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解学士文集版本沿革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许育龙
    摘要:目前公藏解缙文集共有八种,除一种仅载诗外,其余七种均诗文皆备。然各版本之间,差异甚大,所收最少者为天顺本,有诗五百一十一首、文一百三十三篇;最多者为万历本,有诗九百一十七首,文三百九十五篇。由于解缙文集散藏于各地,至今尚未有学者对全部版本提出讨论,本文将八个版本依其卷数,分为三十卷系统、十卷系统及十六卷系统,一一详述内容大要、版本特色与相关问题。 
    关键词:解缙 解学士文集 文毅集          
    前言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授中书庶吉士、入兵部、授监察御史。建文帝时,遭有司劾,谪河州卫吏,后因董伦(1324-1403)荐,入翰林院,为翰林侍诏。成祖初入京师,擢侍读,与黄淮(1367-1449)、杨士奇(1365-1444)、胡广(1369-1418)等人并值文渊阁,后因谏成祖伐安南、宠汉王朱高煦事,使帝不悦。永乐五年(1407)坐廷试读卷不公,谪广西布政参议,后又改交趾。永乐八年(1410),奏事入京,时成祖北征,缙面太子而还,遭汉王言伺上出私觐太子,被捕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揣摩成祖意,强醉解缙后,埋积雪中而死,卒年四十七。[1]
    文集为作家研究中重要的材料,欲对作家作全面之理解,必从全集着手,而不能仅看选集。今解缙存世作品,除本文所讨论之全集本外,尚有数种传世。然这些传世著作,如《春雨杂述》收文六篇[2],《盛明百家诗·解学士集》收诗九十七首[3],《皇明大学士解春雨先生诗集》收一百十首[4],均见于全集之内,是以本文不再对其他著作一一搜罗,仅以全集为主。
    据《明史·艺文志》著录解缙有《学士集》三十卷、《春雨集》十卷、《似罗隐集》二卷[5],《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文毅集》下载:
    缙所著有《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等数,殁后多散佚。天顺初,金城黄谏始辑其遗文为三十卷,后亦渐湮。嘉靖中,同邑罗洪先复与给从孙相辑成十卷。《千顷堂书目》又载有《似罗隐集》一卷,《学士集》二十卷。今并未见。此本十六卷,则康熙戊戌其十世孙悦所补辑也。[6]
    《四库总目》称解缙文集为《文毅集》,然《明史》本传并未言及有赠谥,亦未言有补赠,据胡玉缙(1859-1940)所考,此事当出李清(1602-1683)《南渡录》[7]。今人陈冬根于《解缙谥号的赠授时间考证》中,考证此一谥号追赠的时间在南明弘光朝(1644-1645),且根据解悦、解韬(1709-?)所整理的文集,以为这个谥号在康熙后期即大抵获得认可,且至少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缮写《四库全书》时,已受到官方正式承认[8]。
    此外,据四库馆臣所言,解缙文集有黄谏(1403-1465)辑本、罗洪先(1504-1564)辑本与解悦补辑本三种,然就目前公藏版本而言,实有七种,分别为明初刊本、天顺本、嘉靖本、万历本、康熙本、乾隆本、家刻本,若与四库本合计则共八种,其中除明初刊本仅载诗外,其他七种皆为诗文兼收。然而,各版本所收之诗文差异极大,例如天顺本与嘉靖本、万历本、康熙本的数量差异便在双倍左右。此一议题非笔者所独见,已有署名“行在阳秋王克之”之《解缙文集版本探研》一篇刊登于网络上。然该文因受限于无法得见明初、康熙、乾隆、家刻等版本,故论述时仅以天顺、嘉靖、万历、四库四种为对象[9]。本文欲在此一基础之上,再行发展,将存世的八种版本依收录、分卷、排列等,分为三个系统,即明初刊本、天顺本的三十卷系统,嘉靖本、万历本、康熙本的十卷系统,以及乾隆本、家刻本与四库本的十六卷系统,述其内容大要,说明各版本的特色及相关问题,以供研究者参考。 
    一、  三十卷系统:天顺本、明初刊本
    (一)天顺本   
