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黄子平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3). [2]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展望[A].陈思和.谈虎谈兔[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陈思和,王晓明.“重写文学史”专栏“主持人语”[J].上海文论,1988,(4). [4]胡适.〈白话文学史〉引子[A].见胡适.白话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 [5]钱理群.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M].上海世纪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 [6]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五(1918年)[A].鲁迅全集[M].(第1册),P305-306. [7]胡适,陈独秀.复易宗夔[J].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P433. [8]陈独秀.答佩剑青年[J].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P11. [9]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A].傅斯年全集(第2册)[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P169. [10]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三联书店,1994,10. [11]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P275. [12]中国社科院编.中国文学史(一)[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P276. [13]乐黛云.中西跨文化文学研究五十年[A].见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P1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