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在《红楼梦》里是个异数,既孤芳自赏又自伤自怜,这样复杂的性格却完美地统一于一身,所谓“性格即命运”,这在林黛玉身上格外适合。林黛玉初进贾府,曾经告诫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但后来黛玉在贾府并没有谨言慎行,还常常因为心直口快于无形中为自己树敌,以至于我们现在提到“林黛玉”三字,就会想到一个孤芳自赏、目无下尘的泪美人。有人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那么这部伟大作品的女主角怎会有如此前后矛盾的行为呢? 家庭教育和早年的生活环境与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是侯门后裔,但到他这一辈时已降落到一个扬州的盐政官,林家支庶不盛,人丁衰落,视黛玉如掌上明珠。黛玉自幼体弱,加上母亲的早逝,童年生活蒙上一层忧郁孤独的色彩,也养成了她敏感多虑的性格。被迫寄人篱下的黛玉初进贾府之时,正是她人生最苦闷的时期。当她母亲还在世之时就曾说过她这个外祖母家的不同凡响,黛玉初次接触的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显奢华,何况是亲至其家?还有那从未谋面的外祖母和一众亲戚会以何种面目来迎接远方来客,也让黛玉内心忐忑不安。 黛玉初入贾府,痛惜女儿贾敏早逝的贾母对黛玉这个唯一的外孙女是万般怜惜,饮食起居殷殷垂问,给失去母爱的黛玉以极大的安慰;贾府女儿众多,俱是品貌皆佳、温柔可亲,与黛玉诗词唱和、相处甚洽,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亦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戒备之心逐渐放松的黛玉在大观园这块“世外桃源”里渐渐找到了家的感觉,恢复了她的本性,属于贵族小姐的那份特有的孤高感便日渐显露。作者曹雪芹对人性洞若观火,看似冲突的前后描写却正体现了他对生活、对人性的细致观察。 有的学者曾说:黛玉虽有锋芒,但内心是明澈的,这大概也是深懂黛玉的宝玉自始至终都无条件地包容她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林黛玉在什么情况发她的大小姐脾气?初进贾府,宝黛相处和谐,那时也未见她忧愁、烦怨、使小性子,不想忽然来了一个家世丰厚、佩戴金锁的薛宝钗,且容貌丰美行为、豁达,未几,又来了一个把“二哥哥”喊成“爱哥哥”的史湘云,于是黛玉的猜疑、口角、忐忑、忧郁、愁苦,也就应运而生了。以至于黛玉愁肠百结、泪光点点。但作为封建大家庭里的一位寄人篱下的贵族小姐,虽有满腔心事却无人为她主张,正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林黛玉《咏菊》)。在这种情况下生性孤僻的林黛玉不可能选择一条充满阳光而健康的爱情道路,她用误解、猜忌、泪水折磨着心上人宝玉的同时也在折磨着自己,也给旁人留下了她尚气任性、无理取闹的印象。以至于她嫡亲的外祖母在外客刘姥姥面前拿她和薛宝钗比较时说:“若赌机灵劲也不差什么,若论起做人来就差远了。” 与宝玉相处尚且如此,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与奴役们相处之时,更不懂隐藏或者她也从未想过去隐藏什么,自卑亦自负的她更是时时刻刻要悍卫自己的尊严,面对同是被压迫、被损害的贾府丫头们,黛玉并没有设身处地为她们设想,她表现更多的是傲慢和尖刻,以至于就连小丫头们也不喜欢她,到最后,大概只有疼爱她的贾母和宝玉还能对她有所包容吧。 一位日本的心理学大师说过:“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想运势好,他的性格首先要好。不能总是让别人不舒服,这样做人就缺少亲和力,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无怪《论语》推荐人们每日“三省吾身。” 人是一条鱼,社会是一缸水,如果我们是一条热带鱼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降自己的体温并不能指望水来升温。生存是在有一定的素质后来适应社会的。所谓个性就是不能屈服于一种道理,一个有目标的人在坚持内心准则的情况下还要学会忍耐甚至是忍辱,黛玉就是不懂这一道理,因而在那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残酷环境中被判决出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机遇,如果你喜欢你的性格,那么,你无权拒绝你的机遇。”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最光辉的女性形象,他怀着无限哀怜、无限沉痛的深情,以赞美诗的笔触塑造了她,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人生理想的一种热烈的、执着的追求,也表达了对这种追求必然要失败的一种深沉的理解,这或许就是他塑造黛玉这一独特形象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玉乃球等编.红楼梦诗词鉴赏[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2]周汝昌著.红楼十二层[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 [3]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唐小晶 安徽省桐城师范学校 231400) 原载:《现代语文》2009/05 原载:《现代语文》2009/0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