    明天顺元年(1457)刻本,三十一卷。前有黄谏《解学士先生集序》、任亨泰《解学士缙绅文集序》,卷四末有李品子手书提稿。半页十二行,每行二十至二十一字,双栏,版心黑口,双黑鱼尾,卷一题“金城黄谏编辑”,卷一至卷十二每卷卷首有“解学士先生集卷之某”,卷十三之后每卷卷首文字改为“解学士缙绅先生集卷之某”。卷一为“颂”一首,“四言古诗”一首;卷二为“五言古诗”八首;卷三、卷四为“七言古诗”共三十九首,卷四缺第二页,由第三页右方所存之文字,知所缺当为“龙门行乐图”;卷五为“长短句”四十首;卷六为“五言绝句”十二首;卷七至卷九为“七言绝句”二百七十一首,然卷九末仅余《寄在京诸友》题名,其下皆缺。卷十为“五言律诗”二十七首,“五言排律”一首。卷十一为“七言律诗”六十六首,与卷十二前半合计,共一百零七首;卷十二末为“七言排律”四首;卷十三为“杂述”一篇、“书”一篇、“辞”一篇;卷十四至卷十六为“记”二十七篇;卷十七至卷二十一为“序”三十一篇,然卷十八末《送鲁教授赴蜀王府序》仅余一行,后皆残缺;卷二十二为“墓志铭”七篇;卷二十三为“墓表碑铭”四篇;卷二十四为“传”七篇;卷二十五为“题跋”七篇;卷二十六为“铭”四篇、“赞”三篇、“祭文”十篇;卷二十七为“封事”一篇;卷二十八为“奏状表”二篇、“表”二篇;卷二十九为“策”五道;卷三十为“杂文”二篇;卷三十一则为“附录”,收有杨士奇《前朝列大夫交趾布政司右参议解公墓碣铭》一篇。《四库全书总目》以为黄谏所辑者为三十卷,当是未将最后一卷的“附录”涵盖在内,因为黄谏在作《序》时亦自言“共成三十卷”[10]。此当为《四库总目》所云明天顺初黄谏所辑之三十卷本。此本分卷虽多,然每卷卷帙不大,所收诗文亦少,约收诗五百一十一首,文一百三十三篇[11]。中国国家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有藏,线装,六册。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后十八卷之残卷。本文所采用者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之“中华再造善本”。
    (二)明初刊本   
    刊刻年月不明,十二卷。前有清人叶德辉(1864-1927)手书提稿,半页十行,每行二十字,双栏,版心花口,有“解学士诗集”字样,双黑鱼尾,卷一题“金城黄谏编辑”,每卷卷首有“解学士先生集卷之某”,卷末有“解学士先生集卷之某”或“卷之某终”字样,线装一册。卷一为“颂”一首,“四言古诗”一首;卷二为“五言古诗”七首;卷三、卷四为“七言古诗”共四十三首;卷五为“长短句”四十三首;卷六为“五言绝句”十五首;卷七至卷九为“七言绝句”二百三十一首;卷十为“五言律诗”二十七首,“五言排律”一首。卷十一卷前缺两页,由第三页始,然与天顺本对照及由诗歌本身格律判断,可知当为“七言律诗”,且第三页第一行余“圣明”二字,经对照为“还诸阁老”,又于《王指挥还京》后有缺页,与卷十二合计,共有九十二首;卷十二末有“七言排律”四首。此本台北“中央图书馆”有藏,本文所采用者为该馆提供之计算机影像扫描数据。
    《明史·艺文志》载有“解缙学士集三十卷”[12],然其下不题著人。前引《四库总目》,以为黄谏为最初辑书者。据天顺本《解学士先生集序》,黄谏喜解缙文章,自云:“谏生也晚,恒以未识面先生为平生恨。每得断纸点墨,以为珍玩,日临写之,如接先生于几席之上。”[13]至于正式编书则是:
    及来京师,访其全集于先生仲子,中书舍人祯亮家。谓先生之于文,有求辄应,下笔滔滔,不待思索,虽千万言,顷刻立就。所作流播天下,遗稿不复尽拾,今存万无一二。于是遍求大夫士家及闻人口诵而录之,并谏所藏者,共得古今诗二百五十五首,文杂体共十七首,为之校编成集,分为六卷。乃积所得俸资,托宗友用和,誊刻五七言绝句百五十首。因被命修史,日趋馆阁,不暇以为。[14]
