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逗红轩 参加讨论

    一、大观园即中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回由香菱“吟月诗”之“缘何不使永团圆”,引出清朝之大一统。第四十八回之“石呆子”即“诗呆子”即香菱,香菱代表末世之明朝;贾雨村、贾赦、贾琏等谋夺“石呆子”之“二十把旧扇子”,即指清朝取朱明而代之,一统中国。又由第四十八回香菱之“入园”,引出本回邢岫烟、李纹、李绮、薛宝琴、史湘云之“入园”。香菱之“入园”代指清朝消灭南明;邢岫烟、李纹、李绮、薛宝琴、史湘云之“入园”,则代指清朝在消灭南明后康熙帝削平三藩、统一台湾、平定蒙古;薛宝琴代表台湾郑氏集团,李婶、李纹、李绮代表清初三藩,史湘云、邢夫人之兄嫂、邢岫烟代表蒙古。贾母道:“怪道昨日晚上灯花爆了又爆,结了又结,原来应到今日。”
    “原来邢夫人之兄嫂带了女儿岫烟进京来投邢夫人的,可巧凤姐之兄王仁也正进京,两亲家一处打帮来了。走至半路泊船时,正遇见李纨之寡婶带着两个女儿──大名李纹,次名李绮──也上京。大家叙起来又是亲戚,因此三家一路同行。后有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所以今日会齐了来访投各人亲戚。”
    《红楼梦》中的“邢氏家族”代表蒙古族,邢夫人代表漠南蒙古,“邢夫人之兄嫂”代表漠北和漠西蒙古,邢岫烟则代表处于蒙古族统治下的西藏地区。(详见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第五十七回之“邢岫烟”、第七十五回之“邢德全”)。
    明末清初之蒙古简介:
    (1)漠南蒙古:天聪九年(崇祯八年1635),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率部降金,献上传国玉玺,广阔的漠南蒙古尽归后金。崇德元年(崇祯九年1636),漠南蒙古16部49位王公贵族集会盛京,共推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康熙十四年(1675),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亲王发动叛乱,康熙帝派军平定。
    (2)漠北蒙古:即喀尔喀蒙古。天聪九年(崇祯八年1635),漠北蒙古喀尔喀三部致书与后金通好。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1638),喀尔喀三部遣使求贡,皇太极令其岁进“九白”(白驼一,白马八,谓“九白之贡”),漠北蒙古与清建立臣属关系。顺治十二年(1655),清朝赐盟宗人府,并在喀尔喀设八“札萨克”(官名,蒙古语“执政官”之意),分左右翼。康熙三十年(1691),康熙帝率部与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各部王公会盟于多伦诺尔,宣布漠北蒙古实行旗制,漠北蒙古正式隶属于清朝。
    (3)漠西蒙古:即厄鲁特蒙古。崇德二年(崇祯十年1637),漠西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占据青海后,遣使至盛京觐见清太宗皇太极,纳贡通好。其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之弟墨尔根岱青遣使见清太宗,“表贡马匹”。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1641),“以墨尔根岱青使臣诺垒,送拜山至。赐诺垒及其从役银两有差。”顺治三年(1646),以顾实汗为首的厄鲁特各部首领向清朝奉表贡,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及其弟墨尔根岱青等人“附名以达”。《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巴图鲁(巴图尔浑)台吉(蒙古王公的爵位名号)于顺治七年曾遣使入贡,其子僧格(噶尔丹异母兄)继之。”康熙十年(1671),噶尔丹掌握了准噶尔部统治权,先对漠西蒙古各部进行掠夺和兼并,后侵入漠北蒙古,又以追击漠北蒙古部落为名进入漠南蒙古,进抵距北京只有700里的乌兰布通,构成了对清朝和中原地区的巨大威胁。康熙帝决定亲征噶尔丹,康熙二十九年(1690)“乌兰布通之战”,大败噶尔丹。康熙三十五年(1696)“昭莫多之役”,歼灭噶尔丹主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众叛亲离,走死于阿察阿穆塔台。噶尔丹败亡后,清朝又经过数十年的安抚与平叛,才真正统一了新疆。
