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莺莺传》为元稹自寓的观点,学术界早有公论,但尚有系统论证的必要。对照元稹与“张生”,相合之处有三;对照元稹的其他作品,也有三篇可断定为是写其与莺莺之情的。这些都可证明《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此外,吴伟斌先生《关于元稹婚外的恋爱生涯》一文中的一些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 关键词 《莺莺传》;元稹;张生 《莺莺传》是否是元稹自寓的问题,学术界早有公论,本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近几年来,吴伟斌先生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并加以辨正。,特别是在《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上所发表的《关于元稹婚外的恋爱生涯》一文,再次重申他的张生非元稹自寓的观点,并抓住卞孝萱先生《元稹年谱》中的一两处微小失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力图将他的看法强加给学术界,故对这个问题有再作辨正的必要。 《莺莺传》中的张生即元稹自寓之说,首见于宋赵令畴《侯 录》卷五《辨传奇莺莺事》载王 《传奇辨正》,他是将《莺莺传》与元稹的作品进行比较对证之后,从而得出的结论。为清楚起见,现将其前面的一段文字录之于下: 王性之作《传奇辨正》云:尝读苏翰林赠张子野有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注言所谓张生,乃张籍也。仆按元微之所传奇莺莺事,在贞元十六年春,又言明年文战不利,乃在十七年。而《唐登科记》,张籍以贞元十五年商(按:当作高)郑下登科,既先二年,决非张籍明矣。每观其文,抚卷叹息,未知张生果为何人。意其非微之一等人,不可当也。会清源庄季裕为仆言:友人扬阜公尝得微之所作姨母郑氏墓志,云其既丧夫,遭军乱,微之为保护其家备至。则所谓《传奇》者,盖微之自叙,特假他姓以自避耳。仆退而考微之《长庆集》,不见所谓郑氏志文,岂仆家所收未完,或别有他本尔?然细味微之所序,及考于他书,则与季裕所说皆合。盖昔人事有悖于义者,多托之鬼神梦寐,或假之他人,或云见他书,后世犹可考也。微之心不自聊,既出之翰墨,姑易其姓耳。不然,为人叙事,安能委曲详尽如此! 因其说有理有据,后之学者大多宗其说。如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莺莺事虽元稹自叙,犹借张生为名”;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王性之《莺莺传跋》……余每为之击节。今去唐千余载,而微之事一经考订,万口同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附《读莺莺传》云:“《莺莺传》为微之自叙之作,其所谓张生即微之之化名,此固无可疑”;又云:“至于传中所载诸事迹经王 之考证者外,其他若普救寺,寅恪取道宜《续高僧传》贰玖幸福篇《唐蒲州普救寺释道积传》。又浑□及杜确事,取《旧唐书》壹叁德宗纪贞元十五年十二月丁酉诸条参校之,信为实录。”汪辟疆《唐人小说》亦云:“至其传中之所谓张生……王□、赵德麟并为辨正,以张生为元稹之托名,征诸本集诗歌及其年谱,皆与此传吻合,前人已详言之,当无疑义。”当然也有不同意这种看法的,如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三云:“双文诗,世以为元微之自寓。然吾观《元氏长庆集》中诲侄等诗(书)云:‘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观此则小说未必真微之事也。”教诲后辈怎能不作道貌岸然之语?再说,不进倡优之门并不等于没有风流情事。此说实不足凭。当然,王□也有穿凿之处,如云元稹之以“张生”自寓是因张、元同出黄帝;崔莺莺为永宁尉崔鹏之女等,不足为据。“崔莺莺”这一艺术人物的原型是否姓崔,以及是否名莺莺,其实都是可以讨论的。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