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关于“鲁迅风”杂文论争的几个问题 ——兼与卢豫冬先生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沈永宝 参加讨论

    “孤岛”时期的“鲁迅风”杂文问题之争,是一场先是发生在进步文艺阵营内部,继而又扩大到社会上去的文艺论争,它不仅仅围绕了对鲁迅杂文的不同评价,而且涉及到抗战时期如何理解文艺大众化,如何坚持文学的战斗性与文风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看待鲁迅杂文艺术等一系列新文学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虽然这场论争浅尝辄止,没有深入一步开展下去,许多理论问题上的争论也未能相应地在文学史上产生影响,但它终究是一场文学史发展中不可忽略的论争。令人扫兴的是,关于这场论争的史料以及评价,在以往的新文学史著作里,不是被忽略过去,就是语焉不详地匆匆掠过,似乎给人留下了一种“人人都该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又谁都说不清楚”的模糊印象。最近卢豫冬先生在《巴人与“鲁迅风”》(载《新文学史料》1091年第3期)一文中,以当事人的身份,半是回忆,半是议论,重新提出对“鲁迅风”杂文论争的评论。他针对以往文学史著作把《我们对于“鲁迅风”杂文问题的意见》作为这次论争“统一思想认识”的结果,提出不同看法。这些独特的见解,引起了对以往文学史著作“求同存异”,片面强调文艺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思想认识”的作用的严肃质疑。可以说卢先生这篇《巴人与“鲁迅风”》的发表.再度引起了人们对这一场被历史遗忘了的文艺论争重新研究和理解的兴趣。
     以往文学史著作对这场文艺论争的冷漠恐怕还另有苦衷,因为这场文艺论争起因双方都是进步文艺阵营中人士,但论争过程中又穿擂了后来变为汉奸的一些文人的利用,细说起来未免复杂。参加论争的双方又不是新文艺运动中的领袖人物,能绕过且绕过去。于是就形成了文学史上一向的含糊其辞。但这样做的消极结果是许多史料都没有得到认真的澄清,以讹传讹,造成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本文只是一篇对卢豫冬先生的《巴人与“鲁迅风”》的读后感,意在澄清一些史料上的问题,希望以此争鸣引起研究者对“鲁迅风”杂文问题论争的关心,对其作出再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全面评价。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