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逗红轩 参加讨论

    一、妙玉即宋朝之“玉角”
    本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第一次正式出场。妙玉即宋恭帝,代指宋朝。(详见第五回妙玉之“判词”和“红楼梦曲”之“世难容”,第十七回之“妙玉”)
    宋恭帝于至元十三年(1276)三月降元,五月至大都,封瀛国公。十九年(1282)十二月,迁上都。二十五年(1288)十二月,被遣至吐蕃习学佛法。长期住于西藏萨迦大寺,曾任总持。至治三年(1323)四月,被赐死于河西。
    1、妙玉的五个茶具
    (1)“成窑五彩小盖钟”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
    此处特意点明妙玉所献之茶是“老君眉”,其中隐着一个“寿”字,点出“献茶”即“献寿”。那么所谓“云龙献寿”即“云龙献茶”,点出“献茶”之妙玉即“云龙”。云从龙,“龙”代表皇帝。此处已点出妙玉的皇帝身份,妙玉即宋恭帝。
    “旧年蠲的雨水”,代指南宋之泪水。“旧年”,代指已成为历史的南宋;“雨水”代指眼泪。“蠲”,使清洁。(又一个“还泪”之人,与“黛玉还泪”对看。)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这杯茶不只刘姥姥喝过,贾母也喝过。“刘姥姥”之叶赫老女本是女真族,嫁给了蒙古族;而“贾母”之孝庄本为蒙古族,嫁给了女真族。金朝为女真族所建,元朝为蒙古族所建,所以“刘姥姥”与“贾母”代表金朝和元朝。而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宋恭帝岂可与仇敌共用一杯?所以“嫌脏不要了”。临走前宝玉说要让人“打几桶水来”为妙玉“洗地”,也是此意,其中隐着一个“膻”字。
    “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成窑”是明朝成化年间的官窑,宋恭帝不可能用过。而将“成窑的茶杯”经由代表皇权的宝玉转送给刘姥姥,表明制造“成窑”的明朝也将和宋朝一样,为满(女真)蒙所取代。
    (2)“(分瓜)瓟斝”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
    “(分瓜)瓟斝(bān bó jiǎ)”,一种状似(分瓜)、瓟的饮器。“(分瓜)”,《集韵》:“音班,瑞瓜。”“瓟”,小瓜,《集韵》:“与瓝(bó)同。”“斝”,酒具。
    “(分瓜)瓟”,本波也,宋恭帝号“本波讲师”。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八:“是冬(至元25年1288),元量归杭州,具言:‘谢太后临殁遗言,欲归葬绍兴。全太后为尼。瀛国公(宋恭帝)学佛,号木波讲师。’遗老闻之,有泣下者。”(元量即汪元量,南宋末诗人,宫廷琴师)藏学家王尧《南宋少帝赵(曰丝)遗事考辨》:“《湖山类稿》载:瀛国公为僧后号木波讲师,木波疑是本波,形近而乱,本波即藏语,意为官家、长官,则与藏文记载瀛国公在萨迦担任过总持同义。”宋恭帝曾任总持之西藏萨迦大寺,位于今日喀则西南170公里奔波山下。“奔波山”亦称“本波山”,宋恭帝就在奔波山南坡下的萨迦寺出家,并号“本波讲师”。
    “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王恺”,西晋武帝司马炎之舅,“富于财”,以与石崇斗富闻名。
    “秘府”,又称秘阁,古代宫禁中藏书的地方。据史书记载,自晋、南朝宋至隋、唐,均曾设秘阁藏书。北宋宋太宗在崇文院中堂建阁,称秘阁,收藏三馆书籍真本及宫廷古画墨迹等,设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元丰三年改制,并归秘书省。
    西晋亡于匈奴(五胡),晋室南迁建立东晋;北宋亡于女真,宋室南迁建立南宋。王恺为西晋人,苏轼为北宋人,而“(分瓜)瓟斝”先是“晋王恺珍玩”,后藏于北宋“秘府”,这就点出了“(分瓜)瓟斝”的后续收藏者,即南宋及其末帝宋恭帝。
    薛宝钗代表满(女真族)蒙,而北宋亡于女真之金,南宋亡于蒙元,所以妙玉将“(分瓜)瓟斝”“递与宝钗”,代指南宋末帝宋恭帝降元。“宝钗坐在榻上”,隐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之意。
    “(分瓜)瓟”即本波即宋恭帝,所以“(分瓜)瓟斝”的持有者妙玉亦即宋恭帝,代指南宋。
    (3)“杏犀(上乔下皿)”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上乔下皿)’。妙玉斟了一(上乔下皿)与黛玉。”
    “杏犀(上乔下皿)”,一种用上好犀角制成的饮器,对着光看呈半透明的杏黄色。“(上乔下皿)(qiáo)”,碗类器具。
    “杏犀”,“幸玺”也。“幸”,宠爱;又特指帝王与女子同房。“玺”,即传国玺,亦即宝玉。
    (4)“绿玉斗”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绿玉斗”,上大下小呈斗形的玉制饮器。
