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社会状况,抑或是三者的结合?一般认为,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思想或者批判方式存在于知识分子头脑中,也存在于传媒之中。[1]8被视为独特的西方现象的后现代文化[1]9对现代美英报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代美英报刊中的后现代解构文化和后现代消费文化。在后现代解构哲学的影响下,专栏作家运用后现代解构主义方法反映美英社会熵的异化特征。后现代消费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后现代解构文化的形成。 一、英美报刊中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现代社会的休闲消费文化对美英报刊产生深远的影响。1998年5月28日《今日美国》“诱使你去买的随处可听见的各种旋律”[2]中的对从古典音乐到现代摇滚乐——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结合[3]18的描述,使各层次休闲族爱不释手。现代主义美学认为,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泾渭分明。高雅文化的产品应当居于一个由真、善、美和价值所构成的经过升华的层面上,而大众文化的产品受到了重商主义、低级趣味和意识形态的侵蚀、影响或制约,因粗制滥造缺乏美学形式和价值。但后现代美学拒绝接受对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严格区分:一些现在被称为高雅文化的作品(例如,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巴赫和瓦格纳的音乐等等)过去属于通俗文化的范畴。通俗文化同样具有能够引起人们审美愉悦的美学价值。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消费文化超出了满足生理需要的范围。美英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发生整体性的后现代嬗变,首先是从“消费偶像观”的后现代转变开始的。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的先驱洛文塔尔通过对20世纪美国通俗杂志中传记的比较研究发现:到20世纪40年代公众崇拜的对象已由成功的企业家让位于娱乐、体育明星[4]183。无论是1998年5月21日《今日美国》喜剧性的“虽然争斗但是桑普拉斯明显地不惊慌”[5],还是1998年12月9日《今日美国》非喜剧性的“一个家庭的分裂”[6]的体育明星故事,都成为广大读者饭后茶间的话题。从“生产偶像”到“消费偶像”的转变表明消费已取代生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兴趣的中心[4]183。在经历了“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7]博得里亚消费社会构想[8],布尔迪厄消费文化思想[9]的比较后,消费文化从理性分离而趋向于后现代象征化、符号化和快感化[4]230。 媒体文化的精密技术含量的增加使娱乐产业的产品在媒体文化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媒体文化占据了受众日渐增多的时间和精力。信息和娱乐领域已经融为一体。新兴的信息和多媒体技术与娱乐结合也改变了从互联网到政治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网络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增、消费与生产合一、消费对象软化、收入约束弱化、“拉”式消费、群势效应、无边界消费等特点,出现了消费需求迁移。网络消费对价值理论的再造、消费对象具有新特点、消费主体的高层次性、消费过程不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由厂商推动向消费者拉动、消费行为具有交互性等实现了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美英报刊的发展轨道。美英专栏作家更多地关注和报道网络消费轶事。1998年4月27日《今日美国》的“平衡道德和技术”[10]、1999年2月17日《今日美国》的“抓住计算机小偷——管理者为阻止股票诈骗变得有创造力”[11]、2004年8月24日《华尔街日报》“创办婚宴网站”[12]、2005年4月27日《今日美国》的“你安然未遭联机骗子欺骗吗”[13]以及2006年4月27日《今日美国》的“识别小偷们的新骗局”[14]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表明网络后现代消费文化初露端倪。 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在人们运用技术资本主义享受信息/娱乐时开始形成。根据美国商务部人口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报刊的人均消费情况引人注目(参见表1、表2)。 