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往的研究,最大的失误,是把贾宝玉定位于曹霑。 这是不合理的,由此造成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影响了对《红楼梦》的正确评论。这个定位是谁最先提出的,没有必要去追究,谁让我们相信来的?责任在于自己轻信。但现在应该而且必须纠正! 谁都知道,对贾宝玉的定位是研究、理解、评论《红楼梦》的关键,事关重大,不能轻率作出。因此本文是慎重的。 有了新的定位,《红楼梦》就变得很容易读懂,一些难以琢磨的批语也都变得透明起来。 本文先讨论小说人物的年代问题,进而得出:贾宝玉是曹頫!再说明他——曹頫——出家当和尚了! 一、小说人物的年代问题,从朝代中可知宝玉是谁? (1)小说主要写曹家抄家前后的事情。根据如下: 庚眉:"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13回) [甲眉与上面的庚眉,内容一致,但文字略异。] [分析:这条批语大约是壬午年(1762)写的,上推35年就是1727年,正是曹家被抄的时间雍正五年。1727年前后就是《红楼梦》的主要时间段。] 甲侧: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 [分析:曹寅晚年,已经欠债很多,而且受到揭发,已属于"末世"。] 《红楼梦》原文: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 甲侧: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 庚侧:极力一写,非夸也,可想而知。 [分析:说这话的老婆子,曾见过接驾,应是曹寅时代的人。] (2)焦大骂出了朝代信息 原文:"尤氏叹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太爷都不理他的,你珍哥哥也不理他。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吃,他自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的噇酒,一吃醉了,无人不骂。......焦大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第7回) [分析:焦大和贾敬年龄相仿,"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这个太爷应该是贾代化,而不是贾敬。 是什么时期的战斗呢?根据"国朝定鼎(第5回)"字样 ,应该是清军入关时的战斗(而不是平定吴三桂时的战斗),清军是1644入关,正是顺治时代。于是时代清楚了: 贾代化参加过顺治时代的战斗,是顺治时代的人;贾敬、贾政、贾赦对应康熙时代;贾珍、宝玉对应雍正时代;贾蓉、贾芸对应乾隆时代。 在历史上,曹尔正、曹玺(孙氏)对应顺治,曹寅对应康熙,曹頫对应雍正,曹霑对应乾隆。 所以小说的时代背景是:贾代化对应曹尔正,贾代善对应曹玺,贾母对应孙氏(以上顺治朝),贾政对应曹寅(康熙朝),宝玉对应曹頫(雍正朝),贾蓉辈对应曹霑(乾隆朝)。其中贾母经历三或四代。 由此可见,宝玉就是曹頫。 补充分析:这段话中尤氏说了两个太爷,前一个"连太爷都不理他"(这个太爷是贾敬);后一个"把太爷背了出来"(这个太爷是贾代化);焦大"自己又老了",说明焦大和贾敬年龄相仿;焦大"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是跟贾代化出兵打仗);焦大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这个太爷已经死了,只能是贾代化)。 据小说交代,"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可见,贾代化是武官,而贾敬是文官,焦大只能跟贾代化出兵打仗。焦大能不能跟宁国公贾演出兵打仗呢?这不可能,因为年龄上差一辈。] 二、从批语中,可知宝玉出家了 (1)原文: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近之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 甲侧: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 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 甲侧:二公真无可奈何,开一觉世觉人之路也。 [分析:二公白说了半天,结果宝玉并没有听仙姑的规劝,最后走上了"觉世觉人之路",即出家当和尚了。] (2)在宝玉和凤姐中邪魔那段,原文和几段批语都非常深刻,此处只分析和宝玉出家有关的批语 【甲侧:三次锻炼,焉得不成佛作祖?】 [分析:三次锻炼:一次是女娲炼石补天,二次是一僧一道给石头刻上字,三次是空空道人送至太虚幻境。经过三位仙人指点,宝玉岂能不入伙。这是告诉读者,宝玉最后成佛作祖,出家了。] 【甲夹: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 [分析:这是一句暗语。这似乎透露出,宝玉像甄士隐一样是跟一个跛足道人走了。而凤姐和哪个僧(癞头和尚)有关,详细情况作者隐去了,无从得知。脂批也绝不肯详细透露。"一从二令三人木"是否和这个僧有关,令人怀疑?] (3)原文: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 甲侧:是翻过来的。 甲眉: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 甲眉: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 [分析:告诉读者,这个老僧就是"出世醒人",就是宝玉"既证之后",就是晚年的宝玉的象征。这是倒写法。] 三、从批语中,透露出是贾宝玉败了家 己夹:......余为宝玉肯效凤姐一点馀风,亦可继荣、宁之盛,诸公当为如何? [分析:什么人能决定是否"可继荣、宁之盛"?只有曹頫,他是曹寅的接班人。由于他无能,没有凤姐一点馀风,不学"仕途经济",不会作官,才丢了家业。说明宝玉是曹頫。 四、"后30回"也暴露出宝玉出家了,也暴露出贾宝玉是谁 畸笏叟在批语中多次提到后30回有"抄没"、"狱神庙慰宝玉"等情节,可见宝玉是被抄过家的、入过狱的,因此他应该是个当权派,不是普通家庭成员,他应该是曹頫。当贾政活着的时候,应该抄贾政的家,抄不到宝玉头上。抄家、宝玉入狱的事情应该在贾政死了之后,宝玉袭了官、当家的时候。贾政死在抄家之前。因此贾政对应于曹寅,而宝玉对应于曹頫,这样,宝玉既当官又有钱,才有被抄、入狱的可能,也才有被抄、入狱的必要。 由于抄家事件,牵连了整个家族。荣国府、宁国府都被抄了,包括黑油门小院里的人们。宝玉遭到全族的唾骂,他羞愧难当,无脸作人,无颜见江东父老,迫于舆论压力,他只好"悬崖撒手",出家当和尚。 甲眉:"走罢"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 [分析:明写甄士隐,暗比喻宝玉。] 五、小说的故事情节证明了宝玉是谁 (1)回思贾母说过的话,"我有一个孽根祸胎,【甲侧: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 [分析:孽根祸胎四个字,批书人作了强调,这就说明贾宝玉确实是全家的祸根,他导致抄家,使全家人遭殃,这个人不是曹頫还能是谁!] (2)再回思作者的《西江月》,就一切都明白了。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这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甲眉:末二语最紧要。只是纨绔膏粱,亦未必不见笑我玉卿。可知能效一二者,亦必不是蠢然纨绔矣。】 [分析:这二词,把宝玉的无能和世人诽谤都写出来了。作者认为"批这宝玉极恰",可见绝非褒,而是贬!贾宝玉确实是块假宝玉,不仅无才补家,反而败家,败了整个家族。"荣、宁之盛"就败在他的手上。他是曹頫,已经无疑。 (3)那个甄士隐也是映射宝玉的 甄士隐的大名叫甄费(意思是"真正废物"的意思),他的老丈人叫封萧(意思是财产被查封,从此萧条的意思)。 (4)宝玉的日常生活如何?可以看他与贾芸的谈话: 原文:那宝玉便和他说些没要紧的散话。【甲夹:妙极是极!况宝玉又有何正(紧)[经]可说的!庚夹:此批被作者(偏)[骗]过了。】又说道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甲夹:几个"谁家",自北静王公侯驸马诸大家包括尽矣,写尽纨绔口角。庚侧:脂砚斋再笔:对芸兄原无可说之话。】那贾芸口里只得顺着他说,...... [分析:这段话适合曹頫的生活情况,因为曹頫袭过江宁织造的官,确实这样生活的。而不符合曹霑的生活情况,曹霑没有过过这样的生活。] (5)第五回有一首回前诗,题曰: 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甲戌本无此回前诗,己本(贴条)、戚本、蒙本、杨本、舒本等有) [分析:这首诗是写谁呢?