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雄辩理智 细察深究——评林承璜《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古继堂 参加讨论
林承璜是一个有着扎实实践经验和丰厚资料基础的学者,凝聚他二十年研究心血、充满雄辩和机智、不久前面世的《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展示了他很有特色的研究风格和学术个性。在我看来,这部三十余万字的论文集大体上呈现这样一些特点:
     一、注重实践,论点表述干脆利落。此特点与作者的双肩挑身份,即既是编辑家,又是研究家有很大关系。林承璜的主要精力放在编辑方面。他是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专业编辑,不仅天天接触大量的台港海外华文文学作品,而且经常与作者们打交道。从出版的角度审视作品,与从研究的角度审视作品,其出发点有很大不同。前者比较注意作品的实践效果,后者比较注意作品的艺术效应。从出版的角度与作家打交道和从研究的角度与研究对象打交道其焦点也不一样。前者要注意综合效应,即要顾及商业和学术的双重价值,后者则主要注意学术内涵,即作者与作品的关系等。上述因素的作用,使得林承璜的评论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共收论文四十九篇,其中属于宏观研究和具有宏观性质的只有十余篇,其他大都属于单个作品、作家评论。而在大量的作家、作品评论中,基本上都是对作者本人编辑出版的作品的评论。即使那些宏观性的论文,不少也与他的编辑工作紧密相连。比如:《台湾极短篇小说概貌与特点》、《浅论台湾极短篇小说的艺术技巧》等论文,就是对他编辑出版的作品进行研究的结晶。实践性和感性较强的评论,一般论述的焦点比较集中,运用的资料比较扎实。比如他在论述某一篇作品时,往往开宗明义,既不转弯抹角,也不加任何障眼法。他在论述陈若曦的小说时写道:“《灰眼黑猫》反映了台湾封建婚姻的悲剧”、“《收魂》也是一篇暴露台湾社会阴暗面的作品”等。这种直陈性和直指性,是实践性的一种反映,它表明评论家经过出版实践的捉摸和体味,再经理论透视,对作品早就胸有成竹,因而表达观点,干脆、果断、明确、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二、观点独到,敢向名家挑战,不人云亦云。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一样,是一项独创的事业。没有独创性的人,是当不了文学评论家的。但怎样才能在众说纷纭的评价中发出独自的声音呢?这是每一个评论家在握笔时都要面临的问题。我想见解要独到就得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解读作品;二是准确理解作品;三是把握作品诞生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四是熟悉别人对作家作品评价的研究现状;五是要有正确的理解,疏通作品中潜在的隐情和作品外埋伏的象征内涵。《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中评论的作家作品,基本上是一些名家名作,大都是经过不少评论家分析评论过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要跳出窠臼,必须下一番功夫。尤其是台湾海外作家的名作,大都有不少台湾海外权威评论家的权威性的评价。要突破他们的看法,甚至推翻或纠正补充他们的论点并非轻而易举。林承璜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他在研究中充分进行独立思考,参照别人评论而又不因袭别人的评论;学习名家评论,而敢于向名家权威观点挑战。如作者对台湾权威文学评论家叶石涛评论台湾新生代乡土小说家吴锦发的短篇小说集《燕鸣街道》的观点的质疑,就是很好的例子。叶石涛在为该小说集撰写的序文《理性的浪漫》中认为:“进入80年代的台湾文学逐渐走向视野更广阔、自由、宽容及多元性”,“80年代台湾文学还是温柔敦厚的,作家不吝于赞扬善良人性的光辉,怀有热烈的人道主义的关怀,去注视台湾社会各阶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具有多姿多彩的表现。”吴锦发的创作“颇能代表80年代较前卫的年轻作家的创作精神……符合自由、宽容、多元性的80年代文学面貌。”林承璜针对叶石涛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写道:叶石涛“这两三段话颇有概括性,……作为评论家的叶先生,能看到了这些,是很可贵的。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在台湾高度商业化社会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角逐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假恶丑的人,他们人性被异化,心灵被扭曲,在他们身上具有狡猾、欺诈、残暴等兽性的种种特征。……由于有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并存,两者必然产生矛盾与斗争。可以说,80年代台湾文学尤其是小说,更广泛、更深入地描写了台湾生活中的矛盾与斗争。叶先生在文章中对吴锦发的具体作品作评点时,对此稍有接触,但作总体理论性归纳时,没有提及,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林承璜对叶石涛论点偏颇的指出和补充,是非常友好和善良的,完全是学者之间的学术性的磋商。但是应当看到,这种纠正和补充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叶先生是台湾权威文学评论家,具有很高威望,台湾乡土文学评论中,他的观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唯其如此,言论稍有不甚,就必定会比别人的失误带来更加不良的后果。因而纠正和补充权威人士的观点,就具有更大的意义,更值得尊敬,更应该受到欢迎。