    “绿玉斗”,倒着读,“斗玉箓”也。“斗(dòu)”,拼合,对准。“箓(lù)”,古代帝王自称其受命于天的符命之书,作为御制天下的凭证。“玉箓”,用“玉”做的作为御制天下的“凭证”,此乃传国玺也,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那么所谓“绿玉斗(斗玉箓)”,乃“拼合传国玺”之意。
    宝玉即“有病”之传国玺,“有病”指传国玺缺了一角,而所谓“缺角”就是宝玉的“嘴”。所以妙玉用“绿玉斗”斟茶与宝玉,即所谓“斗‘玉箓’”,即“拼合传国玺”,也就是为传国玺补缺。那么“绿玉斗”也是镶补传国玺缺角之玉角。而“绿玉斗”是妙玉“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代指妙玉,所以妙玉即宋朝之“玉角”。
    将“(分瓜)瓟斝”、“杏犀(上乔下皿)”、“绿玉斗”串起来便为:本波、幸玺、斗玉箓。本波即宋恭帝,代指南宋;“本波幸玺”即宋恭帝“幸”传国玺。而“幸玺”之法即“斗‘玉箓’”,即将宋朝之玉角拼合在传国玺上,即让宝玉衔着“绿玉斗(妙玉)”。意指南宋曾想恢复中原。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
    妙玉知道宝玉会随后跟来,所以请薛宝钗和林黛玉喝茶,实际上就是请宝玉。妙玉用“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斟茶与宝玉,当着薛林二人之面,毫不忌讳。你瞧他还诡辩呢!“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但被脂砚一语道破天机:“作书人又弄狡猾,只瞒不过老朽。”闻听此言,不知妙玉还能“正色”否?
    “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贾家即北京朱明,北京朱明只有一个能与“绿玉斗”相媲美的“俗器”,即通灵宝玉。“绿玉斗”和通灵宝玉都是用来镶补传国玺的“玉角”。但书至本回,延续北京朱明之南明业已灭亡,历史进入了“甄郑国”时期,所以贾家(甄家)还真“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
    (5)“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上台下皿)”
    “蟠”, 屈曲,环绕,盘伏。“虬(qiú)”,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上台下皿)(hǎi)”,今作“海”,大杯。
    “蟠虬”,“藩酋”也,指元朝皇帝。(“蟠”,《集韵》:“音烦。”又《韵会》:“音盘。”)
    “一百二十节”,指元朝有十二任皇帝。元朝皇帝从忽必烈算起共有十一个,但其中有一个做了两任皇帝。
    致和元年(1328)七月,元泰定帝崩于上都。太师燕铁木儿与诸王、大臣迎立文宗。文宗既即位,以明宗嫡长,复遣使迎立之。天历二年(1329)正月,明宗即位于和宁之北,而立文宗为皇太子。八月,明宗次于王忽察都,皇太子入觐,明宗大宴皇太子及群臣于行殿,不日明宗暴崩。文宗复正大位。(《元史·本纪·明宗》)
    文宗本为元朝第八任皇帝,明宗为第九任皇帝。文宗毒死明宗后复正大位,又当上了元朝的第十任皇帝。文宗一人做了两任皇帝,所以元朝总共有十二任皇帝。
    “九曲十环”,“九去十还”也,说的正是上面的故事,第九任皇帝明宗暴崩,文宗又坐回到宝座上,当起了第十任皇帝。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轻浮”,唐代陆羽《茶经》:“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飚拂水者,涵淡然……”“轮囷(lún qūn)”,盘曲貌。“涵澹(hán dàn)”,亦作“涵淡”,水激荡貌。北宋吴淑《茶赋》:“轻飚浮云之美。”
    《茶经》与吴淑《茶赋》中的“轻”与“浮”,是指茶叶在水中的状态,但此处却用来形容茶水的味道。所以所谓“轻浮”,显然别有所出。
    所谓“轻浮”,“庆父”也。
    庆父是鲁庄公之弟。公元前662年,鲁庄公薨,公子般继位。庆父欲自立,派人杀死公子般,为掩人耳目,立公子开为国君,是为鲁闵公。齐桓公派人探察鲁国国情,回报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一年后,庆父果然又杀死闵公。庆父连弑两君,鲁国上下恨之入骨。庆父见势不妙,逃往莒国。鲁僖公继位后,请求莒国遣返庆父。庆父自知罪重,自杀于途中。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演变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
    元朝从1260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前后共108年。其中第一个皇帝忽必烈在位三十五年,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位三十六年。除此之外,再没有一个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从第三个到第十一个皇帝,总共在位时间才三十二年左右。究其原因,就在于元朝也有“庆父”,元朝皇帝大都非正常死亡,上面提到的明宗就死于非命。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五年前”,德佑二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三月宋恭帝降元,时年五岁。
