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在我的心中是人性的坚持,是梦想的花,是情,是歌,是我们能够对抗这个现实最温暖的依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说。 11月26日至28日,“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的数百位来自海外的与会者开始了他们在福建厦门、漳州、泉州的参观考察活动。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将他们与祖(籍)国更加紧密相连。 我笔写我心 “作家都是寂寞的。寂寞的作家流浪在海外,拿起笔写成不拿稿费的文章。”研讨会上,来自台湾的郑明俐的话引来掌声一片。“海外华文作家的写作环境很不好,没有写作的空间甚至没有地方可以发表。”曾经,在缺乏华文出版物的海外,这就是现实。 对于许多海外游子而言,漂泊在外的苦楚、文化碰撞的冲击、心中郁结的苦闷……这一切,都可以化为创作的冲动,化为美丽的方块字。对于他们而言,这个过程是纾解痛苦的过程,是享受文字乐趣的过程。 “欧洲曾经是华文文学的荒漠。”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创会会长赵淑侠说,“在海外,没有一种对文学创作的狂热,你不可能成功。”她说,欧洲曾经有一份手抄本的杂志,原始的手抄原始的油印,每期居然有100多页,而这份杂志居然维持了30多年。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狂热! 我笔写我心。对于许多海外华文作家而言,写作更多地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而非谋生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作家之外的另一重身份,或是商人、或是老师…… 披荆斩棘踏歌行 从荒芜中走来的海外华文文学如今开始了大踏步前进,海外华文作家中已经开始出现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不过,随着各方对海外华文文学关注度的上升,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比如,在信息无限畅通的当下,创作题材的新奇不再是强势的海外华文文学该何去何从?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还是另寻广阔天地? 海外华文作家有跨文化的语境、有多彩的生活经历。游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他们依然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曾经,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天地的困惑和茫然是他们的主要创作主题之一;如今,他们中已经有人把目光投向了住在国的社会万象,通过文字静静地扮演起文化使者的角色。曾经,海外华文作家多把目光投向自身的经历感受;如今,他们正在努力学习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在努力拓展创作疆域的同时,海外华文文学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用外语创作。“比如,加拿大第三代华人中已经开始有人用英语写出了很好的作品。虽然是英语,但是书写的是一个我们熟悉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黎湘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守望心灵家园 “百代骚人墨客,吟不尽秦月汉关;当今华文作家,缔书缘脉继炎黄。”“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会后发表的《广州宣言》中说,“中华文化以同根同源、同文同宗、休戚与共的纽带,使世界各地华文文学家们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的基石无疑是承载着众多意义的汉字。 我们的祖先把对天地人的观察、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感受浓缩在文字当中,形成了含义丰富的文化符号,这就是汉字,它承载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初的、长久的记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匡汉说:“汉字系统可以说是一棵大树,每个华文作家都是这棵树上的小鸟。他们传达着我们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声音。我们一定要守护、珍重这个东西。” 当然,对于中华文化这个心灵家园的守护应该是多方位的,常回故乡走走看看是不可或缺的。参加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的华文作家们在会后游览了黄花岗纪念碑、黄埔军校、漳州南靖土楼、泉州开元寺,参观了闽台缘博物馆,欣赏了文化演出《闽南神韵》,一路所见所闻所食无不在刷新他们对故乡家园的记忆,那条连接着他们与故乡的纽带无疑更紧了。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1月30日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1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