批评的健康发展、影视剧的类型美学、动画电影的创作和产业状况等问题也有很好的讨论。此书尤其在理论提出、作品解读和产业考察几方面能够给人以新鲜的见解和完整的分析,并提出许多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使读者对当前中国影视剧的发展和问题形成基本的把握,可谓是大电影时代的大书写。 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07月19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