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托马斯。曼:德语文学魔山 (1875—1955)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邱华栋 参加讨论

    书写一个家族的没落
    法国评论家阿尔贝·盖朗曾经这样评价托马斯•曼:“他就是欧洲。”而另一位评论家罗纳德·海曼则说:“他是欧洲最后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有评论家认为,他是整个20世纪德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其文学地位已经超过了其他很多德国文学大师,比如席勒、海涅、毕希纳等,地位仅次于歌德。的确,在我看来,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国杰出的作家之一,由他出发、进入和认识20世纪的德国文学,是一条捷径。不过,很长时间里我并不太喜欢他,我一度觉得,托马斯•曼是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绝唱,他的作品中现代主义的元素太少。但是,后来我逐渐发现,他也是现代主义文学在德国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的作品中,现代主义风格和元素以潜在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是带有“思想的骨骼”风格的德语小说,影响了一代代的后起作家。
    1875年,托马斯•曼出生于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的一个资产阶级商人家庭。他家是当地一个名门望族,祖上几代人在政界和商界都很有影响。他的父亲是一家农产品公司的老板,还经营其他的家族商号,同时,他父亲还是负责税务的市政议员,地位显赫,家境殷实。但是,到托马斯•曼父亲这一辈,由于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虽然他父亲努力经营,但是整个家族的生意却一直在走下坡路。在托马斯•曼16岁那一年,他还没有从中学毕业,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于是,家庭产业很快开始衰败,经济情况也一落千丈,成为了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家庭境况的衰落,在托马斯•曼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印记,成为他后来书写家族衰落历史的灵感和源泉。
    为了改换环境,1893年,托马斯•曼跟随母亲来到了慕尼黑生活。他母亲的文学艺术修养很好,喜欢音乐和文学,会弹钢琴,因此给两个儿子、特别是幼子托马斯•曼注入了不少艺术天分。在慕尼黑,托马斯•曼在一所大学旁听历史、文学和经济学课程,不过一直没有取得学位,他还和哥哥海因里希·曼以及其他喜欢文学的同道一起编辑文学杂志《二十世纪》。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他白天就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业余时间勤奋地写作。1894年,19岁的托马斯•曼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中篇小说《沉沦》,显示了他非凡的文学天赋。小说描绘了一个医学大学生,喜欢上了一个漂亮的女演员,但是他痛苦地发现她原来和一个富有的老头有着金钱和肉体的交换关系。小说描绘了这个堕落女人的生活,同时,对时代的氛围刻画逼真,使人看到了他对德国社会现实的批判。小说发表之后,受到了文坛前辈的赞许,使他决心投身于文学事业。1898年,23岁的托马斯•曼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矮个子弗里德曼先生》,收录了他此前写的6篇小说,获得了文学界的广泛好评,这加强了他投身于文学的信心。此后,他一边在一家讽刺性文学刊物当编辑,一边勤奋地创作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三年之后,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出版了,托马斯•曼因此一鸣惊人。他从22岁起就开始写作《布登勃洛克一家》,出版这部巨著的时候,他才25岁。作为托马斯•曼的代表作之一,《布登勃洛克一家》结构宏大,气势磅礴,是一部传统现实主义风格的家族史小说,翻译成中文在55万字左右,在篇幅上绝对是一部巨著了。小说还有一个副题,叫做“一个家族的没落”,带有很强的自传性。托马斯•曼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动用了他的家族几代人的历史:曾祖父、祖父、父亲和他这一代人。小说描绘了在德国北部某个城市中的一个商人家族布登勃洛克一家,前后四代人在数十年间的生活和历史,大量细节、人物和托马斯•曼的家族中的历史和人物很相似。