    (4)西藏地区: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1641),漠西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兵临拉萨,开始统治西藏。顺治九年(1653),顾实汗派达赖五世到北京,清廷册封达赖五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次年,清廷册封顾实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后来,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攻占西藏。康熙五十九年(1720),康熙帝又派兵远征西藏,驱逐了策妄阿那布坦,护送达赖喇嘛六世进藏。以后,清政府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红楼梦》中的“李氏家族”代表率部降清(金)之明朝将领,主要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等。“李纨之寡婶”代指孔有德之婿广西将军孙延龄,“李纹”代指耿仲明之孙靖南王耿精忠,“李绮”代指平南王尚可喜及其子尚之信,为后文之“尤氏家族”埋下伏笔,“尤氏姐妹”代指清初之“三藩”。(详见第六十三回至第六十九回之“尤氏家族”) 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爆发,康熙二十年(1681)被平定。
    “薛宝琴”代表南明郑氏集团,主要指郑成功、郑经、郑克塽祖孙三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台湾归于一统。
    “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脂砚道:“宝琴许配梅门,于叙事内先逗一笔,后方不突。实此等法脉,识者着眼。”“梅”生长于南方,借以代指南方;“梅门”代指南明。所谓“薛宝琴许配梅门”,指郑氏家族自郑成功起即奉南明为正朔。
    “果然王夫人已认了宝琴作干女儿,贾母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
    “王夫人认宝琴作干女儿”,指郑克塽降清后被封为正黄旗海澄公,《清史稿》:“上授克塽公爵,隶汉军正黄旗。”意谓汉军旗只是清朝的“干女儿”, 满洲八旗才是“亲女儿”。“(宝琴)跟着贾母一处安寝”,则指郑克塽降清后遭到清廷的软禁。清廷不许郑克塽回福建居住,将其与家人软禁在北京朝阳门外的一条胡同里,而这里正是其曾祖父郑芝龙当年被软禁之处。
    “凤姐之兄王仁(‘忘仁’)”和“薛蟠之从弟薛蝌”,都代表清朝。在香菱所代表之南明“入园”后,王仁和薛蝌又携邢岫烟、李氏姐妹和薛宝琴进京“入园”,即指清朝平三藩、收台湾、定蒙古,实现了清朝之大一统。
    “当下安插既定,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家眷去上任。贾母因舍不得湘云,便留下他了,接到家中,原要命凤姐儿另设一处与他住。史湘云执意不肯,只要与宝钗一处住,因此就罢了。”脂砚道:“史鼐未必左迁,但欲湘云赴社,故作此一折耳,莫被他混过。”
    史湘云代表蒙古族,主要代指漠南蒙古。“史湘云执意不肯,只要与宝钗一处住”,意指史湘云代表已并入清朝之蒙古族各部。
    “此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
    脂砚道:“此时大观园数行收拾,是大手笔。”又道:“此回系大观园集十二正钗之文。”宝玉即传国玺,代表朱明皇权。此时之大观园,围着宝玉打转的已是新“十二金钗”,为后文之“明史”扩展了范围,即扩展到了整个中国(明末清初之中国)。从本回开始,《红楼梦》主要记述的是清朝灭南明、平三藩、收台湾、定蒙古的历史。
    二、“芦雪广”即南明
    《红楼梦》中的“雪”代指清朝,即薛宝钗之“薛”。又下雪珠子了,贾母送给薛宝琴一领金翠辉煌的斗篷,叫“凫靥裘”。史湘云道:“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凫(fú)”,水鸟,俗称“野鸭”;“靥(yè)”,面颊上的微涡。薛宝琴代指郑氏集团,郑氏集团以水师为主。所谓“凫靥裘”即代指水师(“野鸭子”),是郑氏集团之防雪用具,即抗清实力。(宝玉之“雀金裘”则代指防御后金之明军。见第五十二回“病补雀金裘”)