表2的数据表明,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1996—2001年美国每人每年消费日报、杂志的开支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表1的数据表明,由于1996—2001年美国每人每年媒体总体使用消费逐年增加而1996—2001年美国每人每年消费日报、杂志的数量却逐年下降,美国每人每年消费日报、杂志的数量与美国每人每年消费媒体总体使用数量的比率每年下降的幅度较大。美国日报出版总量自1950年至1980年下降不足2个百分点。到20世纪后期,从1980年的1745种下跌到1990年的1611种。星期日报自1960年后却增长了50%,报纸数量从563种增加到863种。报纸的平均发行量提高了,但多数报纸的发行量(1995年38020份)相当小。一半以上的日报发行量在25000份以下,2/3以上的日报发行量低于50000份。仅有1/4的报纸发行量在50000—500000份之间,不到5%的日报达到500000份。报纸的发行量在急速下降。在1950年—1995年之间,从每1000人拥有356份报纸发行量下降到每1000人拥有234份,下降率为34%。[16]报纸的渗透率(报纸接近受众的程度)正在下降。 报刊消费正在成为身份象征的符号消费。为消费而消费的后现代消费文化已经形成。 二、英美报刊中的后现代解构文化 1.解构精英意识 20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社会的变迁,庸俗的物质主义、道德的堕落、非民主的社会政治、霸权主义、贫瘠病态的现代文化和个体的异化,美学、文学、艺术和建筑领域中均出现了显著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虽然美英现代传记的出版量多于“新传记”时代,但是诸多后现代新阐释风格的美英传记文学作品的涌现使传记作家感到,没有必要再编撰类似各有22册、2亿字之巨的英国国家传记词典和美国国家传记词典之类的浩瀚传记集了。 在权利政治与文学的联系使人们对任何政治权威失去了信心[3]5的今天,声望较高、功成名就的人物在传记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已成为后现代思潮的表述内容之一。原谅了克林顿错误[17]的宽容的受众已不可能有像对《轮椅总统:罗斯福传》那样对以现实主义手法撰写的《我的生活——克林顿回忆录》的传主有崇高的敬意了。读者们的后现代消费文化使传记作家把笔锋更多地转向了受众所关注的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物。 2.重构 精英意识的消解[3]27,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重构对于美英传记作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精英意识的转化。《今日美国》1998年1月3日的“价值观的改变:实在的美国人原谅克林顿的错误”[17]反映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一个存在离婚率逐年增高、未婚同居、少女怀孕、单亲家庭、家庭暴力以及受到二战后遗症巨大影响等社会问题的国度,即使是圣徒也会受到社会负面的影响。施瓦茨说,“有那位朋友没有承认自己有风流韵事或爱恋之心呢?整个文化氛围已经准许我们袒露心灵,并寻求他人的接受……(美国)社会愿意接受政界领导人的缺点,正如他们接受电影、体育明星的缺点一样,专家们说,这也如同接受他们自己的缺点一样。”[17]47“与一百年前相比,现今,人性没有多大的堕落和提高。我们这些‘婴儿潮’人士往往成为众矢之的的对象。”[17]44 解构后的重构否决了以前美国公众认为政治家与普通民众有根本区别的价值观误区。总统是人,也需要友谊,也有很多朋友。正在撰写一本关于价值观和美国文化的书,《判断力的消失》的作者飞利浦K·霍华德认为:“作为一种文化,我们迷失了我们应该判断的观念。这只不过是为了力求政治上正确。”[17]44 3.解构新闻报道客观性原则 (1)模糊思维 美英专栏作家运用新闻写作的模糊性作为假说。在现实社会中,新闻事实固有的模糊性、不清晰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作家往往不能十分明确地确定大多数新闻事实的性质、界限、作用和意义。例如,2004年9月28日《基督教箴言报》的“新学年开始伊拉克人在小心提防”有这样一段: 较好的学校 ……穆罕默德说他更对学校的问题感兴趣:有充足的帮助孩子们学习的资料吗?学校有帮助孩子们成功地准备将来得像计算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吗?[18] 模糊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向精确化方向迈进的强大杠杆,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预测工具。战后的伊拉克局势动荡,作者对穆罕默德感兴趣的问题不可能有明确的答案。作者无法提供“较好的学校”相关的数据和标准。“较好的学校”只能是一个模糊假说。但这个模糊的假说却精确地反映了伊拉克当时初等教育的现状以及伊拉克人民对改善初等教育的迫切希望。所以,除了具有以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为根据,有想象和推测的性质,具有科学预见性的特点外,假说运用迷宫的结构[4]38使文体中的模糊思维独具特色。 (2)虚构化倾向 专栏作家们采用了各种文学修辞手段来展示其创作灵感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大胆地向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非倾向性的“禁区”提出了挑战。超越文学体裁之间的传统界限,用小说与非小说的结合[3]3新形式满足读者的新需求。艺术的真实是个很复杂的美学范畴,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相融合的事实。艺术的真实以对象的客观性为基础,不可能是纯客观的真实,是渗透着作家全部主观意识的真实。 1)“访根寻祖像一种宗教,随着问题出现,信心总是会提高:没有这些事实你是如何编造故事的?没有所有事实你就应该漠视这个故事吗?”[19]作者不是用事实,而是以明喻和反问有力地回答了提出的问题。 2)“人们把理查德·梅隆·斯克福叫做保守派政治活动的沃巴克斯爸爸。”[20]审美思想家尼采认为:现实的产生是通过虚构的方式进行的,凭直觉、基本意象、主导隐喻、幻想等等形式发生的……我们处处都是使用虚构的途径、通过隐喻行为的方式来突出现实[21]。作者以暗喻形象地把现实世界里在财政上支持反对克林顿人的“斯克福”比作美国民间故事“安妮”[22]里乐善好施的“沃巴克斯爸爸”;民间故事与现实真实的结合,是作者的大胆创新。 3)“那些关于他是幕后操纵斯塔尔的澳兹国奇才的报道又怎样?”[20]尼采认为:日益被我们意识到的外部世界的片断是源于我们心上产生的效果,继之投射某种“后来之物”作为它的“因”,而在内在世界的现象学中,我们颠倒了因和果的先后顺序。“内在经验”的基本事实,即是果发生后去想象因。因果图式是某种转喻或换喻[23]73,137。作者的这种形象转喻使其政治倾向得到升华。我们在弗兰克·鲍姆虚构的绿野仙踪般的澳兹国——人兽和睦,神汉、奇才和精灵主宰的乐园里会找到赋予全新概念、鹤立鸡群的象征性幕后人物,现实中”斯克福”的影子;并可从中悟出意义更深远的启示——这里作为初民直观经验总结和英雄崇拜的神话已不是纯粹杜撰的产物,而是远古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虚构和非虚构故事的结合[3]19了。这种更高形式的结合超越了现实,走近了读者。 4)“……没有获取会长职位的预谋。(Period.)就是这么回事。”[20]作者没有列举事实证明“没有获取会长职位的预谋。”这里作为独立成分的感叹词“Period”是美国口语;常用于叙述事实或表示看法后表示强调……就是这么回事。从语境学和修辞学的角度来看,用“Period”来证明强调上文,与其说是有悖于非虚构文学的客观性原则,倒不如说是霸气十足! 4.解构明星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西方是个熵化社会[24]30。政治腐败、社会变态和道德沦落。要揭示现实世界的零散性、混乱和疯狂[3]27。《今日美国》的“一个家庭的分裂”[6]阐释现代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传统文化的毁灭、理性价值观的崩溃、社会道德的沦丧,是对近4个世纪以来的主要价值观提出质疑的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反映。体育明星“多米尼克与她父亲的法庭争斗”使“她的思路不再集中在跳马和平衡木上而是集中在打官司、枪击和财富上”。对此,她不感到难堪——“过我的生活——难道这也有过错吗?”[6] 解构主义的显著成果之一就是证明了意义或原意的不确定性。事业与财富、亲情孰轻孰重?作者用解构主义描述多米尼克的态度反映了后现代主义本身颠覆作为理性决定一切的人的主宰和核心地位的整个现代精神。 5.解构身份 2006年11月4日《泰晤士报》的“超越舒适区域”[25]中描述了家庭主妇坎特51岁时在参加其他探险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游艇比赛和狗拉雪橇到挪威北极圈探险中多次面临死神考验的过程。 由一事件导致另一事件的因果关系[23]73——离异使坎特“家庭主妇”的身份变得不确定。在解构因果原则下[23]73,“51岁的罗娜·坎特使自己从一个家庭主妇转变为一个其他探险家认为不可能的探险家”。[25]受众十分清楚,坎特身份解构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发挥自己的潜力”[25],而是为了摆脱离异的精神痛苦。 三、小结 现代美英报刊中的后现代解构文化和后现代消费文化是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宗教、思维等相关因素之间互动关系的后现代社会意识存在的反映。专栏作家创作中的解构与重构进一步消解了受困扰的创作与审美自由;激活了创作与审美关系的调控机制,克服创作中由于理性抑制导致的创作与审美封闭、弥合创作与审美残缺以及崇尚创作艺术中的审美追求。现代美英非虚构文坛消费的交互反映出现代中产阶级“非利士主义”[26]112的价值氛围——把财产等同于伟大,鼓吹个人自由,轻视国家的作用和利益,高傲自负,趣味平庸低俗与现代消费价值观的互动。 在享受报刊的后现代解构文化的同时,受众的消费观念从追求唯美主义向后现代消费观转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后现代消费消费文化和后现代解构文化。 参考文献: [1]大卫·莱昂.后现代性[M].