小说重在描写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德国资产阶级的家族史,一开始,托马斯•曼只是打算写一个中篇小说,但是开笔不久,他就发现这是一个大题材,他必须动用自己家族的真实历史来结构一个四代人兴衰的鸿篇巨著,才能真正把故事讲清楚,把主题表达完全。小说潜在的主题是批判德国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将这个制度在19世纪演变成了高度垄断的资本主义的历史以家族史的方式呈现得一览无余。小说出版之后,托马斯•曼的家乡吕贝克市的一些居民就开始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影子,他们看了之后非常生气,认为托马斯•曼侵害了他们的隐私权,有人还公开出来抗议这部小说,认为他写的和现实太近了,连小说里面的街道、房子、农村和海边的实际地点,都可以和吕贝克市一一对上号。现在看来,这样的事情都很荒唐,因为小说里描写的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历史,实际上是人家托马斯•曼自己家族的历史的小说化,要说托马斯•曼影射和诋毁了别人,我看是托马斯•曼首先批判了自己的家族,应该是他自己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从坟墓里跳出来反对才是,别人还都是瞎忙活、瞎掺乎。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小说中,布登勃洛克一家四代人在寿命上是一代比一代短,在经商方面的能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是,要是说起艺术和文学的天赋与才能,却一代代地在迅速增强和提高,到了第四代,干脆在经济上成了破落户,但是却诞生了文学艺术家。这多少使我联想起曹雪芹来。曹家也是一个大家族,到他的祖父曹寅这一辈达到了颠峰,曹寅读书、写书、刻书,其文化修养和家庭财富非一般大官和大文人可比,但是,此后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到了曹雪芹这一辈,大家族彻底分崩离析,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了。悲愤出作家和诗人,因此才出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书。大家族一代代不断衰落,但是家族末端却能发新枝,出了文学艺术家,这表明了托马斯•曼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艺术和文学是要建立在金钱的废墟之上的,金钱、权力和文学艺术是完全对立的。可以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通过描绘19世纪中后期一个德国商人家族的衰落,演绎了一出资产阶级衰亡的挽歌——日渐没落的传统资本主义体系在土崩瓦解,而新兴的垄断资本主义在德国逐渐掌控了天下,最终导致了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金钱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都在特定的环境中扭曲和变形,并且被时代的风俗所侵袭。我觉得,1901年问世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欧洲传统现实主义所结出来的最新的果实,它的内部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准确生动,人物塑造有着传统现实主义的精确和典型化——故事、人物、环境、事件、经过、结果,都是精心刻画和详细叙述的,没有半点懈怠,是一部家史小说杰作。总体上说,这部小说的风格还是传统现实主义的,但是,托马斯•曼在这部小说中已经开始使用心理描写,用来丰富小说人物的心灵世界。这种手法在后来欧洲崛起的现代主义小说家那里,很快就成为了基本的写作手法和不断拓展的写作领域,以至于发展成了“意识流”这么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出来。
    托马斯•曼凭借《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出版确立了他文学天才的名声,也显示了托马斯•曼将作为德国最重要作家出现在文坛上。这部小说不仅在欧洲迅速地流行开来,发行量很快超过了100万,后来还影响了中国作家巴金,写出了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作品。
    深刻地体验自我
