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http://www.newdu.com 2017-10-24 人民日报海外版 马黎 参加讨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中国影视在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本报在此特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谈一谈有关情况。
    ——编 者
    目前,影视文化已逐渐成为公共外交的一张闪亮名片。影视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为深化中国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借力中央领导重大国事访问和外交活动,积极参与中欧以及中俄、中英、中法、中印尼等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和媒体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亚太广播联盟(ABU)、亚太广播发展机构(AIBD)等广播电视专业国际组织活动,精心策划中国影视对外交流合作重点项目和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影视文化的魅力,显著提升了中国影视对外交流合作的水平、层次和影响力,影视文化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亮点和重要合作成果。
    合拍成为重要方式
    国际一流媒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2016年底正式开播。中央电视台7个国际频道已在16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整频道或部分节目落地,国际台已有98家海外落地电台。随着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加强,合作传播能力也得到提升。国际合作合拍成为中国影视“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央视与多家国外影视机构合作,推出系列精品节目栏目,取得较好收视效果。如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合作,共同创作了《生命的力量》《动物好伙伴》等优秀作品,与南非、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合作拍摄纪录片《改变世界的战争》《天河》等。其中,与捷克合拍动画片《熊猫和小鼹鼠》于2016年3月28日起在少儿频道和捷克巴兰多夫电视台同时播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作品。地方广电机构也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合拍,实现国际传播,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贵州广播电视台与法国电视二台联合制作的《相约未知地带——走进贵州苗寨》,平均每4个法国人就有1个人收看。
    表达美好价值理念
    改进思路,创新手段,拓宽渠道,丰富载体,打造了一批既有鲜明中国特色、又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走出去”“亮点”工程,如“中非影视合作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友邻传播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国电影 普天同映”、“电视中国剧场”“中国联合展台”等。
    在政府的支持和重点工程的引领下,目前已经有1600多部的中国优秀影视作品译配成了英、法、俄、西、阿、葡等36种语言,译配作品时长近6万多小时,在100多个国家实现了落地播出,多部作品在当地电视台创下收视纪录。中国影视节目在海外热播,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让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通过影视剧对中国有了更真实、更接地气的认知,如探讨中国人现代家庭生活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反映中国人为追求梦想而辛勤奋斗的励志故事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野鸭子》,体现中国年轻一代青春成长的电视剧《北京青年》电影《奋斗》,讲述中国悠久而璀璨的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体现中国少年儿童聪明勇敢、追求上进的《三毛旅行记》《少年阿凡提》等等。这些作品分别在海外不同国家播出之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影视文化可以跨越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区域,实现中国百姓与海外观众之间真正的联通,让世界各国体会到中国人核心价值理念中的美好。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电视台、哈巴尔电视台签署广播影视合作协议,举办“丝路剧场”开播仪式,落地播出中国影视节目。中国影视剧的播出,在当地收获了广泛好评。哈萨克斯坦哈巴尔通讯社股份公司总裁阿赫梅扎诺娃·阿尔玛古丽表示,“这将使得更多的哈萨克斯坦观众欣赏到丰富的中国影视节目,拉近两国民众的距离,希望两国媒体合作以此为起点,不断拓展形式、扩大规模”。
    自从2012年斯瓦西里语配音版《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开播,到今天,近40个非洲国家播出了我节目,覆盖约9亿非洲观众。5年的时间里,一大批中国优秀影视节目走进了非洲大陆,从国家政要到普通民众中都有了中国“粉丝”。中国影视剧在博茨瓦纳播出后,博总统事务部常务秘书、广电局局长卡博·阿莫迪莫期待“博茨瓦纳观众能借此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根据颇具影响力的智库非洲民调组织“非洲晴雨表”2016年发布的一篇报道,非洲人民对中国的看法正变得越来越正面和积极,“非洲人对中国人民、文化和语言的喜爱”是推动中国在非洲积极正面形象的主要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