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施林克:不能承受的历史之重 新作《周末》中文版推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余扬 参加讨论
1
    在回忆早年阅读经历的文章中,作家毕飞宇谈到《朗读者》时,曾感叹道:如果小说仅仅是故事推进得漂亮,它充其量也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读物,永远也上升不到伟大的高度。随着阅读的深入,尤其是到了第二章,小说的另一个核心出现了,那就是尊严。我愿意把它理解成一部关于尊严的书。和毕飞宇一样,国内很多读者正是通过旧译为《生死朗读》的这部小说走近作者——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兼法官本哈德·施林克。
    《朗读者》看似讲述又一个有关性爱和罪恶的畸情故事,在其性爱和罪恶的表皮下,呈现的却是另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我不想把纠缠进施害者罪责的问题表现为仅仅是不同代人的问题,更不想表现为家庭内部的冲突……我想要揭示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问题。”就像有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小说通过米夏对汉娜既恨又爱的复杂情感的描写,艺术地再现了德国战后第二代人反思历史问题时徘徊于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展现出他们成长过程中所背负的历史十字架,以及他们审视父辈罪恶的独特视角。
    作品发表后引起的轰动是施林克始料未及的。小说自1995年出版以后,迄今已被翻译成25种文字,仅英语本的销量就近200万册,是战后继《香水》后卖得最好的德国小说。它是有史以来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在德国甚至成为中学讨论的话题,在美国,《朗读者》入选著名的“欧普拉读书秀”后,很快风靡北美,并形成全世界范围内的阅读话题。小说还在2008年被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搬上荧屏,一举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奖。
    2
    接受媒体采访时,施林克曾一再强调:《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书。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的关于罪责的书,它关注的是道德、悬念和矛盾冲突。此言不虚,历史、罪孽的历史与个体、个人的责任,是施林克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而这个主题,始终是紧扣对二战及二战给德国带来的无法抹去的民族伤痛的反思而展开的。与《朗读者》一样,他随后的小说《回归》和《周末》都是这种反思的结果。
    《回归》有着类似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结构,其传达的意识显然是现代的。
    二战遗腹子德鲍尔幼年时偶然读到一部小说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成年后,对小说念念不忘的德鲍尔根据书中留下的线索,开始寻找小说的作者。种种线索指向一个在二战期间身份多变、战后不知去向的纳粹理论家。在儿子的追问下,德鲍尔的母亲终于揭开埋藏了数十年的身世之谜。当年的纳粹理论家此时已摇身一变,在美国成为名牌大学政治学权威教授德堡,并将当年的纳粹理论改头换面,变相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德鲍尔以译者和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德堡身边,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诚如《回归》所展现的那样,施林克小说严肃的主题之外,通常包裹着一层通俗的外衣。他笔下的故事往往有着某一个隐隐的神秘的开始,随着情节一步步扑朔迷离地发展,主人公均不由自主地纠缠进一团剪不断理还乱,摸不到头绪的纷繁之中。这种纠缠不仅表现在故事结构的层面上,也贯穿在它的思想内容里。通过这种纠缠,作家让世界呈现出它真实而复杂的面目。
    他近年的新作《周末》同样如此。经历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后,约尔克被总统赦免释放。为庆祝他重获自由,姐姐克里斯蒂安娜在柏林郊区的房子组织了一个周末聚会,邀请约尔克的朋友参加。克里斯蒂安娜希望这是帮弟弟开始新生活的好机会,不过,对于参加聚会的人来说,心情复杂,往昔不堪回首。约尔克曾经是德国红军派成员,这个深受极左思潮影响、发端于西德六八年学潮的团体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成暴力恐怖组织,在七八十年代制造了多起震惊世界的绑架、谋杀事件,约尔克正是这些恐怖事件的参与者。与约尔克的相聚,把似乎已远去的种种选择、评判又摆在了大家面前。很显然,施林克面对处于特殊历史情境下的人物,并不流于简单的谴责。基于对法律和众多个案的深入了解,对人性、人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基于特有的穿透性目光和表现内心深处的才能,他总是极力抗拒任何简单的道德指控,对无所顾忌和理所当然的评判发出置疑。他显然不满于社会评判的某种僵硬和局限性,试图跨越不容“混淆是非”的法,故而借助文学细腻的、渗透的表现性,去冲破非即非的冰冷逻辑,去实现他作为法学家所无法实现的内心要求。诚如他自己所说的: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下一代于这罪恶的阴影之中——这一切当然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主题。
    3
    有评论认为,施林克的成功与其说归结于他是君特·格拉斯那样超凡的“语言大师”,毋宁说他具有卓越的“跨越”之才。在今天日益多元化的世界,“跨越”的趋势全面渗透,交叉、融合的素质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职业法学家施林克身上正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现代品质。他既著法学论文,亦写侦探文学,亦作长短篇小说,在其法学的思考中透出浓浓的人性关注,在其文学创作中融进了对司法入微的反思。他的小说体现着一种难得的素质:一个善于观察、了解众多案例的法官对生活的贴近,一个严谨的法学教授强烈明晰的思辨。
    然而,从更开阔的角度看,施林克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还在于其植根于德国民族反思的大环境,并对此加以革新。当下,在德国国内,不少年轻人对第三帝国的旧题材的反思作品不再感到兴趣;而另一方面大部分战争的亲历者正在老去,人们为反思文化的走向感到忧心。在这种的状况下,反思文学必然走向新的发展和变化。
    处在生活和成长环境迥异的老少两代之间,施林克不仅成功地将前辈的基本题材即对第三帝国的反思引向深入,而且深谙新一代的非政治素材,比如无处不在的情感缺憾和茫然迷乱。而在风格上,他和年轻作家一起将德国小说从“不好看”的成见中解脱出来,在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当然,追求好读并不意味着放弃写作责任。“不仅要写作,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承担某些使命,它们不是我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而是摆在我面前、我必须面对的任务,对人、事和所做的决定负责,这丰富了我的生活和写作。”施林克如是说。
    原载:《文学报》2011年04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