    托马斯•曼属于那种深刻体验自我的作家。在《布登勃洛克一家》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他又连续创作了中篇小说《托尼奥?克吕格尔》(1903)、三幕剧《菲奥仑察》(1906)、长篇讽刺小说《王爷殿下》(1909)和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1912)。其中几部小说的题材,分别涉及到艺术家、德国历史、情爱和同性恋。总体上看,这些作品都是以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的物质世界之间的冲突为主题的。托马斯•曼一直认为,艺术、文学和社会现实是对立的,社会现实扼杀艺术家和艺术本身,而艺术家和作家必须要突破藩篱,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他的上述几个中长篇小说,每一部小说都带有一定的自传性,都带有他深刻内省和体察自我灵魂的丰富和复杂性的印记。《托尼奥?克吕格尔》所描绘的是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故事,就是以他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为素材的,友谊和爱情是小说最主要的线索。小说将一个人在成长中和环境、家庭、社会的冲突逐一展现,使人看到了艺术家和外部世界的对抗,在写作手法上使用了一部分心理描写,使小说的内部空间有所扩大。长篇小说《王爷殿下》外型是一部历史讽刺小说,可是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精神状态的体现。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他刚结婚不久,娶的是慕尼黑大学一位数学教授的女儿卡佳,卡佳温柔贤淑,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这个时期的托马斯•曼沉浸在幸福之中,小说的调子也带有了温暖感和童话的色彩,讲述欧洲一个小国家的贵族想和美国百万富翁结亲,爱上了美国富人的独生女,由此展开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连串喜剧故事,是一部格调轻松愉快的历史讽刺小说,以近代德国宫廷中王族与外部社会的变化不适应,探讨了社会发展的道德问题。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是托马斯•曼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后人研究这部小说,总是看到了托马斯•曼自己的身影,认为他在写他隐秘的性问题。小说中的主角,干脆就是一个中年作家,他事业受挫,郁郁寡欢,来到了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在那里碰上了一个波兰裔贵族美少年,然后爱上了他,整天跟踪少年,在威尼斯到处漫游。小说中的这个中年作家,最终因为追求美少年而染上了当地的疫病死亡,具有着希腊神话原型和象征性的悲剧气氛。这部同性恋小说在问世八十年之后,还被拍成了电影。
    托马斯•曼1906年完成的三幕话剧《菲奥仑察》,只上演了两场就没有再演出了,因为它太适合阅读而不适合演出:华丽和冗长的台词,场景转换缓慢、有着大段的独白。很快,席卷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托马斯•曼发现自己的国家和生活都受到了这场战争的影响。对于“一战”,他和同是作家的哥哥海因里希?曼的态度完全不同,海因里希?曼发表了文章《论左拉》,激烈地谴责这场战争,而托马斯•曼则陷入了痛苦中,他发表了《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为德国参加战争辩护,和哥哥海因里希?曼针锋相对,兄弟俩的关系疏远了。在这场争执中,显然,他的哥哥的观点要更正确一些,对非正义战争的谴责更符合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的态度。一直到1922年,托马斯•曼发表了《论德意志共和国》的演说,拥护魏玛共和国,才和哥哥取得了和解。
    在我看来,是长篇小说《魔山》的出版才真正奠定了托马斯•曼在20世纪文学史中牢固的地位。1924年,这部意义深邃、情节复杂的小说出版了,引起了轰动。写这部小说也有一个缘由:1912年,托马斯•曼的妻子卡佳得了肺病,在瑞士达沃斯一家高山疗养院养病,托马斯•曼前往探望,也染上了疾病,不过,他得的是粘膜炎,在医院里疗养了半年。就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决心写一部浓缩当时欧洲主要思想的小说。一开始,托马斯•曼还打算写一个中篇小说,没有想到,一开笔,最终写成了一个大部头。小说翻译成中文有70万字,实在是一部巨著了。可能很多读者会从《魔山》这个书名上判断,这是一部神魔小说,是《西游记》,或者类似于《魔戒》三部曲那样的奇幻神魔小说,但是,《魔山》却是现实主义小说,是一部带有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思想深度的哲学小说。
