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文学打破了自我中心、我族中心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颠覆了西方/东方、自我/他者、主体/客体、殖民者/被殖民者、移民/土著等等人为划定的分类界线,使世界文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它表明,人类社会是个多样化的存在。任何想以单极化、一体化来规范人类行为模式和理想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流亡文学是多极向单极的挑战,边缘对中心的解构,他者与自我的互渗。它扩大了读者的精神视野,使后者得以进入多元文化杂交的文学世界,更深切地体验“他者”的人生,正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作为人类一分子的“类意识”28最终得以形成。克里斯蒂娃指出,在一个越来越异质化,越来越世界化的世界中,我们都变成了外来者。只有承认“我们自身内的外来者”,我们才能学会与别人生活在一起,达成一个文化多元的、种族多元的社会;尽管这听上去像一个乌托邦的愿望,但它也正在变成一种新世界的必然。29正如沃尔科特在《仲夏》(1984)一诗中所吟唱的: 这是所有流浪者的命运,这是他们的宿命, 他们流浪得越多,世界就变得越广阔。 【注释】 1 Webster Ninth New College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 INC publisher, pringfield, Massachusetts,U.S.A,1989.p 2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3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举出一些著名作家名字即可略知一斑。英语文学中的乔伊斯、贝克特和康拉德都不是英国人;美国文学中的海明威、庞德和艾略特都曾长期流亡国外; 德国文学中有里尔克和格拉斯;法国文学中有昆德拉;拉美作家中有马尔克斯和帕斯;加勒比作家中有奈保尔、拉什迪和沃尔科特。这份极为简略的名单还没有包括为数不少的北美亚裔、非裔、西班牙裔移民作家,以及一批有着第三世界背景、目前在西方国家著名学府中担任教席的文学/文化批评家。 4 马. 巴尔加斯. 略萨:《散文三篇》(《移民》),朱景东译,世界文学,2001年第5 期,第289页。 5 转引自李凤亮、李艳编:《对话的灵光-一米兰. 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1986- 1996)》,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90-91页。 6 萨. 拉什迪:《论君特. 格拉斯》,黄灿然译,《世界文学》1998年第2期,第286页。 7 James Atlas, “V.S.vs. The Rest ”, Vanity Fair,Vol.50.1987,pp 64 - 68. 8 转引自赛义德:《叶芝与非殖民化》,黄灿然译,《世界文学》1998年第6期,第267-268页。 9 李凤亮:《异质语境中的写作悖论-昆德拉的法语写作情况及发展趋向》,《世界文学》2000年第4期,第303页。 10 奥克塔维奥. 帕斯:《太阳石》,朱景冬等译,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第337页。译文据英文本有所改动。 11 谭恩美:《母语》,黄灿然译,《世界文学》1995年第2期,第129页。 12 Phyllis R. Klotman, “Dick-and Jane and Shirly Temple Sensibility in ‘The Bluest Eyes’”,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Forum,Vol.13,No.4,1979,p123-124. 13 托尼. 莫里森:《剥夺的语言与语言的剥夺》,盛宁译,《世界文学》1994年第3期, 第218-219页。 14 转引自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0页。 15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22 -523页。 16 Pericles lewis, Modernism, Nationalism, and the Nove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7. 17 萨. 拉什迪《午夜的孩子》,刘凯芳译,《世界文学》 2001年第5期,第160页。 18 Maria Couto“ Midnight’s Children’& Parents”, Encounter,Vol.LVIII,No.2,1982,p62. 19 梁丽芳:《打破百年沉默:加拿大华人英文小说初探》,《世界文学》1998年第4 期,第292页。 20 David P. Lichtenstein ,The Double and the Center: V.S. Naipaul and Caryl Phillips' Use of Doubling to Eradicate Traditional Notions of Center and Periphery(http.//65.107.211.208/Caribbean/themes/double7.html) 21 林达. 哈切恩:《另外的孤独》,王逢振译,《世界文学》,1994年第五期,第166页。 22 David P. Lichtenstein ,The Double and the Center: V.S. Naipaul and Caryl Phillips' Use of Doubling to Eradicate Traditional Notions of Center and Periphery(http.//65.107.211.208/Caribbean/themes/double7.html) 23 Timothy F. Weiss, On the Margins, the Art of Exile in V.S.Naipaul,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2,p12 24 巴赫金:《答〈新世界〉编辑部问》,见钱中文编《巴赫金全集》中译本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25 http://www.nobel.se/literature/laureates/2001/press.html 26 Timothy F. Weiss, On the Margins, the Art of Exile in V.S. Naipaul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2,p13 27 丹尼尔. 琼斯:《沃尔科特创作述评》,少况译,《外国文学》1993年第1期,第12页。 28 有关类意识与后殖民文学的关系,参见拙文:《从他者意识到类意识》,《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29 转引自Timothy F. Weiss ,On the Margins ,the Art of Exile in V.S.Naipaul,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Press,1992,p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