    《明史》无黄谏传。据焦竑(1540-1620)《国朝征献录》所载,黄谏字廷臣,正统壬戌(1442)进士及第,授编修[15]。又据《明史》载,解缙死,至明仁宗即位,方赦妻子家族,英宗正统元年(1436)诏还所籍家产[16]。是以黄谏虽于天顺元年方将三十卷之《解学士先生集》刊刻成书,但始编解缙文集的时间,当在明英宗正统初年,且约于正统七年前后(1442)已有六卷之初编稿。六卷稿成后,又由吴与俭处得诗一集,胡秉常处得序、记十余首,又增六卷,是正统晚年已有十二卷(天顺本,卷首,页4上—页4下)。其后景帝即位,先任黄谏为侍讲,后令出使安南[17],经过解缙昔年经行之地,又于萧凤歧等人处得杂文六十余篇、诗百首,广西布政何孟焕亦寄诗数首。黄谏将新旧诗文依地理、岁月、远近为次第,编成三十卷本,命为《解学士先生集》(天顺本,卷首,页4下—页5上)。因此,在景泰年间已整理成为三十卷本,于天顺元年前后刊刻而成。
    明初刊本,十二卷,因文献不足,无法确定确切时间。不过,从卷一之“金城黄谏编辑”的记载,可知亦为黄谏所辑。由于此十二卷当中,全载诗作,加以版心有“解学士诗集”字样,故叶德辉于卷前提稿言:
    明人解学士集,世不多见……诸目所载不同,今皆无传本,传者仅四库著录之十六卷本也,其本乃其十世孙阮所补辑,未知视明本如何,而实非当日之旧……《四库提要》云:“缙没后,天顺间金城黄谏始辑其遗文为三十卷,后亦渐湮。”今此板卷首标题结街有“金城黄谏辑编”一行,仅诗十二卷,卷一颂及四言诗……卷十二七律七排律,卷性完全而不及文,不知《提要》何据而云三十卷也……此本存真去伪,删汰极严,在明刻中信是真本,惟不知黄谏所编只诗无文而提要误记,抑此本据黄编重刻而存其名,皆无可考,姑从阔如可也。[18]
    从这段文字可以得到几个信息,第一,叶德辉并没有见过三十一卷本的《解学士先生集》,因此以为《四库提要》所言不知何据。第二,叶氏为清末著名目录版本学者,所著《书林清话》更是中国第一部具系统性之书籍史,亦发出此疑,可以想见解缙文集明刻诸本于后世罕见流传的情况。第三,他认为这部“诗集”在诸版本之中,是最为存真的一部。
    然而,若仔细比对明初刊本与天顺本两个版本的前十二卷,会发现无论是分卷、分类,或次序、收录篇章,几乎如出一辙,而且在每卷之前,亦皆题“解学士先生集卷之某”。故王克之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便径以“明初残卷”来称呼明初刊本。然而,明初刊本虽无序跋等相关信息可供参考,但从版心记为“解学士诗集”,可以推论应该只是诗集部分而已。此外,今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部仅存卷十三到卷三十及附录一卷的《解学士先生集》,总目旧作“明嘉靖壬戌(四十一年)刊黑口本”[19]。不过,据笔者经眼比较后,发现无论版式、内容、字体完全与天顺本一致,确定此本即天顺本之后半部,不过册数仅一册,不知原本如此,抑或后世之藏书者所为。由于天顺本卷十三之后恰为“文”部分,此二“残本”,则为“诗”部分,似乎太过巧合。且前文曾提及,天顺本于卷十三之后,每卷之前所题改为“解学士缙绅先生集卷之某”,从这个角度来看,天顺本可能是将《解学士先生集》(诗集)与《解学士缙绅先生集》(文集)两者合并所产生。且前述黄谏《序》文之成书经过,是先成六卷,再成十二卷,最后成三十卷,故此一版本究为“残本”,抑或“完本”,或尚有商榷空间。
    二、十卷系统:嘉靖本、万历本、康熙本
    (一)嘉靖本   
    明嘉靖四十二年(1583)遵化古松段刊本,共十卷。前有罗洪先《重刻解学士文集序》,黄谏、任亨泰、蔡朔《解学士文集序》,《解学士文集卷目录》,《解学士文集目录总》。半页十二行,每行二十三字,双栏,版心花口,有“解春雨先生文集”字样,单黑鱼尾。每卷前有该卷目录,卷末有“解学士文集某卷终”字样,线装,十册。卷一为《应制集》,收“应制古诗”十八首、“五言绝”一首、“五言律”三首、“七言绝”四首、“七言律”十一首、“文”十三篇;卷二为“四言古”一首、“五言古”十五首、“五言绝”三十三首、“五言律”二十六首、“五言排律”二首、“七言古”一百四十八首;卷三为“七言绝”四百五十七首;卷四为“七言律”一百九十二首、“七言排律”七首、“辞”一首、“诗余”二首;卷五为“序(族谱)”五十四篇;卷六为“序(赠送、集录)”八十九篇;卷七为“记”七十五篇;卷八为“传”十九篇、“赞”二十八篇、“行状”三篇、“墓表”二十三篇;卷九为“墓志铭”五十五篇;卷十为“祭文”八篇、“书简”七篇、“杂述”十一篇、“题跋”三十五篇、“杂文”三篇、“策”五道。“附录”五篇,分别为明人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