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提升文艺的精神力量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宋生贵 参加讨论

    人类文艺活动的最初形式,是创作者(或表演者)与观赏者面对面,通过二者合为一体或集体聚合的方式,合作交流,即兴完成,共同体验。这种朴素的精神活动,是在相互作用、自然沟通的动态中进行的。随着社会分工的专门化,生存环境与文化状况拉开层次,文艺家的主体性得到自觉张扬,艺术语言不断得到发展,艺术创造与艺术接受渐次分离,并向个体化的更高级、更复杂的形式转化。但是,文艺活动的审美交流特质及其生命机制——文艺活动需要文艺家及其创作与欣赏者的能动接受共同来完成的整体性,却仍然不变。而且可以断定,以后合规律的文艺发展也决不会抽去这一点。因为无论如何,文艺自身价值的实现,毕竟是始于其成为人的意识中的事实之时,始于其与审美群体的世界观和审美取向发生关系之时。
    针对当下的文艺活动实际,笔者认为,要使精神力量得以积极而有效的传递与提升,需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要有文艺家与审美群体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对现实精神理解方面的同构感应。文艺起于民间民众,丰富和发展也植根于民间民众,并最终适于民间民众,这是人类文艺健康发展的轨迹。另外,文艺与人们的联系,既能在感受领域内作为认识的刺激,也能在伦理领域内作为对道德反思的召唤而实现自身。人们对于文艺作品的接受与评判,会自觉不自觉地以现实的日常生活经验作为背景或参照。对于反映本土的现实生活的创作是这样,对于反映异域生活、历史内容的创作也会是这样。人终归是社会的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与人文氛围是形成其评判尺码的重要依据。要使文艺成为群体能够感受并愿意接受的对象,文艺家置身民众之中,领受风尘、体察甘苦,以至在对现实精神的理解上与民众赤诚相照、情意融合,便是首要的一步。
    这方面的同构感应,集中体现在文艺家与群体对待现实生活的理性精神与情绪倾向上。它要求双方都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生活,拥抱生活,并通过全身心的感知、体验,而产生休戚与共的沟通与呼唤。对文艺家说来,这方面显得尤其重要。作家或艺术家只有敞开胸襟面对并拥抱现实和人生,体察到社会现实和人民大众的精神,才可能真诚相许,并与之对话。当然,这需要付出代价,需要经受几多劳碌、几多磨砺、几多甘苦,甚至甘于终生寂寞与清贫。中国的文艺传统中即始终保持着关心现实,关心民众,忧国忧民的内在精神,这也正是由于不失良知的文艺家将自己置于民众之中,想民众之所想,忧民众之所忧,成为民众命运的关怀者与代言人的结果。
    其二,是文艺创作的情感力度与群体精神期待方面的同构感应。文艺活动的实践,常常或明或暗地牵涉到这样的问题:审美“距离”与现实渴求,超越意识与生活状态,先锋潮涌与人文厚土,彼此间似乎容易处于矛盾状态。譬如,一味贴近眼前的现实,可能导致创作与接受方面都滋生惰力,或失却参与文艺的特殊意味;但若不随时切近现实状态,而又会使文艺失去活力。所以,文艺要切实做到以自身的品质服务于民众、社会,即需要将上述易构成矛盾状态的因素,尽可能取得相对统一与沟通。当然,它的可行途径同样要依靠文艺家与审美群体的共同努力去开通。其中,最有穿透力与牵动性的就是文艺家及其创作中的情感力度与群体的精神期待的同构感应——“情感力度”使文艺家的创作在张扬个性与美学追求的同时,会有广泛的感染性;“精神期待”则使群体在不悖人文传统、贴近现实大地的必然状态中,召唤出参与“创造”、趋于“升值”的审美觉悟。
    为此,一方面文艺家要使自己的创作尽力提高情感力度,并时刻注意关照自己作品将面对的群体的期待与要求。其中尤其要注重了解、体察并艺术地表现群体在现实生活面前所形成的最具普遍意义的思想感情。这是文艺作品产生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前提。黑格尔即认为:“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中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在艺术里感觉到一切都是亲切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的生活”(《美学》)。另一方面,欣赏者也应以积极的审美态度和心理准备去参与、“应答”。如,对作品的选择、取舍、重构、评判等,既要释放预存心理结构中的潜能,又必须时时注意克服随审美经验沉积而成的惰性,使其审美期待视界富有弹性。这样,便可以在给定的情境中,以富于艺术意味的形式结构的情感意蕴处理信息,并获得再度创造的自由。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处于不同环境,而且个人情况千差万别的民众审美意向定为一宗,或划归几种模式、几个层次。但是,置于文艺活动的过程之中,从与文艺作品、文艺家在精神世界的可交流的广泛性看来,中国当代审美群体更期望接受的创作是:文艺家脚踏民族文化的热土,正视时代精神和人类命运,与社会、民众同忧思、共甘苦,并以自己颤动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去呐喊;它必须执著于现实,热情拥抱现实,但不粉饰现实,而是从特定审美高度对现实作扬弃性现代理性批判;它发出的是绝无相类的心声,但又使群体听得清,可解读。
    依照文艺活动的特殊规律,强调文艺家与群体间实现精神世界的同构感应,还应特别注意正确对待并正确处理这样几个问题:(一)切近现实思潮、切近社会心态、取之于民众渴求,遵循文艺创作自身规律、高扬艺术品格并锐意创新的关系;(二)实现同构感应同正视并尊重欣赏层次差异的关系;(三)现时效应同历时性超越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得妥当与否,可能会影响到其是否能成为合乎文艺活动规律的契机,真正促进文艺的繁荣,也会关系到文艺是否真正能以自身的特殊品质或魅力,以使群体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16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