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十七年文学的民间化倾向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吉崇敏 参加讨论

    自从1994年陈思和先生的论文《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发表以后,“民间”这一概念在批评领域中就成为新的研究视角。但是本文所运用的用以解释十七年文学的民间概念与陈先生的有所不同。本文认为十七年文学中的免检不是与权力意志相对抗.它本身就是向着主流意识形态转化的主流意识的承载。另外.本文所使用的民间是指十七年文学中的传达了民间社会风貌、指涉农村题材和运用传统艺术手法创作并经过政治意识形态选择与过滤、提携与整合的价值客体世界。
    一、民间的转化:学术视野政治视野
     以往“平民文学”、“大众文学”的讨论中.民间曾进入过知识分子的文化视野。他们的目的是现代启蒙.实现社会平等.真正提高民众地位。但是知识分子采用的话语方式大众是听不懂的.这种原生态的民间依旧是一个沉默的所在。此时知识分子与民间分属两个不同的层面.知识分子作为启蒙者研究平民是为了改造国民性。“五四”以后.国民革命使大众开始受到重视.民众的力量在革命中得到显现。1926年.部分知识分子倡导走向民间。郭沫若提出:“青年!青年!……你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坚实起来.你们要把文艺的主潮认定!你们应该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漩涡中去!”[1]成仿吾提出:“我们还得把自己否定一遍(否定的否定).我们要努力获得阶级意识.我们要使我们的媒质接近农工大众的用语.我们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2]此时他们极力主张以大众为对象.获得大众意识.走向民间.可是却并未真正了解民间。他们不过是以知识分子意识去表现他们所理解的大众.用大众所熟悉的方言、民谣、漫画、短剧不过是为了某种目的.即传播观念.真正的民众是没有自己的声音的。
     到左翼文艺运动时期.大多数作家和文艺理论家都参与到大众文艺讨论中来.主张采用“五四”时曾被批判的旧形式以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这是要求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去获得民众立场与民众结合的开始.但是此时民间化是知识分子的自主选择.并没有任何行政和主流意识形态力量的驱策。抗战时期.毛泽东用他的国家学说判定人民大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整个抗日民族战争的主体和生力军的时候.将民间化大众化的讨论由知识分子的理论变为政权力量的实践就成为必然的事情。将民众纳入到政治意识形态之中并建立他们的文化机制.在这种提携与整合中.民间成了政治主流意识的同阴军.不再是被知识分子启蒙的角色。建国以后.民间作为主流意识的同阴军就与意识形态互为表里.主流将民间的文化符号意识形态化.使之成为实现其政治愿望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流意识形态:民间理想的实现
     可以说.十七年文学中主流意识形态和民间意识是相融甚至是一体的.前者在最初的革命中对被某种因素破坏了的民间客观世界进行修复并以此获得民间的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因为具有了民间立场而找到了它的支点.革命因顺应多数人的意志才有了民间可行性。比如“耕者有其田”是世代农民的理想和愿望.共产党进行上改.实现了民间理想.因而获得了民间的支持。主流意识形态所代表的力量因为与民间意识、民间理想的重合而确立了其合法地位。《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得都是具有民间意识的主流作品,这种民间评书体和传统小说模式在五四以后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恰恰和主流顺应民众、对传统文学形式的提倡分不开。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6卷17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