    我们先从《魔山》表面的故事来看: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汉斯的德国青年,他来到了一座高山疗养院养病,本来想尽快出院的,但是却在这个疗养院里整整呆了七年,在这七年之间,汉斯接触了很多病人,这些人代表了当时欧洲各种思想和潮流,他们在汉斯身边形成了思想的激荡和人际关系的冲突。各种当时欧洲的思想都通过在这个疗养院里的病人们的活动、交往来表现的,这些思想的互相冲撞、交锋和辩论,使得年轻的汉斯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一座“魔山”上,这就是小说题目的由来。小说中呈现的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涉及到了20世纪初期,在欧洲流布的各种思想的潮流,这些思想涉及了民主和专制、法西斯和共和派、爱和恨、军国主义和保守派、生命与死亡等等重大主题,它们之间的交锋,也是“魔山”上上演的一场场好戏。在小说的结尾,青年汉斯在这些思想的激荡和影响下,最终下山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小说的结尾处,汉斯躲在战壕里继续思想,这一幕构成了深刻的讽刺——青年汉斯一直想有所作为,以为在“魔山”上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但是最后却死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里,被摧毁世界的力量所俘获。
    “魔山”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小说也可以说带有着一具“思想的骨骼”。“思想的骨骼”被人用来形容鲁迅的小说,我觉得拿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小说风格也非常恰当。“魔山”象征的就是当时欧洲的病态和混乱的思想。在那个高山疗养院里,有人道主义者、耶稣会教士、精神分析医生、法西斯分子、拥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这些人构成了欧洲当时复杂的精神状况。在小说的表现形式上,精神分析、内心独白、象征和梦境、心理描写等等,在这部小说中都很突出。可以说,托马斯•曼在《魔山》中把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技巧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和推进。
    在托马斯•曼写作《魔山》的同时,几位现代主义巨匠,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吴尔夫等人的改变文学流向的作品也都纷纷发表,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托马斯•曼对小说的形式和语言、精神和思想的表现方法,《魔山》因此带有了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小说开始爆发时期的一些特征。这也就是我把托马斯•曼放入到本书里的原因——在现代主义小说全面崛起的时刻,德语小说大师托马斯•曼以他的敏感的体验和宏阔的视野,以思想家的气魄,使自己的小说具有了完美宏大的结构、深刻的思想,并且对一个时代进行了深度精神分析和病理学诊断。
    在流亡的岁月里
    1929年,他因为《布登勃洛克一家》和《魔山》所取得的巨大文学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文学奖对于他自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在颁奖词中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人问十九世纪的文坛在起源于希腊的史诗、戏剧和抒情诗的旧形式之外创造了什么新形式,答案无疑是:现实主义小说。通过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对比,揭示出人类灵魂最深处的隐秘体验,以及通过强调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实主义用以往旧的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精确和完整的手法忠实地刻画了现实世界。现实主义小说总的说来都是用英文、法文和俄文创作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是足以填补这个空白的杰出德语作品。”
    但是欧洲的形势在迅速变化,1930年代,随着纳粹势力在希特勒的领导下逐渐得势,托马斯•曼感到德国正在受到法西斯主义的侵袭和俘获,同时,他本人因为反对纳粹思想,遭到了纳粹分子的威胁。1930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就表达了他对纳粹上台后可能将德国人民引入灾难的巨大忧虑。在小说中,主人公马里奥是一个咖啡馆的招待,他厌恶现实生活,最喜欢去看魔术表演。而魔术师西帕拉可以对观众进行催眠,当西帕拉催眠的时候,他可以对被他催眠的观众进行任意的摆布,最后,马里奥看穿了西帕拉的把戏,他清醒了过来,开枪打死了魔术师西帕拉。小说的这个故事显然有着明确的指向性,托马斯•曼通过这部小说发出了警告:德国人民要警惕那些对民众有催眠作用的政治骗子。小说发表之后,读者很容易地就将催眠魔术师西帕拉看成正在德国和意大利崛起的法西斯主义、纳粹党徒的首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因此,这部小说遭到了法西斯权力部门的查禁,在德国和意大利都不许印刷出版了。