    “玄墓蟠香寺”,“玄墓”即玄墓山,在今苏州吴县,遍植梅花,花开望之若雪,称为“香雪海”。
    再看宋恭帝获罪之“梅花诗”:“寄语林和靖,梅开几度花,黄金台上客,无复得还家。”
    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北宋隐逸诗人,宁波奉化人。因他四十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直到八十三岁死于孤山,葬于孤山,时人多误以为他是“钱塘”人。杭州孤山多梅。林和靖一生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
    此处用“梅花”将妙玉、宋恭帝和南宋都城杭州联系起来。
    “梅花上的雪”,“梅花”代指南宋;“雪”,“血”也,即“血泪”。(与第一回“绛珠草”对看,脂砚道:“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
    此句意谓妙玉泡茶之水是宋恭帝五岁降元时南宋之血泪。
    “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犹如谓不只是南宋之泪,而是南宋之血泪,才使元朝产生了庆父。(所谓“因果报应”。)
    “(妙玉)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
    宝玉代表皇权,如果将“一百二十节”的“大海”倒满,并且宝玉都吃了,那就表明元朝的十二任皇帝同时当皇帝,这是不可能的。这也正是元朝之“庆父”不断涌现的原因。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
    为了争吃“海”内的一杯“茶”,元朝果然“庆父不死”。“轻浮无比”,除了“庆父”无可比拟。
    “妙玉的五个茶具”引出了一段宋元史。我们来归纳一下:
    贾母、刘姥姥代表满(女真)蒙,妙玉用“云龙献寿的小茶盘”和“成窑五彩小盖钟”献茶,又“嫌脏”不要“成窑小盖钟”,点出妙玉即“云龙”,即南宋宋恭帝。
    “(分瓜)瓟斝”也点出妙玉即宋恭帝;“(分瓜)瓟”即本波即宋恭帝,代指南宋。薛宝钗也代表满(女真)蒙,而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所以宝钗“坐在榻上”,而妙玉用“(分瓜)瓟斝”斟茶与宝钗,点出妙玉即降元之南宋宋恭帝。
    “杏犀(上乔下皿)”点出南宋曾试图恢复宋朝;“杏犀”即“幸玺”,指拥有传国玺。
    “绿玉斗”则点出“幸玺”的具体方法,即“斗‘玉箓’”,指南宋要将宋朝之“玉角”镶补在传国玺之缺角上,妙玉即宋朝之“玉角”。而林黛玉即明朝之“玉角”,南明也要将明朝之“玉角”镶补在传国玺之缺角上,所以林黛玉“坐在妙玉的蒲团上”,而妙玉用“杏犀(上乔下皿)”斟茶与黛玉,点出妙玉与林黛玉一样,都是“玉角”。而宝玉即“有病”之传国玺,所以妙玉“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指南宋想要“斗‘玉箓’”。
    但宝玉说“绿玉斗”是“俗器”,希望“世法平等”,也要“古玩奇珍”。意指南宋将宋朝之“玉角”镶补在“宝玉”之缺角(嘴)上的努力失败。于是妙玉找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点出元朝因“九去十还”而有十二任皇帝。又用“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之“轻浮”,牵连出宋恭帝五岁降元及南宋之“血泪”,解释元朝出现“九去十还”的原因。“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元朝因南宋之“血泪”而得到报应,终至败亡。
    在“妙玉的五个茶具”引出的宋元史中,显然也隐含着明清史,林黛玉也将和妙玉降元一样降清(详见第四十二回之“钗黛合一),而清朝也将因林黛玉之“血泪”而败亡。
    2、妙玉之死
    脂砚道:“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
    此批乍看甚不可解,其实只要“瓜州”、“红颜”、“枯骨”等词语就足够了。
    “瓜州”,今甘肃瓜州县。该县古称瓜州,清康熙末年取“安定西域”之意改为安西。1913年安西设县,2006年更名为瓜州县。瓜州因瓜著称于世,《汉书·地理志》载:“古瓜州地生美瓜,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西逾葱岭,成西域各国贵庶之爱物;东入长安,作为稀有贡品奉献帝王之家。”古诗云:“瓜州四月八,布谷啼恰恰;回看紫陌上,无处不点瓜。”
    本回用“成窑小盖钟”点出妙玉的皇帝身份,又用“(分瓜)瓟斝”点出妙玉即宋恭帝。“(分瓜)瓟”即“本波”,即宋恭帝;“(分瓜)”,瑞瓜;“瓟”,小瓜。所谓“(分瓜)瓟”早已用“瓜”将宋恭帝与瓜州绑在了一起。
    《佛祖历代通载》:“是年(至治三年1323)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
