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法国男孩的不伦之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未知 未知 参加讨论

《穿短裤的情人》:法国男孩的不伦之恋
        短裤,在阿兰·福莱歇的语境中,象征着一个人尚未过去的童年时光,意味着他还有调皮、任性的资格,有得到豁免的权利;当然,也意味着他依然可以借助短裤的掩护,来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不合规范的、乃至“少儿不宜”的举动。《穿短裤的情人》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的难以启齿之处,还不仅仅在于书中的男主角只是一位“穿短裤”的十三岁男孩,同时更在于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在“穿短裤”的男孩与一个成熟的女人之间,属于一种毫无异议的不伦之爱。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与传统道德格格不入,令世俗中人触目惊心的爱情故事,在作者笔下,却又表现得如此刻骨铭心,如此撩人心扉。小说写及的故事,发生在一九五七年七月的英国伦敦,西方社会性解放运动的前夕,时间跨度只有三十一天——就是这短短的三十一天,对一个法国小男孩而言,既属于他的童年,也未尝不是他青年时代的一部分;既属于他的第一次经历,也未必不是他童年时代的最后结束。它象征着一个法国小男孩的成人礼的完成,象征着他“一生中的一个完整世界和整整一个时代”;而对这段时间的主观认识和它所留下的印记,不仅成为这个法国小男孩“一生的一整个时代的认识和痕迹”,甚至也直接改写了他此后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轨迹。
    一个是穿着短裤的法国男孩,虽然已经具有了男人的身体,却依然有着小孩子滑稽好玩的天性和举动;另一个是美艳绝伦、仪态万方的女大学生,她既有着成熟的身体,也有着成熟的思想——所谓爱情,就在这两个年龄相差七岁、且毫无共同语言的男女之间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不过,说是爱情,实际上还是有点言过其实。在那段日子里,法国小男孩其实一直生活在一种快乐与紧张、激动与惶恐相互纠缠的情绪中。他质疑这种不伦之爱的合法性,也不得不在小男孩与穿短裤的情人的双重身份中左右摇摆。他在偷尝禁果的同时,他的爱情也明显遭遇到一系列始料未及的悖论:他喜欢那种怦然心跳、心潮澎湃的感受,却又不得不小心面对危机四伏的现实;他感到内疚,充满犯罪感,却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但是,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揠苗助长地使这个孩子早熟,他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殷切地呼唤这个孩子……。
    无可否认,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其实是借由写作来追寻逝去的时间、还原曾经的记忆,昭示出的也是作者此时此地、而非彼时彼地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态度。所以,在作者的事后追忆中,自然难免会出现一些经过剪裁的痕迹、一些自我美化的东西。但是,尽管如此,作者不仅以充满诗意的笔触,写出了一个十三岁男孩的性启蒙和他发现肉体快乐的全部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也试图通过一个男孩“成人礼”的完成,来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种把孩子想象、或者塑造成为单纯的天使和魔鬼形象,并隐去他们儿童身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组成部分的主观愿望——诸如,武断地认为他们一无例外地处于混沌懵懂的状态,对自己的性器官毫无兴趣,没有性幻想,没有性冲动——不管他们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自欺欺人,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事实上,童年与成年,只是人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个阶段,他们之间只存在慢慢过渡,不可能截然分开。就像作者本人的童年经历一样,其中既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既有人性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你很难说清哪些一定是对的,哪些一定是错的。它们都是正常人性的一部分——是以宽容的态度正视与疏导,还是以粗暴的态度进行简单的价值评判,既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自由度,也未尝不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与文明的尺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