    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的形势变得严峻了。托马斯•曼于1933年2月在去欧洲其他国家巡回演讲的途中,得知法西斯的恐怖活动很猖獗,如果他回到德国的话,也将遇到生命威胁。于是,他只好停留在瑞士,开始了流亡生活。他在流亡生活开始的两年中,他对纳粹势力还在观察,其批判态度并不非常激烈,而是采取了克制和观察的态度,同时,他继续勤奋写作,他的大部分作品在德国还能够出版。到1936年,托马斯•曼发表了公开信严厉批判德国纳粹政府,这年的11月,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授予他国籍,而德国纳粹政府随即取消了他的德国国籍。1941年,战事越来越紧张,他不得不离开了被战火完全席卷的欧洲,来到了新大陆美国,居住在加州。到这年的年底开始担任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德国文学顾问,并且还受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1944年正式加入了美国国籍。
    托马斯•曼在流亡期间,继续自己的写作,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不断地以文学的方式对欧洲的文明处境和现实境况发言。为了回应纳粹对犹太人的污蔑,在1933年到1943年的10年漂泊岁月中,他取材于《圣经》,写下了长篇小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加起来超过了100万字。四部系列小说分别是《雅各的故事》(1933)、《年轻的约瑟》(1934)、《约瑟在埃及》(1936)和《赡养者约瑟》(1943),以连续的画卷的形式,描绘了《圣经》中记载的犹太先人约瑟波澜壮阔和充满了善和爱、智慧和人道的一生,把传说中的犹太人约瑟人道主义化,谱写了一曲人能够最终以美德和善战胜罪恶的史诗篇章。他用这部小说从更高的层面,间接地批判纳粹,对犹太文化进行辩护。小说是对《圣经》中的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再理解,再叙述,既是人道主义的理解,也是文化学的理解,同时又是规模宏大、想象力丰富的文学作品。对于这个长篇小说系列,托马斯•曼自己说:“在这本书里,我从法西斯主义者那里把神话夺了过来,并且在语言的最后角落里都加以人道主义化——如果后世能在此找到什么值得重视的东西,那就是这一点。”当纳粹疯狂地丑化、妖魔化犹太人和犹太文化的时候,托马斯•曼则以这个篇幅巨大的四部曲,表达了他对犹太文化的由衷赞美。
    在写作《约瑟和他的兄弟们》系列小说的第三部和第四部之间的空挡,在1939年,托马斯•曼还出版了长篇小说《绿蒂在魏玛》。根据这部小说的题材,我猜测,一定是身在异国、出于对祖国文化和历史的向往和怀念,还有对伟大作家歌德的无限崇敬,他写出了这部带有传记色彩的长篇小说。《绿蒂在魏玛》的主人公就是德国文学大师歌德,以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塑造的绿蒂的原型为主角,写她1816年的一次魏玛共和国的旅行,以及和歌德的重逢:绿蒂在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诞生50年之后,已经是一个老祖母了。一天,她来到了小城市魏玛,在当地立即引起了轰动,因为少年歌德曾经爱过她,但是她因为已经订婚而拒绝了歌德的爱情,少年歌德为她自杀未遂。这一次,他们最终见面了,但是,一个是白发老太太,另外一个是枢密大臣和文化巨匠,他们的见面是拘谨和有距离的,彼此都还有些拘束,因为岁月已经使他们每个人都面目全非了。小说其中的一个章节,是歌德本人的内心独白,反映了歌德复杂和矛盾的内心世界,堪称是小说中画龙点睛的部分;而小说的最后一章,则是绿蒂幻想中在马车里和歌德的一场对话,将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将两个人跨越了时间长河之后体验到的人生的沧桑表现了出来。小说还隐含了对德意志文化在纳粹统治时期将遭到毁坏的忧虑。这部小说也显示了即使在流亡岁月里,托马斯•曼也一直在牵挂祖国,对德国文化的岌岌可危感到担心。通过这部长篇小说,托马斯•曼不仅实现了自己向歌德致敬的愿望,自诩为歌德文化精神的继承人的他,还准确地描绘出歌德老年的精神状态,包括歌德的过人之处和庸常的一面,是他的作品中很独特的一部。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不断遭遇失败,开始呈现颓势,德国文化界的一些头面人物非常希望托马斯•曼能够尽快从美国归来,但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托马斯•曼无意立即回到祖国,他说,他“害怕石头废墟和人性的废墟”。