    宋恭帝被赐死于河西,河西即黄河之西,而瓜州正位于河西走廊上,借以代指河西。所以脂砚之所谓“瓜州”,乃甘肃瓜州也。
    脂砚斋用“渡口”之扬州瓜州,引出了“无处不点瓜”之河西瓜州。
    二、“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本回“怡红院劫遇母蝗虫”,接续第四十回迎春之“牙牌令”,继续演绎南明历史。
    刘姥姥误打误撞地闯入怡红院睡了一觉,弄得“酒屁臭气”满屋。
    “怡红院”即南明,代指永历朝廷。绍武政权与永历朝廷同期,只存在了一个月。顺治三年(隆武二年1646)十月,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就任监国,十一月十八日即皇帝位。起初永历朝廷名义上的管辖范围包括福建、两广、湖南、贵州以及浙江和江西部分地区。后清军南下,大西军余部孙可望从云南东出抗清,永历帝迁移到孙可望控制下的贵州。顺治九年(永历六年1652)二月,永历朝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接受孙可望的安排,搬到了安龙府,成为孙可望的傀儡。顺治九年(永历六年1652),永历帝密诏李定国救驾。顺治十三年(永历十年1656)三月,李定国率军将永历帝迎至昆明。顺治十四年(永历十一年1657)八月,孙可望兴兵问罪,兵败降清。孙可望降清,云贵虚实尽为清廷所知,清廷利用这大好时机,于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1658)二月,派三路大军进攻云贵。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1659)正月,清军占领昆明,永历帝亡命缅甸。随后清军分路追剿南明军队,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云贵各族人民纷纷举兵反清,比如著名的“沅州之乱”。
    刘姥姥进怡红院,即指清军进攻永历朝廷,直至大西军根本之地云南。刘姥姥之“酒屁臭气”,即指清军荼毒百姓。
    袭人道:“不相干,有我呢。”袭人即洪承畴。
    云南初定后,清廷接受经略洪承畴的建议,决定留拨大帅官兵镇守云南。顺治十六年(1659)三月,清廷命吴三桂驻镇云南、尚可喜驻镇广东、耿继茂镇守四川,后耿继茂改镇福建。
    云贵、广东、福建等地,是永历年间抗清斗争的主要根据地。刘姥姥听说是“宝二爷的卧室”后,“吓的不敢作声”。于是洪承畴奏请清廷让“三藩”镇守南疆,以对付南明残余势力和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的土司以及海上郑成功的抗清力量。不想“三藩”渐成割据之势,尾大不掉,康熙执意撤藩,终酿“三藩之乱”。
    第四十二回游园结束后,“大姐儿”和贾母身体不适,经刘姥姥提醒,凤姐叫平儿拿出《玉匣记》着彩明来念。其上云:“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东南方”,指台湾和大陆沿海岛屿之郑氏集团。“花神”本指传国玺(见第二十七回“饯花辰”),这里代指延续南明香火的郑氏集团。而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统一台湾,距离顺治元年(1644)清朝入关或南明建立刚好四十年,也就是说南明(甄家)及郑氏集团(甄郑国)共存续了四十年。所以所谓“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实指郑成功之郑氏集团移师台湾,并将在清朝入关或南明建立四十年之际降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二年(1663)十月清军攻陷金、夏。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郑成功之子郑经撤到台湾;八月改东都(台湾)为东宁;康熙十三年(1674)率军参加“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台湾军民降清。“花神”郑氏集团已被“送”往台湾,清朝已高枕无忧,于是“果见大姐儿安稳睡了”。
    本回刘姥姥在镜中所见之“亲家”,也无非代指贾母刘姥姥所代表的满蒙。刘姥姥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此处点明“两宴大观园”之取笑和指桑骂槐,实际上是借书中人物之口让清朝(满蒙)自己作践自己。
    

    
     相关文章
    
    
    “衔玉之宝玉”即传国玉玺
    《红楼梦》作者不可能是“曹雪芹”
    红楼”亦“青楼”
    《红楼梦》作者是万斯同、钱名世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
    《石头记》解读方法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戚蓼生序》译注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说明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石头记》“还泪”真相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