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一个小男孩意外发现好朋友邻居小女孩西西搬走了。为了和西西说“再见”,他带着小女孩留下的布兔子找啊找,找遍了俩人曾经玩耍的小巷……最终,在爸爸的帮助下,他如愿找到了西西,于是,“再见”就成了他和西西之间绵延不绝的友情红线……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脑海里一直闪烁着新美南吉《去年的树》。单从“寻找”的主题看,两篇作品确有相似之处。但是,细加品味,各自的情节、内涵、韵味迥然不同。且不说,《去年的树》情节中所透视出来的生命脆弱、命运无常的某种憾恨、无奈怎样以简单而深邃的力量摇荡了读者的心旌,单就“小鸟”和“大树”有言在先的约定,就比《再见》里小男孩毫无预兆的“友情失落”,多了一份苍凉如水的底色。《再见》与《去年的树》虽然不同,但较之“小鸟”为了践行“诺言”的一次次“寻找”,《再见》中小男孩没有“承诺”的“寻觅”同样执著,同样珍贵。这不仅仅是寻找失落的友情,更是延续中断的记忆;更有甚者,它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这种“自觉”的行为,看似简单,实则寄寓着作家、画家的某种精神趋向。 的确,现实中,孩子是最容易“遗忘”的人群,也是最善于“喜新厌旧”的“部落”。仅仅为了说一声“再见”而不懈寻找,这似乎不是童年的行为,而更像是人生的梦想。这让人瞬间顿悟:童年时,在大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一次次“分别”,一次次“再见”,对孩子来说,往往不啻是成长的一个个“关卡”,一个个“仪式”。那些突如其来的生活变化,那些转瞬即逝的童年交往,让单纯的孩子猝不及防,无奈而忧伤。每逢这时,脚步已经跨出了时光的门槛,但是心灵却依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就如同我们的记忆,从来不会仅仅追随脚步,而背离我们魂牵梦萦的故乡…… 小男孩带着好朋友西西留下的布兔子一路寻找,更多的不是在寻找“友谊”,而是一种心灵的、精神的寻觅。在这一点上,《再见》是有象征意味的。那错落的雕梁画栋的老街、那蜿蜒幽深的青石板路,都让人联想到岁月深处的许多人事;而那个纯真、执拗的男孩走在古旧街巷里的小小身影,则让人不能不想到记忆里故乡的种种…… 氤氲在这样的氛围里,“再见”显然不是简单说声再见,而是重新开始的美丽情谊、绵长等待……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14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