他的这个决绝的态度使得对他抱有期盼的德国文化界的人士感觉受到了伤害,他们恼怒了,对他的攻击甚嚣尘上。同时,他和德国作家展开了一场关于“内心流亡”和在国外流亡的争论:在纳粹横行时期一个选择了隐居、沉默和不合作态度的德国作家,在报刊发表文章对托马斯•曼展开了批判,认为他的流亡对于祖国文化来说,是懦弱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还不如他们在德国选择的不与纳粹合作的“内心流亡”。托马斯•曼立即写文章回击这种说法,旗帜鲜明地批判“内心流亡”者的犬儒主义态度。在战后欧洲一片废墟、百废待兴的特殊时刻,他和德国国内文化界一些人士的论战,使他是否有被伤害感?是否使他感到了自己的祖国仍旧有敌视他的情绪和势力存在?我想,一定是有的。因此,1952年托马斯•曼离开了美国返回欧洲,没有选择在德国居住,而是一直居住在临近德国的瑞士苏黎世,就表露着某种微妙的心态。也许,和祖国拉开一点距离,可能对她看得更清楚一些。
    寻找精神的故乡
    但是,知识分子必然要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必然要为寻找这个故乡而毕生求索。1947年,71岁的托马斯•曼出版了他晚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这也是他一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音乐家,他和魔鬼订立了合约,要为魔鬼写出很多音乐,但是,随着他和魔鬼的合作逐渐加深,这个音乐家的灵魂最终为魔鬼所占据,导致了音乐家的痴呆和疯傻。我想,可能是国内的“内心流亡”派对他的攻击使他深感受伤,他以这部小说做了一个回答。
    《浮士德博士》这部小说深入分析了和纳粹法西斯合作的艺术家,最终导致灵魂毁灭的处境,间接地回答了国内对他流亡在外的批判。小说中也呈现了托马斯•曼自己的精神痛苦和复杂性,呈现出批判自我和拷问他人的双重特点:在小说中,音乐家也是他自身灵魂的一个化身,托马斯•曼继续他不断进行自我体验的长处,将自我放到不断拷问的境地里,描绘了在特定时代里艺术家的整体悲剧,和国家悲剧、民族悲剧之间的关系;小说也是托马斯•曼为很多在纳粹统治德国时期和纳粹合作的德国文化人所做的一个精神分析。小说具有丰富的象征含义,采用的是传记的形式,以音乐家的生平作为线索,描绘了这个音乐家从1885到1940年之间的全部经历,是托马斯•曼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德国文化和社会状况、精神境遇的分析。在小说中有一种忏悔的情绪,可以看作托马斯•曼代表德国艺术家和德国民族所做的一次精神的忏悔,因为,在“二战”中,整个德意志民族和小说中的音乐家一样,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纳粹这个魔鬼,最终导致了全欧洲乃至世界面临毁灭的命运。
    在我看来,《浮士德博士》和《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绿蒂在魏玛》一起,构成了托马斯•曼一生中最耀眼的、山峦般起伏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系列,使他因此成为20世纪的文学巨人。
    托马斯•曼进入老年之后创作力并不见衰减,1951年,他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被挑选的人》。这部小说取材于历史传奇史诗,描绘了教皇格里高里的一生。格里高里曾经是一个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的年轻人,他浑浑噩噩,到处漂泊,等到后来和自己的生母结婚,发现了实情之后,感到罪孽深重,受到了天谴,于是,他逃到了荒野去赎罪,通过不断的苦修,最后当上了罗马教皇。读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托马斯•曼之所以塑造教皇格里高里的形象,是因为他希望世界原谅“二战”中德国所犯下的罪行、希望世界宽大德国民族。不过,我感觉,这部小说更像是对欧洲传奇罗曼司的改写,有些偏离了托马斯•曼晚年所牢牢抓住的对德意志民族文化进行批判和再建设的主线,显示了他晚年的一些思想游离。
    在托马斯•曼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954年,他出版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小说实际上没有最终完成,出版的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卷。这部小说带有欧洲流浪汉小说的风格,描绘了骗子克鲁尔招摇撞骗的伎俩和游戏人生的哲学。最终,骗子克鲁尔身败名裂,被关进了监狱。这部小说也是对19世纪流行欧洲的“教育小说”的戏仿,总体看,并不算是一部精品。
