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警惕文学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 ——就《当前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缺失》与张克明先生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郑惠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首先,《当前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缺失》在介绍《教授不教书》和《博士点》等小说中描写的几个“人格卑下”的知识分子之后,张克明先生写道:“现实生活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果真如此……这绝不是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不代表事物的本质。”这样的批评,表面看上去非常雄辩,可深究起来,却没有丝毫的说服力。其次,张先生又说:“对这方面的描写应当适度,不可随意夸大,以偏概全。”笔者认为像这样的文学批评,已经是背离了起码的文学常识。再次,张先生在史实的概括方面存在“失真”的地方。
    关键词 文学批评;庸俗社会学倾向;警惕;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在《当前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缺失》中,张克明先生批评了当前一些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未能触及“消极病态因素形成的深层原因”,指出作家须“加深对当代知识分子的认识与理解”,“着力于艺术的开掘与精神的提升,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应该说,这些看法是有着相当的道理的。然而,对该文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其中表现出来的庸俗社会学批评倾向,笔者却不能苟同。基于“没有对批评的批评就没有批评”这一认识,现做深入讨论,在与张克明先生商榷的同时,也向方家请教。
     首先,《当前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缺失》在介绍《教授不教书》和《博士点》等小说中描写的几个“人格卑下”的知识分子之后,张先生接着写道:“现实生活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果真如此……这绝不是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不代表事物的本质。”这样的批评,表面看上去非常雄辩,可深究起来,却没有丝毫的说服力。
     第一,无法否认的是,当前中国知识分子并非只是一种颜色:既有“灵魂高尚”的,又有“灵魂丑陋”的。故而,单个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只刻画正面的知识分子形象还是只刻画负面的知识分子形象,都可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的现实生活。基于此,张先生在批评具体的某一篇小说时要求作者须反映知识分子的主流,实际上是一种过分的苛求。众所周知,即便是像《红与黑》这样的世界文学名著,其所描写的主人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于连及人格,也并非是他所属的那个时代的主流。且不谈虚构性的小说,就说非虚构性的报告文学写知识分子,也同样可以写非主流的“少数的类”。倘若依照张先生的文学批评逻辑,那么,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中塑造的钟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描绘的陈景润、《大雁情》中描绘的秦官属等一系列中国知识分子形象,都同样会遭到“写非主流、非事物本质”的否定。这样岂不荒唐?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31卷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