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14)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148页,第13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⑦(15)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第3页,第3页,第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⑥(19)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第54页,第54页,第7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④⑧(26)(52)(58)(74)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第823—834页,第820页,第850—851页,第854页,第865页,第8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⑤(13)(17)(18)(22)(27)(35)(43)(45)(53)(54)(57)(60)(64)(67)(69)(70)(73)(76)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第8页,第24页,第12—13页,第161页,第3—4页,第57页,第160—161页,第192页,第161页,第161页,第161页,第167页,第155—159页、第172页,第183页,第60—61页,第58页,第156—157页,第195页,第58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⑨[日]姊崎正治译,叔本华:《作为意志和现识的世界》,第295页,博文馆(东京)1920年版。引文原为日文,笔者译,以下同,不再注明。 ⑩(50)(56)(62)[日]笹川临风:《雨丝风片》,第223页,第213页,第209页,第112页,博文馆(东京)1900年版。 (11)(34)(39)[日]儿岛献吉郎:《支那文学史纲》,第372—373页,第290页,第292—294页,富山房(东京)1912年版。 (12)(29)(40)[日]笹川临风:《支那小说戏曲小史》,第104—105页,第13—15页,第11页,东华堂(东京)1897年版。 (16)(20)(23)(24)[日]田冈岭云:《岭云摇曳》,第45页,第40—41页,第45页,第7页,新声社(东京)1899年版。 (21)(51)(65)《支那文学大纲》卷五,第50—52页,第47—48页,第22页,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东京)1899年版。 (25)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第36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8)(46)(49)(55)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第401页,第381页,第381页,第4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0)[日]笹川临风:《支那文学史》,第270页,博文馆(东京)1898年版。 (31)(37)(47)(48)(61)(66)(68)(72)(75)[日]久保天随:《支那文学史》,第497页,第497页,第504页,第513页,第224—225页,第508—509页,第209页,第503页,第212页,早稻田大学出版部(东京)1904年版。 (32)(38)[日]久保天随:《支那文学史》,第319—320页,第320页,人文社(东京)1903年版。 (33)(41)[日]宮崎繁吉:《近世支那文学史》,第60页,第67页,早稻田大学出版部(东京)1905年版。 (36)罗钢:《一个词的战争——重读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2)[日]栗岛山之助:《文坛三伟人》,第5—6页,三国书房(东京)1899年版。 (44)《支那文学大纲》卷三,第4页。 (59)(63)(71)[日]幸田露伴:《露伴丛书》下册,第1795页、第1785页,第1744页,第1742页,博文馆(东京)1902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