我一开始弄不明白。是写秦可卿?是写林黛玉?现在终于明白了,幻入华胥境的,只能是宝玉,他是千古风流造孽人。] (6)警幻道:......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甲侧: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 [分析:这段话已经明确指出,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往下进而指出:"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 (7)再听听焦大的骂声:"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分析:爬灰的是贾珍,养小叔子的是秦氏,宝玉是秦氏唯一的成年小叔子,听到秦氏死迅,宝玉吐了一口血,就是不打自招。焦大的骂声暴露出宝玉和秦氏发生过不正当关系。] (8)再看【庚眉:云儿(锦香院的妓女——笔者注)知怡红细事,可想玉兄之风情月意也。壬午重阳。(28回)】[分析:宝玉和妓女来往密切,妓女知怡红细事,可见宝玉不必谦虚,也不必客气,"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的美名可以当之无愧。] (9)再看宝玉和凤姐中邪魔那段,原文和几段批语都非常深刻(原文和批语很长,恕我省略) 分析: A. 宝玉和凤姐中邪魔的原因:作者说得非常清楚,是"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对于这句话,如果把宝玉定位于曹霑,就很难解释,如果把宝玉定位于曹頫,就其义自明。那宝玉,不务正业,只知吃喝玩乐,"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被声色所迷"。那凤姐,自从当上管家,开始"弄权铁槛寺",坑害百姓。一个曹頫官迷心窍,一个凤姐财迷心窍,两个人犯了同一毛病,作者用中邪魔来描写他们,是非常恰当的。 B. 宝玉中邪魔的时间:"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是说宝玉13岁这一年开始中邪魔,这是曹頫过继到曹寅家的时间,也是他袭江宁织造那一年,即 1715年。他当江宁织造的总时间也正好13年(抄家1728-上任1715)。从这一年开始,他被声色货利所迷,开始了他人生扼运。 由此可以推知曹頫生于1702年(1715-13=1702)。 作者已经深刻表明,宝玉自从来到这个"温柔富贵乡",袭上那个官,就像中魔法一样,驻定没有好下场。 C. 宝玉的结局:"尘缘满日,若似弹指!"是说享乐已"满日",到头了。你看【甲夹:见此一句,令人可叹可惊,不忍往后再看矣!】往下就该"血泪盈面",就该"抄没,进狱神庙"了。 D. "沉酣一梦终须醒,【甲侧:无百年的筵席。】冤孽偿清好散场!"这意思是散场,无须多解释。 (10)后来,那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这《情僧录》一名实际近似于《曹頫传》——但不完全是真实的传记,批语说很清楚:【甲眉: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以上,我说了宝玉许多坏话,还没有把他的坏处全部说出来,这是站在贾政、贾母这些"封建主义卫道士"的立场上说的,目的是把宝玉的定位弄清楚。如果站在市民立场上,我也能说出宝玉许多进步性,但那不是本文的任务,暂不说。这正象一只老虎,从正面看,是一只吃人的真老虎;从另一个角度看,又象纸老虎。到底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呢?就要看从哪个角度看了。 曹頫是个没落贵族,但出家以后,已经从没落贵族中分化成市民阶层。因此在宝玉身上,既有贵族的没落,也有市民的民主精神。僵化的观点,不合乎马列主义的辩证法。 小结 以上,不论从批语还是从《红楼梦》原文来分析,都得出应该把宝玉定位于曹頫,而且看出,曹頫确实出家了。至于贾政应定位于曹寅,其它人物的定位自然可推而知之,不必细表。意外的收获是得知曹頫出生于1702年。 以上分析,献给红友,供红友们参考。 张登儒 2008.5.26 原载:红楼艺苑 原载:红楼艺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