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乐黛云:从世界的文学视野看中国比较文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褚国飞 参加讨论

    从中国文化中探索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资源
    记者: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地位和现状如何?
    乐黛云: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自然引起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这不单单是中国国力日益强盛的结果,也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从未间断的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就目前看,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探讨有三种比较明显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探讨中国文化中有哪些宝贵的东西,可以用来和其他文化对话,以助于解决世界性问题。这种文化间的对话非常重要,例如美国学者安乐哲、郝大维在《通过孔子而思》一书中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研究中国传统,更是要设法使之成为丰富和改造我们自己世界的一种文化资源。儒家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人’,这是否可用来修正和加强西方的自由主义模式?在一个以‘礼’建构的社会中,我们能否发现可利用的资源,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哲学根基不足却颇富实际价值的人权观念?”再如被誉为法国“当代大儒”的汪德迈院士在“五经翻译”的学术会议上提出:为什么不思考一下儒家思想可能指引世界的道路,例如“天人合一”提出的尊重自然的思想,“远神近人”所提倡的拒绝宗教的完整主义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呢?其实有类似看法的学者还不少,他们都在探讨如何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一些资源以解决世界的共同问题,这是一种新动向。
    第二种倾向是力图回归自身文化的源头,重新审视过去的问题和缺点。这需要寻找新的视野,需要一个“他者”,以便在参照中来反观自己。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最好的“他者”,因为它遥远、陌生、独立,有利于研究者暂时离开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而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他对中国的研究正是为了反观希腊,加深对希腊的了解。
    第三种倾向是重视研究中国的经典。荷兰汉学家施舟人教授提出,像《可兰经》、《圣经》这些经典在世界上已有太多版本和翻译,但中国的经典主要是《五经》,翻译太少,想看都看不到,《易经》相对而言流传较广,但也还是很少。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原典,让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本真、更准确、更多。他的主张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在中国国家汉办领导下,今年启动的12个国家合作的“五经翻译工程”,由国家汉办主持,预计将在3—5年内陆续推出英文、法文版,以后还要陆续推出其他各种文字的版本。
    记者:比较文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具体文学研究中是如何体现的?
    乐黛云:国际性和民族性比较复杂。上面探讨的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对话中的地位就是国际性的一些方面。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特有的基因,也就是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民族性不是民族主义,不是傲视一切,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一向是很主动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持排外的态度,但是强调尊重和接纳各民族文化是主流。纵观中国几千年来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并与之融会贯通,如对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以及近百年来对西欧文化的接受,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与源泉,因此中国文化始终是“多元一体”,持续发展,从未中断。
    记者: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要互动认知,从“他者”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您认为如何在具体研究中实践“互动认知”?
    乐黛云:互动认知,就是从一个和自己不同的“他者”的角度来反观自己,“我眼中的你,你眼中的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自己的认识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如果能把别人看自己的不同角度都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立体的看法,然后再通过这种新的看法来看别人,那又不一样了,这就是一种互动。认识只有在不断的互动中才能前进,才能提高一步。这就是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的根本原理:必须从他者角度看,才能更好认识自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理解他者,两者的互动和碰撞,才能创造和产生新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