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8. [2]Anthony DeBarros,Tony Boylan. You Hear Them Everywhere,Tunes that Invite You to Buy[N].USATODAY,1998!05!28(Life Section). [3]杨仁敬,陈世丹,詹树魁,等.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4]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Doug Smith. Sampras Not about to Panic Despite Struggles[N].USA TODAY,1998!05!21(Sports Section). [6]Sharon Raboin.A Family Torn Apart[N].USA TODAY,1998!12!09(Sports Section). [7]成伯清.现代西方社会学有关大众消费的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8(3):8!13. [8]博得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9(2):71!75. [10]Del Jones. Balancing Ethics and Technology[N].USATODAY,1998!04!27(Front Page). [11]Tom Lowry.To Catch a Cyber Thief Regulators Get Creative to Fight Flourishing Stock Cons[N].USATODAY,1999!02!17(Money Section). [12]Elizabeth Schatz. Creating a Wedding Web Site[N].THEWALL STREET JOURNAL,2004!08!24(Page D2). [13]Mars W Mosqueda Jr. Are You Safe from Online Crooks?[J].Reader's Digest(East Asia Edition),2005,86(October):94!99. [14]Ed Shanahan. ID Thieves New Tricks[J].Reader's Digest(Printed in USA),2006,168(June):82!86. [15]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the Census. The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 S 1998[DB].Washington,DC:GPO,1998:565. [16]阿尔伯特·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M].饶文靖,谢静颖,王茜,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9. [17]端木义万.Value Shift:Pragmatic Americans Accept Clinton's Flaws[M]//新编美英报刊阅读教程.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44!47. [18]Howard Lafranchi. Iraqis Wary as School Year Starts[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4!09!28(WORLD Page 5). [19]Ted Anthony. Mystery or Fantasy?[N].The Columbus Dispatch,1998!06!14(Page 4B). [20]Judy Keen. First Critic:Richard Scaife is Thorn in Clinton's Side[N].USA TODAY,1998!05!28(FrontPage). [21]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鲁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0. [22]Julia Noonan .Annie[M].New York:Collier Macmillan Canada,Ltd,1980. [23]乔纳森·卡勒著.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M].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4]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30. [25]Celia Dodd. Out of the Comfort Zone[N].THE TIMES,2006!11!04(Body& Soul Page 13). [26]Matthew Amold!Heinrich Heine[M]//R H Super. Lectures and Essays in Criticism. 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62:112. 原载:《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