     三、捍卫原则,旗帜鲜明。研究台湾文学时常会遇到一些逆流性的问题,比如崇洋媚外、分离主义等。这些问题和这样性质的作品,不仅需要评论家去辨识,更需要评论家旗帜鲜明地去表态、去批驳。文学评论中,有许多问题是可以商榷的,可以求同存异的,可以和平共处的,甚至是可以谦让的。比如对爱情文学主题怎样表现,对台港作品中阶级矛盾、劳资关系应怎样处理,对作品艺术性高下的争论,对社团、流派、风格不同看法的争执等等,都是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但是唯有对企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丧失国格,甘作帝国主义奴才的形形色色的分离主义,是没有商量,也不可争辩的。谁如果在这样的问题上退让和模棱两可,谁就会丧失原则,甚至成为历史的罪人。林承璜在这些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对种种分离主义倾向给以无情的批判和驳斥。比如在批驳有些人否定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并企图以“台湾意识”来否定“祖国意识”的时候,他写道:“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台湾意识’是包括在‘中国意识’之中,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果背离了中国这一母体,而对台湾文学和‘台湾意识’所作出的一切侈说和诠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其结果必然导致了损害中国文学和中国意识的严肃性和完整性,我们表示坚决反对。”当然我们在批驳分离主义倾向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于不良倾向的作品和观点,要旗帜鲜明地批判,但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则应区别对待,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进行劝说,切不可板起面孔训人,也不可将问题夸大和拔高。因为具有分离主义倾向和表现的人们中间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许多人是一种误识,或者迫于外在环境的压力,那种死心塌地的分离主义者是极少数。
     四、雄辩强悍,切中要害。《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中,有不少文章是属于争论和辩说性的。如:《台湾文学与台湾意识刍议》、《台湾作家定位之我见》、《小论“一环”说——与台湾叶石涛先生商榷》、《论八十年代台湾小说新的格局与特点——兼与叶石涛先生商榷》、《论台湾妓女问题小说——驳对妓女问题的奇谈怪论》、《政治文学的名称能取消吗?——与包忠文先生商榷》、《可笑这块金牌子该给谁?——与白薇先生商榷》。一部论文集中争论、商榷性的文章就达10余篇,这在其他评论家的评论集中或许是少见的。这种情况说明:1.林承璜非常注意学术行情和学科发展,时时刻刻观察本学科的发展动向;2.十分注意阅读别人的研究成果,并能做到对正确的容纳吸收、错误的进行商榷,不足的给予补充。3.勇于商榷和论争,在商榷和论争中明辨是非、捍卫真理。4.具有很强的解剖和辨识能力,在商榷和论争中能够透切的解剖对方观点、透辟地进行论叙,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谬误之所在。一般来说这样商榷和论争性的文章,适合运用雄辩、强悍、泼辣的文风。先推倒对方的阁楼,再立起自己的大厦。林承璜上述文章,就具有鲜明的雄辩、强悍、泼辣的气势。比如《小论‘一环’说——与台湾叶石涛先生商榷》一文中,批驳叶石涛先生1992年5月13日在台湾《自立晚报》上发表的《总是听到老调》一文,就十分突出。叶石涛这篇文章是针对1992年1月《台湾文学选刊》刊载的《台湾文学史》的作者们笔谈该文学史的文章发的议论。叶石涛认为,《台湾文学史》的作者们所说: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环”,是老调重弹。对于这样的事,当然是应该说清楚的。对此,林承璜在列举了叶先生过去关于“一环”论的言论后写道:“曾几何时,叶先生一反常态,居然不满起‘一环’和‘中国意识’的说法;如今唠唠叨叨起来,真有劝喻我们老调唱不得的苦心!遗憾的是,叶先生说来说去,实质性的问题就是一条: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其实这个调子台湾早已有人唱过。说来,这才是真正老掉牙的滥调,如今叶先生置过去正确的言论于不顾,参与了荒谬的合唱,这使我们感到意外、惊讶和痛惜。”
     五、观察敏锐,洞悉演变。事物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规律,以及量变质变的规律告诉我们,搞文学研究和做其他工作一样,不能死抱老皇历,要经常注意观察事物的运动和运动中的事物,适时地调整自己鉴别事物的方法,把握事物的发展状况和进程。文学与时代、与政治的关系极为密切,文学的题材、主题、流派等,是随着社会、政治等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八○年代是世界性的大变革时期。改革、开放、交流、互动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台湾,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海峡解冻,两岸交流,骨肉团聚,就是四十年的首举,这也给台湾文学的题材和主题等带来了变化。例如,原来的乡愁文学就逐渐被探亲文学所代替。林承璜十分敏锐地看到并抓住了这一点,及时地写出了《从乡愁文学走向探亲文学》的论文。作者写道:“80年代后期在台湾宝岛上出现的探亲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民要团聚、社会要进步、国家要统一——海峡两岸同胞这种殷切、美好的愿望,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而开始走向现实。因此,台湾探亲文学的面世,是具有社会坐标和时代里程碑的意义的。”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作品和事实,深入地论述了乡愁文学和探亲文学各自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承继、演变关系及其内外的演化过程。这是一篇独具眼光的好文章。它表现了林承璜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独特敏感性,他能及时地对现实和文学呈现的新气象、新事物进行了理论的解释和论证,尽到了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责任。
                    
    原载:《福建论坛》1995/03
    
    原载:《福建论坛》1995/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