    “二战”结束之后的那几年,在回不回欧洲的问题上,托马斯•曼一直很犹豫。他曾经几次回到欧洲,做了短暂的停留,都没有下定决心回去。但因为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的兴起,美国开始搞白色恐怖,在文化界抓捕共产党人,搞得气氛很紧张,于是托马斯•曼于1952年以美国公民的身份返回了欧洲,由于内心里对德国的疏离感,他住在了瑞士,1955年在苏黎世以80岁的高龄病逝。
    需要提及的是,托马斯•曼的哥哥和大儿子都是作家:他的哥哥海因里希?曼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德国作家,出版过《垃圾教授》、《臣仆》等19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55篇,还有11个戏剧剧本和大量的文论和散文作品。他们兄弟俩一同彪炳德国文坛几十年,辉耀20世纪德国文学史,成为德国文学的双子星,一时传为佳话。但是在德语文学史上,海因里希?曼的地位不如他弟弟托马斯•曼重要,就在于托马斯•曼属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家。托马斯•曼的长子克劳斯?曼也是一位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悲怆交响曲》、《靡菲斯特》和《火山》等,1949年43岁就去世了,十分可惜。
    托马斯•曼属于20世纪德语小说家中的佼佼者。我们在描述20世纪小说发展史的时候,很难绕开他,即使拿现代主义的有色眼镜来看他,最终,我发现他也没有令人失望:他以自己对德意志文明深邃的凝视、眷恋和批判,跟上了时代迅速变革的步伐。在托马斯•曼长达60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始终围绕着德国的现实境况进行写作,他是一个欧洲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折期的作家,但是,他正好站在转折点和制高点上。在文学技法上,他调和了现代主义中心理分析、精神分析的一些手法,同时,他的长处主要在于善用自我的深刻体验来表达思想,能够熟练地运用内心独白和精神分析的技法,运用心理描写和蒙太奇手法来拓展自己小说技术上的空间。同时,他的作品尤其是十多部长篇小说在结构上都很宏大严谨,像欧洲那些坚固庄严的教堂一样,内部充满了严密的秩序和向某种稳定的东西上升和致敬的精神。
    托马斯•曼是典型的不断呼唤和追寻欧洲精神文化家园的作家,他的精神故乡就是德意志和西方文明,因为他把欧洲看成是一个文化母体。在体验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感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要做一个时代的观察者、批判者和记录者,以自己的精神内省和良心拷问,来回答德意志民族和西方文明的迷失和沦丧。他始终推崇艺术家、作家这些精神工作者的作用,认为艺术家和作家是平衡这个物质世界与金钱和资本世界的力量,是人类还没有丧失生存价值的一个尺度。因此,在整个20世纪里,他都可以算是以思想家来闻名的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赋予了他的文学作品以深长的意味。托马斯•曼以自己的体验,表达了他对人类充满了希望的价值观,他也赋予了不断被战争毁灭的欧洲文学以再生的力量。
    托马斯•曼以歌德和托尔斯泰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努力在20世纪分崩离析的境况中,追求完美和宏伟的文学构造。可以说,托马斯•曼实现了他的目标,虽然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他而最终改变。
    阅读书目:
    《布登勃洛克一家》,傅惟慈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魔山》,杨武能等翻译,漓江出版社1998年1月版
    《绿蒂在魏玛》,侯浚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5月版
    《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君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5月版
    《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全编》,吴裕康等译,漓江出版社2002年5月版
    《托马斯•曼》,克?施勒特尔著,雪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版
    《我的父亲托马斯•曼》,艾丽卡?曼著,潘海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2月版
    原载:《西湖》2010年第0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