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北欧文学 >

重写神话与重审诗人身份——解读里尔克的《俄耳甫斯·欧律狄刻·赫耳墨斯》(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浙江学刊》2014年第201 刘红莉 参加讨论

    三、俄耳甫斯的限度与诗人身份的重审
    里尔克的《俄耳甫斯》重新回到公元前四世纪的俄耳甫斯—欧律狄刻神话的主题。真实的欧律狄刻与俄耳甫斯所歌唱的欧律狄刻的形象错位、俄耳甫斯对其神性本源的遗忘以及在地狱之门的回头观望——里尔克重新书写的这些场景,蕴含着他对于俄耳甫斯的诗人身份和诗歌的真实性问题的反思。
    俄耳甫斯的地狱之行,是“为了重建与已失去之物的联系而与未知的死亡和意识的‘他者’之域的遭遇,它同时也是一种向着一切创造之源的返回,一种向着已知和熟悉的却被放逐到黑暗和遗忘之中的事物的返回”⑩。当里尔克的俄耳甫斯站在那个对他至关重要的门口之时,他遭遇到这样的事实:欧律狄刻不认识他,甚至不需要他。爱人对他的拒绝意味着他作为爱恋者的身份、作为一个男人的地位得不到承认,“伴随着她的一声疑问,‘谁?’,欧律狄刻质疑了俄耳甫斯的身份,因此开启了他朝向‘认识自己’的行动”(11)。而且,这种认识的经验不在俄耳甫斯的理性/音乐之中,而在欧律狄刻的死亡/神秘那里。
    在里尔克笔下,这种认识的经验富含现代意味:《俄耳甫斯》这首诗开头的两段景物,暗示着这场旅行不仅是发生在地下世界,同时也像是发生在内在的灵魂世界:“这是灵魂的奇异的矿山。/如同静静的银矿,他们作为矿脉/穿行于它的黑暗之中。”这个“意识的‘他者’之域”是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来描绘的,但却依然显得奇异,并且难以理解:灵魂的矿山、根与根之间涌动着的沉重如斑岩的血液、空洞的树林、架空的桥、灰暗而盲目的池塘、苍白条纹的道路……这些画面的色彩对比鲜明,整个气氛却是朦胧而神秘的,这些隐喻与其说是对于意识的清晰捕捉,还不如说是一种对于无意识或梦境的含混表现。在这种实在/心理的双重背景下展开的场景同样处于一种可见/不可见的双重境地,可见的是俄耳甫斯的回头观望和欧律狄刻的逝去,不可见的是对于这回头一瞥的思考,以及重见爱人(这爱人已非旧相识)所引发的心灵风暴。可见的事件之结束,意味着不可见的、真正重要的事件之发生:俄耳甫斯再次撞在死亡的坚壁上,这次碰壁更加不可避免,更加无法挽回,他不得不从命运的哀叹中转过身来,将目光深入自我意识的黑暗之域、深入死亡,开始真正的灵魂之旅。(12)
    在《俄耳甫斯》一诗中,俄耳甫斯是一位失败的浪漫主义诗人—歌手。他试图用悲伤的情歌挽救欧律狄刻,结果却是徒劳。这种充满了情感和回忆的男性的歌唱所创造的不过是虚影(女人是被造的另一个自我),真正的欧律狄刻在俄耳甫斯的语言之外,在无法分离的死亡中。俄耳甫斯的失败正是其不会“观看”的后果——应该看的没看到,不该看时却回了头。毋宁说,在《俄耳甫斯》这首诗中,赫耳墨斯表现了里尔克的理想诗人的形象,因为赫耳墨斯的观看更加成熟。他居于两个世界(生与死、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同时也是俄耳甫斯、欧律狄刻与我们(读者)之间的使者,传达着“真实”的消息。
    里尔克对于俄耳甫斯神话的重新书写,并非只是诗人的个人事件,而是一个涉及诗歌乃至艺术本身的事件。探索俄耳甫斯形象的含义、挖掘俄耳甫斯的身份,就是探讨诗人和诗歌艺术的命运。
    借助于俄耳甫斯的形象,里尔克一方面反思了现代人分裂的生存状态、反思了主观自我的脆弱性及其编织的世界图景的虚无性;另一方面,这种反思也关乎诗歌与艺术本身。如果将俄耳甫斯拯救妻子理解为拯救诗歌、语言、文化价值向虚无的沉落之行动,那么,他的失败就意味着日神状态中的俄耳甫斯(诗歌、艺术)不可能真正弥合诗人与被爱者(实际上是一个“他者”)、形象与客体、言说与存在之间的差异,因为这些差异正是俄耳甫斯的“拯救”行动的前提。所以,在《俄耳甫斯》的末尾,俄耳甫斯站在明亮的出口前目送着欧律狄刻返回黑暗,实际上真正被放逐的恰恰是俄耳甫斯——他的面貌“远得看不清楚”,“不可辨认”。而赫耳墨斯和“举止轻柔,却不急躁”的欧律狄刻仍然处在自己的真实的存在状态。被拯救者反过来成为引导者,拯救者才是需要拯救的人。
    因此可以说,俄耳甫斯的限度正是诗歌(艺术)的限度。艺术家需要记取俄耳甫斯的失败的经验,需要在创造性的激情和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平衡,需要有耐心、克制和寂寞,需要持续不断地工作、学习观看以及锻造物质性的语词,要让诗歌的语言构建出坚实的存在,而不是生成一个自我投射的无限世界、一个情感的虚影。
    里尔克刻画了一位失败的俄耳甫斯,这表明他自己已经从俄耳甫斯的拯救行动中觉醒,感受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普遍的失语症,并试图用一种“言说着的凝视”来取代诗意的想象,试图走出男性中心封闭性的视觉幻象。但是,这种言说着的凝视是否真能达到语言和视觉之间的理想化的平衡,语词能否达到它们意指的实在事物?里尔克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语词与事物、观看的目光与被观看的“物”之间的那种无时不在的张力,换言之,走向观看的里尔克依然面临着诗人自我身份确认的困难:在其“物诗”中,事物(Dinge)成为诗歌的真正主题,诗人的主体性被召唤来解放事物而非自身,因此,诗人的自我就在当前和记忆的感觉印象的川流之中消解了。在与《新诗集》差不多同一时期写作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体小说《马尔特手记》中,(13)主人公马尔特试图通过写作确认自我的存在,最终遭遇了失败。观看主体一方面想要掌控语言,另一方面想要任由事物进入观看者的血脉(“只有当它们转化成了我们体内的血液,转化成了眼神和姿态,难以名状,而又跟我们自身融合为一、再也难分彼此”,“一首诗的第一个句子才会从其中生发出来,成为真正的诗句。”(14)),想要说出事物自身的语言,这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可超越的矛盾再一次将马尔特/里尔克带回到失败的俄耳甫斯附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终正是这种困境促成了里尔克的更进一步的蜕变:里尔克从观看深入到对于观看本身的反思,这一次,这个“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在伟大的女性的引领下进入一个更本源更内在的开放空间,达到了真正的光明:歌唱即存在。诗人里尔克也在歌唱中达到了自我完成;在《马尔特手记》之后,历经十年的沉潜,里尔克终于完成了他“心灵的作品”(15),他的巅峰之作,即《杜伊诺哀歌》与《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