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西尔克·朔伊尔曼《行为上海》:一场悲哀的行为艺术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晓晨 参加讨论

    “那些站着的女孩脚踩高跟鞋,人们看不到她们的脚,只能看到她们像芭蕾舞者一样缠着丝带的小腿。有些女孩的假发一直长到丝带那儿,假发盖住了她们的胸部,使她们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这正是德国女作家西尔克·朔伊尔曼的最新小说《行为上海》中的一幕。如意大利行为艺术家瓦妮莎·比克罗夫特的作品一般,一个个裸体的女孩儿成为女艺术家玛戈特行为表现艺术的一部分。而在玛戈特作品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悲哀的故事。
    这并不是西尔克·朔伊尔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07年她的小说《犬狼共处的时刻》出版并凭此获得德国格林梅尔斯豪森文学促进奖,德国文学批评家乌尔里希·格莱那在《时代周刊》上发表评论,认为西尔克凭借此作品可跻身优秀的年轻作家之列。2001年,西尔克·朔伊尔曼凭借抒情诗集《海鸥二重唱的日子》进入文坛并先后出版多部诗集与短篇小说集,曾获得过德国雷昂那·雷纳奖,赫尔曼·黑塞文学促进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及奖学金。《行为上海》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她将艺术作为文学创作主题的第一次尝试。该书今年2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德国文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报道和评论出现在各大媒体刊物上。德国文学评论家于尔克·马格瑙在《南德意志报》上发表评论,认为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艺术小说,揭露了艺术光鲜外表下的阴暗面。但他同时指出,文章选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并大量出现主人公对记忆的描述使故事的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部作品围绕两位女性——玛戈特和路易莎展开。玛戈特作为形体行为艺术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路易莎则是玛戈特的艺术助理,刚刚进入艺术界并将玛戈特这个行业中的偶像人物视为自己未来的愿景。在收到一封来自某个中国画廊的邀请信后,玛戈特决定在上海举办一场行为艺术展,这一决定令路易莎感到诧异,因为中国的艺术市场现在已经不再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而且发出邀请的画廊的知名度也与玛戈特的身份不相符。到了上海后路易莎才渐渐发觉,这次上海之行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而画廊主人也与玛戈特此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系列令人费解的事件之后,一个残疾女孩儿的出现解释了一切——她是玛戈特年轻时在美国与一个已婚中国人生下的女儿,也是画廊老板的朋友。然而这次寻亲之旅并没有因为骨肉相见而圆满结束,玛戈特在尝试接受女儿后却决定为了事业而放弃亲情,这一决定让这次寻亲之旅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悲剧,而悲剧的种子其实早在上海之行前就已经埋下了。
    《行为上海》的故事以路易莎的口吻叙述,作为诗人的西尔克延续了她细腻简洁的语言风格,生动地描述了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发生的故事。西尔克成功地塑造了行为艺术家玛戈特这个现代女性形象,她在年轻时为了追求艺术事业的发展而抛弃了女儿,女儿由父亲抚养成人。当她事业有成,决定回头来寻回这段亲情时,女儿并没有怨恨她,而阻止她们在一起的,仍然是玛戈特对于事业的执著。作为艺术家,玛戈特需要一个完全独立的自我,而作为母亲,她不得不放弃这种独立性。在艺术与伦理面前,玛戈特选择了前者,这事实上也成为了一切悲剧的源头。艺术光鲜的外衣之下却隐藏着人类基本道德的沦陷。事业还是家庭?这也是许多现代女性面临的两难抉择。
    这部作品也可以被视为一位现代女性的成长小说。路易莎一开始无比崇拜玛戈特,将自己视为她“永远的助理”,她尽心尽力地协助玛戈特在世界各地举办艺术展,几乎失去自我。但在上海,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特别是目睹了玛戈特在事业和女儿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并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路易莎意识到自己原来一直都和许多人一样,认同艺术居于传统的道德之上,认同这种“良知的丧失”。她明白:“如铁锈一样,艺术让许多东西变得明显,并可以感受到,但却不能够代替生活本身。”于是,她最终选择了离开,重新开始自己“真正的生活”。
    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于西尔克2008年在上海的一段生活,那时她作为客座作家在上海居住了两个月。在上海双年展上,她与许多中国艺术家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众多画廊与艺术工作室,这一切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她对中国现代艺术状况以及作品的描写可谓不惜笔墨:杨志超的《种草》、中国先锋派艺术的代表人物王鹏以及中国现代艺术市场中的投机买卖都在作品中有所提及。由此可看出西尔克在了解中国艺术状况方面下足了功夫,也使得这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中国现代艺术的浮世绘。西尔克也以西方人的视角描绘出她眼中的上海以及中国社会,正如她在接受一次采访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集旅行纪实、异域小说与艺术小说为一体的作品。
    《行为上海》在讲述了一个悲剧的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究竟谁该为这个悲剧负责?是玛戈特,还是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被物质化了的艺术界?是否连艺术也不免被物质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如玛戈特一般受之奴役,不仅丧失了人类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也造就了家庭的悲剧?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或许正如西尔克所说:“问题本身往往比答案更有价值。”
    原载:《文艺报》2011年04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