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艺演变到“私人写作”、“个体时代”以后,林林总总的立场折射出万花筒般的价值效果:不规则、无序、细微、琐碎。它虽然色彩斑斓、有更宽广的包容度、给时代增添了柔和的光线,但也因过于随意、缺乏导引性而炫人眼目,甚至时而迷失在规则失范当中。 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期,旧有的和外来的价值观互相激荡,不良风气沉渣泛起,人们一时无所适从。因而,在倡导正确价值观方面,文艺承担着重大责任。我们应当用作品去引导人们辨识真善美与假恶丑,去创建使人们心态复归于和谐美好的精神氛围,去呼唤人们建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美好理念。文艺可以是个人抒怀遣兴的载体,但绝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工具。我们不能简单听凭个人兴趣和爱好的牵引,信马由缰地随意抒发个人情怀,甚至于由着自己心底欲望的膨胀,把创作当成自我发泄的通道。 文艺的效果和影响力有客观性。既能引导一个时代的风气朝向高尚、纯净和美升华,也能诱导社会朝向卑劣、渺小和丑陋发展。其决定全在于作品的倾向性,要靠创作者来理性把握。有人说,一部文艺作品不能选择它的观赏者的好坏,好人看了自然还是好人,坏人看了做坏事我也没有办法,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创作者事先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主观上尽量把它导向好的方面,这就是文艺人的责任。也正因为文艺作品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欣赏甚至模仿,文艺人就更有责任在作品中自觉提倡真善美而遏制假恶丑。 文艺人可以有选择表现对象的自由。但如果他对于某些恶的现象心怀企羡,甚至情有独钟,例如滥性滥情、暴力、恶性权力、阴私心理,对之不加节制地渲染,则会诱导读者心理的倾斜。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倾向源于对“宏大叙事”模式的反拨,但过犹不及的结果却应引起我们的充分警惕。文艺人要做的,应当是与提高人的精神纯洁性、创造美的事物相关联的事业。倾情于对建设者的礼赞、对文明的追寻、对崇高精神境界的景仰,我们才能支撑起健康文艺的大厦。 文艺人应当有高于社会一般文明程度的素质。不能相信一个道德水准较低的人,能够创作出高尚的作品来。作为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文艺人的道德底线应较他人高,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龚自珍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文艺人尤其需要知荣知耻,要做不使我们的民族汗颜气短的事,要做不使我们的祖国被辱蒙羞的事。 人们常说,文艺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艺作品,乃至文艺人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其个体形象和水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而要勇于担当责任,去用文艺作品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唤起生活和劳动热情,用美的眼光欣赏大自然,激励为理想的目标而奋斗。同时,用理想鼓舞人们去克服现实困难,摆脱阴冷晦涩,排除社会毒素,创造一个适宜人全面发展的和谐环境。 原载:《人民日报》2006-05-2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