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打工文学的血性表达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周航 参加讨论

    关于“血性”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有言:“刚强正直的气质”。那么,什么是“打工文学”的“血性”?“打工文学”能做到刚强与正直吗?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有待作出辨析的概念。
    “打工文学”从来就不缺少反抗的声音,从一开始,它就是以呐喊、愤怒的姿态介入现实生活的。当然其中也不乏软性的乡愁表达,与传统的乡愁主题虽然有相似的一面,但仍然有它的独特性,比如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摇摆心态。不过,这类表达终不能代表“打工文学”的特质与阅读期待。面对人生、社会诸多方面的不公,“打工文学”集中反映了打工生活中经历的种种矛盾。当然,其中的反映是存在多种形式与缺陷的。有的仅仅囿于苦难生活的哀嚎,有的只是对具体事件的描述与控诉,有的只是莫名书写与虚构打工的传奇生涯,有的甚至对社会阴暗面作黑社会暴力性质的猎奇叙述,有的专注于带有黄色成分底层打工女性的夜幕生活,有的则进步一些,将打工者面临的苦难发挥到人性的内心挣扎层面……真正有“血性”的、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的作品并不多。这可能有“打工文学”创作主体的思想自觉性有待提高的一面,同时也与“打工文学”研究疲弱相关。这个责任不能只由创作主体独自承担。任何时期文学的辉煌成就,批评者所担当的角色都是必要与必须的,而不应该是各唱各的独角戏。
    那么,什么是“打工文学”的“血性”表达?
    首先,所谓的“血性”,并非寻常意义上的暴力,也并非纯粹男儿本色式的阳刚,这不属于“打工文学”的特质。“打工文学”的“血性”,首先应该是具有自觉的、勇敢的、深刻地对抗现实生活与揭露现实丑恶的姿态。它不仅仅限于个人的遭遇与恩怨,而是从普遍的打工生活中去发现共性的社会矛盾,比如劳资矛盾、人权状况以及在打工生活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系列更为复杂的人与人(特别是人与人的精神层面)之间的冲突。它必然具有排他性,这种姿态的“血性”只存在于打工生活中,它从另一侧面必然深刻反映了时代巨变之下的特定阶层的生存状况与社会概貌,它必然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层面,对人类的精神发展作出真实、独到而深刻的剖析。
    其次,“打工文学”的“血性”表达问题,并不是赤裸裸的反抗性的表达。它的书写是出于良知,而并非恶意的、恶毒的文字凶杀行为,它的“血性”不是文字暴力。它的出发点应该是真实反映社会矛盾,反映打工阶层的精神世界,为打工一族立言,呼吁社会的公正与公理,从而引起疗救的愿望。所以,这种“血性”是真诚的,是站在文学与思想的高度上的一针见血。并且,走出个人或某团体的小圈子,成为社会转型时期人类精神建构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任何与此相悖的文字行为,其效果都有可能会南辕北辙,更谈不上是真正的“打工文学”,也就无从谈起“打工文学”的“血性”表达。
    再次,“打工文学”的“血性”体现为一种坚持。对打工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做坚韧的文字表述,创作主体不会因为身份的改变而耻于谈“打工文学”,并且不会陷入流俗,认为“打工文学”是最底层与最低级的文学品种。要充分认识到,“打工文学”本身与其他文学品种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这种坚持的写作姿态恰恰体现了一种写作上的“血性”,它应该远离功利,远离攀比,远离飞黄腾达的美梦。这种“血性”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这也正是对坚持“打工文学”写作的作家们的一种考验,有“血性”与否,从能否坚持就可以看出来。毕竟,“打工文学”发展至今,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也由于中国的现状,完成现代化的过渡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打工仍然是今后中国的最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所以,“打工文学”还有坚持的必要性。真正的时代杰作,或许将从中诞生。或许,它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或形式上的发展,但它的内质是不会变化的,它最多是之前的某种延伸与演进,所以,“坚持”不是无谓的硬挺,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去正视它。
    总之,“打工文学”的“血性”就是要用现实批判的态度介入现实。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永远被人认为是小打小敲的“底层”书写,小则关心同类的生存命运,大则关心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惟其如此,才会大气起来,才会逐渐在文学界横刀立马纵横驰骋。它只有充满“血性”,完成一次次的“血性”书写,才能不负于时代大潮与中国的千年之变。
    关注现实不仅是中国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态势,也是世界文学的大势所趋,切入现实正为国际文学界所推崇。73岁的秘鲁作家略萨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此翁就是一个充满“血性”的作家。他对社会结构进行细致的描述,对个人的抵抗、反抗甚至是失败都给予了犀利的叙述。这与我们文中所言及的“打工文学”的精神内质是具有相当可比性的。
    略萨的成功,对我们的“打工文学”是否具有启示意义呢?
    原载:《文艺报》2011年12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12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