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红柯长篇小说《生命树》反思:另一种人类文明的向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星 参加讨论

    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红柯就以其展示西部独特自然和人文风貌的长短不一的小说,确定了自己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很容易将他视为如闻捷、昌耀、王洛宾式的西部歌者,而对其小说中所蕴含的那种独特的文明视野却视而不见。然而,对于一个以深厚的知识视野和文明观照为底蕴的优秀作家来说,他生命中的文学之树一旦冒芽出土,就会不管外在的天候是否有利,而执著顽强地生长,直至成为一棵主干挺拔、枝叶繁茂的大树,矗立于时代的文坛。然而在红柯的长篇新作《生命树》中的生命树,却不是对于自己文学创作生命的隐喻,而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可能和文明方式的意象。
    《生命树》与作者的前3 部“天山系列”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大河》《乌尔禾》相同的是,将以叙事见长的长篇小说抒情诗化,将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寓言化、神话化,极尽西部人文自然风光的瑰丽和神奇、人性的飞扬与逍遥;所不同的是由过去一组或两组的人物命运故事,变成为4 个家庭、4 组人物的命运故事,日常化的现实描写更为充分,因之,他在以往小说中从一个点、一个角度对人类生存命运的反思和观照也形成了从西部到内地,从一个角度到多角度的拓展。
    《生命树》中4 个家庭的命运故事,既是日常生活中创造自己的幸福的故事,又是在价值观失衡、人们欲望膨胀以后所经历的心灵苦难的故事。种洋芋大户马来新家的不幸,先是上中学的女儿被歹徒强奸,后是女儿经营蔬菜致富后其丈夫因为不愿以神牛牛黄牟利而被贪利之徒打死;马来新的战友牛禄喜的不幸,是因为尽孝离婚又被陕西老家弟弟、弟媳骗光巨额积蓄而发疯;记者身份的徐莉莉的不幸是因不懈追求新闻写作的新高度而罔顾丈夫杜玉浦的心灵需要,致其抑郁而死;美丽迷人的王蓝蓝的家庭悲剧则来自于爱他的高中教师陈辉的超常智力和预测成瘾,妻子因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发生心理畸变,夫妻分离。
    在红柯的笔下,自觉地将其表现为融合各民族神话传说与当下日常生活为一体的内在的精神生态意识,也就是雅斯贝尔斯说的:“人就是精神,而人之为人的处境就是一种精神的处境”。红柯在后记中说:大地上最尊贵的不是人,是人的灵魂。这本书就是一部大西北的灵魂之书。外在的社会生态表现为四种“恶”的典型:一是疯长的人性欲望、贪婪和占有欲;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谋文化和孝文化对民间伦理亲情的冲击,连一生是非分明,光明正大的母亲在晚年也成了夺产阴谋的工具,其侵蚀力量可谓触目惊心;三是以人生使命为核心的事功理想,对当代女知识分子人格心理造成的遮蔽;四是过于发达的技术和心智对人们日常情感欲望的压抑。概括起来就是:应时而长的人性之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毒、过度功名心和职业化之弊与技术主义之罪。
    冯友兰曾经说过,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如果说我们在红柯以往小说中看到的是他对人生的反思的话,那么在《生命树》中我们看到的则是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人们很容易将之与“反智”联系起来,但是在今天科技至上,日本地震导致核辐射引发全人类恐惧,世界性的“石油战争”、“货币战争”烽烟四起的时候,这种反思就有了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当个体人在社会中遭遇考试不第、分配不公、权钱困扰的时候,这种换一个角度的人生思考,就不是退步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伟大了。目前中国社会关于“幸福观”的讨论,正是这种应时而生的人生反思思潮。
    有人问红柯,边地生活和内地生活孰优孰劣?红柯回答:“人类生活无所谓边远与中心,哪一种生活更人性我们就过哪一种生活”(红柯:《最美丽的树》)。边远与中心的差别往往包括着经济的发达与欠发达、财富的多与寡,但却并不包括人性与不人性、人格心理健全与不健全、幸福与不幸福。在《生命树》中,红柯笔下主人公的家庭悲剧和人生挫折,却恰恰发生在经济富裕、事业有成的时候,而拯救他们心灵累累伤痕的,却是远离都市的优美的自然山水、淳朴的民风、诗意的劳作,以及凝结着大地和太阳生命魂魄的简单饮食。马来新与大洋芋的故事、马燕红与奶牛的故事、牛禄喜与牛粪的故事,是全书中最动人的生命和劳动乐章。书中不时出现的旋律简单、婉转绵延的“劝奶歌”,歌词虽只有一个字“奶”,但它却不只是以一种民俗被呈现出来,而是对大地母亲赐给人类的生命之液的崇高赞美与无尽感激。
    《生命树》的思想和审美价值,绝不只是古已有之的、因厌倦了都市文明、工业文明而起的逃避和隐遁,甚至根本与“隐士”文化和传统无关,它是生长在关中腹地又在新疆工作生活十多年的红柯的生命与人类文明感悟。人的生命源自自然,生命的进化和文明发展同样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类理想的生活和人类文明更是人的自然化,而不是人化的自然。小说中神牛和乌龟拯救地球和造福人类的神话、生命树的寓言意象反复出现,在马来新、马燕红等人物心灵中扩大并发酵着,以至于他们的后代王星火从小就成了生命树的守望者与神牛的寻觅者。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是,人不仅是饮食男女和思想智慧的此岸存在,更是有着丰茂心灵根柢和家园彼岸的“神”的存在。红柯说:“抒写人性的目的是探索人性的顶点即神性,没有人性内在的光芒,地球就是一堆垃圾。”抒写现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界限和可能的危险,这就是《生命树》独特的文明视野和新的文学价值。
    原载:《文艺报》2011年05月09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5月0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