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他者形象的理想化与艺术的理想:法国当代诗歌中的中国形象(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比较文学》2015年第 姜丹丹 参加讨论

    但要指出,借助“中国老者”描绘“奇花”,马拉美并未陷入一种新的柏拉图主义,这位象征主义诗人驱除实在的事物,并不是为了保留“理念”。他在理想主义的范式里理解或创造出的中国人模型,旨在抵达一种虚拟的“在场”。“理念”一词在马拉美笔下,不再是超验的理念,而是事物或虚拟的形象的“投影”。因而,人与世界的关系完全被重新定义了:“花”在现实中仅仅保留了词语里的“精华”,她与事物的幽暗直接相联,意味着埋葬“本质”,以参与世界在诗中的诗意再生。最终,在马拉美的作品里,诗与自在的纯粹相结合,诗的内在必要性与诗人对主观抒情的摈弃相融合。
    在法国二战后的“后抒情”时代,诗人雅各泰重新提出模仿中国画家,也选择转向东方智慧,以期在战后加剧的西方理想主义与抒情传统的危机中找到新的出路。但他的诗学伦理观与马拉美时代的象征主义、理想主义完全不同。正如我们在两位诗人笔下富有内涵的中国画家的形象中所见,一个沉浸在对现实的理想化中,另一个则直面具体的现实。作为在二战废墟上写作的诗人,雅各泰既不寻求现实的纯粹化,也不寻求理想化的诗歌的绝对的、封闭的价值,而选择面向充满脆弱性、偶然性、感性的事物本身。
    在马拉美与雅各泰笔下两个同样专注绘画的中国老人的形象中,皆蕴涵“面对死亡的完全东方式的泰然”。在此我们还要提及,克洛岱尔在一篇叙事作品里也再现了一个中国老画师的形象,这是一个行将结束人生的中国老画师。他决意绘制一幅画,为他的灵魂勾勒一个“最终的栖居地”。当这个老画师将丝卷画带到宫廷献给皇帝时,皇帝及其王公大臣评说这幅作品,而他们始终没法真正理解作品的精神,老画师“神秘地把脚迈向了画卷中”,消失在他用心绘制的作品之中。这个故事笔调轻灵,写出作家心目中自成一体的神秘艺术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平行,并可构成灵魂的“栖居地”[8:896]。
    法国当代女作家尤瑟纳尔(Magritte Yourcenar,1903-1987)在短篇小说《王福如何得救》[9:1-27]里,也同样改写了一位具有道家气息的中国画师的故事。在结尾,他融入画卷中远逝。这同样体现了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的审美与生存观念,这让他发生根本性转变,甚至逃逸出现实,抵达一个在世界之外的具有救赎性的审美空间。在结尾处,画家隐没在绘画作品的虚拟风景中,因而,更凸现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观念。与此相反,通过“中国老人”的形象,雅各泰认同的诗人形象是将艺术置身在“真实的生活”里,寻找在“此地此刻”的源泉。他不寻求向神灵去盗火,而是生活在另一个范式中,即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范式,依据直觉去创造艺术世界。这种伦理的、诗学的选择也就是在贴近土地的地方追寻真理,并让诗歌如同《亡灵书》里的片段,引导死者超度。
    在一篇论述法国现代作家安德烈·托泰乐(André ,1900-1991)的文章里,雅各泰写道,他欣赏“勉强可见的魔力”,不是“在真实上添加的创造”,而是“在世界的内部的没有光泽的发现,我们之中最谦卑的人每日可见的寻常世界”[10:32]。此外,雅各泰还提到这与老子的方式接近:“谦卑的力量,隐退的智慧,接受做人的局限,道路在人不再寻求、而只是顺其自然时敞开。”[10:32]既没有过度,也没有夸张;既没有屋顶上的呼喊的真实,也没有罪恶。这段陈述使我们看到了雅各泰对道家智慧的赞美,他选择用自我隐退的方式打开内敛之路,这条道路并不通向任何一个彼岸,而是通向置身在风景世界的内部的在世。谦卑的态度通过中国画家呈现,“在漫长的数十年里日日静观,带着谦卑,注视一座山,一点雾,一株芦苇的真实”。“中国画家”的形象交融着无为的道家智慧,成为诗人所追求的朝向本真的诗歌体验的起点。雅各泰颂扬的中国老人形象虽与马拉美笔下的形象在水平轴上呈现类似的特征,但在深层次的纵向轴上却呈现截然相反的诗学理想,即挖掘中国人形象中贴近自然的特征,强调从理念走向感性世界,宣扬回归中国传统审美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等思想,而且具有崭新的生态伦理价值,代表了在战后反抒情传统的主流语境中,法国诗人通过诉求他者形象重建抒情可能的尝试。
    让·芒宾诺(Jean Mambrino,1923-2012)在充满哲理又空灵超越的诗歌境界里,同样描写了一个中国人的艺术形象。“我极早就梦幻中国,这从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在认识中国画家和诗人之前,那梦幻一直是非直接的、非意识的。好似在我心胸隐处有那么个细微的人物,他坐在茅屋前,观看着,沉思着。周遭展延开无边的风景:山景、湖景、云景——像在朱怀瑾的那张画里,或千百张其他的画里——他‘独坐幽簧里,弹琴复长啸’,和王维遥遥做伴,多少世纪之前,或是昨日……在中国文化所孕育出的精神世界中,我重觅到一种我熟悉的内心经验,一种出于自然却又超自然的境界,就是:在生命宇宙中心,透过纯净和空灵,人的眼光突然看到‘那一边’,依然是同样的风景,可是有什么实质微妙地变幻了。不正是‘见山有山’和‘见山非山’之后的‘见山是山’吗?”[11:18]这个模糊的中国人形象是诗人的精神世界的梦幻人物,却又经历了诗人对中国古典艺术了解的酝酿过程,“在中国文化所孕育出的精神世界中”,如同朱怀瑾画中的人物,又与王维在精神上息息相通。他传达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神特征,他置身在山水之间,以纯净和空灵之心感知山水,与山水进行精神对话。而周遭展开的“无边的风景:山景、湖景、云景”,也幻化成关于中国山水艺术的理想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