    湘云对宝琴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
    史湘云之所谓“要害咱们的”“那屋里人”,指赵姨娘等,代指挟持永历帝之大西军孙可望。史湘云代表清朝(满蒙),这里实际上是清廷在劝诱薛宝琴所代表的郑氏集团不要尊奉永历朝廷。
    史湘云又说贾母疼宝琴会让黛玉真恼,脂砚道:“是不知黛玉病中相谈送燕窝之事也。”所谓“病中相谈送燕窝”,指第四十五回清军进攻永历朝廷。其时南明主要的抗清力量是西南大西军和东南郑氏集团,所以林黛玉“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林黛玉代表明朝。
    “他两个(宝钗黛玉)素日不是这样的好,今看来竟更比他人好十倍。”宝琴又“与黛玉亲敬异常,宝玉看着只是暗暗的纳罕。”于是宝玉借《西厢记》《闹简》上之“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句,向黛玉询问缘由。“孟光接了梁鸿案”:典出“举案齐眉”,本指孟光为梁鸿举案,《西厢记》反用此典,借以调侃莺莺主动约张生。这里则借以指林黛玉主动和宝钗宝琴姐妹亲近。
    “(黛玉)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了宝玉。”所谓“说错了酒令”,指第四十回黛玉说了《牡丹亭》《西厢记》上的两句唱词,其时在南明隆武政权时期;第四十二回宝钗则借此“审”黛玉,其时在永历帝亡命缅甸,郑成功移师台湾之后。所谓“送燕窝”则指第四十五回清军将永历帝“送”入了缅甸。(详解见相关各回)这里借以点明时代背景,即清军南下征伐南明之时。
    宝玉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小孩儿口没遮拦”也是《西厢记》中的唱词,这里指第四十回黛玉说错酒令。
    黛玉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
    “泪”代指降清汉人,林黛玉的眼泪变少,意谓明朝已没有多少可降之人,意指朱明即将灭亡。
    《红楼梦》中的“芦雪”则代指南明。
    第三十七回探春在贾政于八月二十日离京后,倡议“起诗社”,她在给宝玉的“花笺”中道:“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所谓“棹雪”之“雪”即指“芦雪”,即芦花。其时代背景在北京朱明灭亡之后,探春“起诗社”即指南明建立。第三十八回宝钗之“忆菊”诗中,也有“蓼红苇白断肠时”句,“苇白”即指芦花飘雪。“芦雪”代指秋,“秋”指北京朱明灭亡后之明朝。
    “原来这芦雪广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
    “芦雪广”之“广(yǎn)”,指依山崖建造的房屋;“广”和“廣”本为不同义的两个字,现“广”是“廣”的简化字。
    本回处于风雪交加中的“芦雪广”,则指清军南下征伐之南明。“莲枯藕败”之“藕香榭”指南明之亡(见第三十八回“菊花诗”),故谓“芦雪广”有“去径”连着“藕香榭”之“竹桥”。
    第五十回之“芦雪广争联即景诗”,则写清军南下征伐南明的过程。所以在作诗之前先吃“鹿肉”。探春雅号“蕉下客”,代表南明,而“蕉下客”即鹿(见第三十七回“蕉叶覆鹿”)。所谓“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即指清朝与南明逐鹿天下。“鹿”代指天下,这里代指朱明。
    林黛玉之“小骚达子”点出史湘云代表蒙古族,这里代表清朝(满蒙),主要代指入关南下之清军,所以湘云“算计”着朱明之“鹿肉”。湘云解释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林黛玉代表明朝,黛玉则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脂砚道:“大约此话不独黛玉,观书者亦如此。”湘云反驳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薛宝钗代表清朝,宝钗道:“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掏了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揌上些,以完此劫。”
    欲知端的,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