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俄罗斯文学 >

俄罗斯作家布宁小说的诗学研究状况综述(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第 newdu 参加讨论

    1 体裁-真实vs虚构
    关于《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体裁的争论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自传、非自传、不完全是自传。
    在俄罗斯针对布宁创作记忆特色的研究中,从体裁角度的研究的比重是最大的。1933年授予作家诺贝尔文学奖,《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紧接着这部小说很快在法国出版,随后是在欧洲其他国家发行。这部小说不仅在俄罗斯侨民评论中获得很高的评价,而且在西欧文学中的地位也很高。当时就已经有评论家把对作品中记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能否将《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体裁定位为自传的问题上。在一些研究者看来,整部作品以布宁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作品中描述的事件绝大部分都与事实相符,认为应将其体裁定义为自传;另一些学者觉得,作品中的虚构成分占了一定的比重,与自传体有一定的距离。
    倾向于将作品体裁定义为自传的研究者有:文学家В.Ф.霍达谢维奇(В.Ф.Ходасевич)主张将《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称为“虚构的自传”(вымыщленная автобиография)或者“虚构人物的自传”(автобиограФия вымышленноголица)。В.В.扎曼斯基(В.В.Заманская)认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存在主义的自传”(экзистенциальная автобиограФия)。М.А.库拉布赫瓦的论文《布宁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的自传性因素和艺术虚构》指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在布宁真实生活素材上加工虚构的自传性作品。
    持反对意见,认为作品体裁与自传相距甚远的学者有:О.Н.米哈伊洛夫(О.Н.Михайлов)认为这是一部“自由的抒情-哲理独白”(свободный лирико-философский монолог)。他在著作中指出,我们面前不是一部个人回忆录,而是一部艺术作品,作品中的事件都被改造、重新加工。
    认为作品虽包含了自传的因素,但又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传,倾向于把这部作品看作是多种体裁的综合体的学者有:К.Г.帕乌斯托夫斯基认为:“这不是中篇小说,不是长篇小说,不是短篇小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尚未命名的体裁。汇集了尘世间的悲伤、失望、冥思和欢愉。”Г.Б.库尔梁茨卡娅(Г.Б.Курляндская)则提出这是一部“抒情-哲理散文诗”(лирико-Философская поэма в прозе)。Ю.马里采夫在《伊万·布宁》中把《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定位为“反小说”(антироман)、现象学小说(феноме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роман),主观和客观密不可分地结合在同一文本中。在布宁创作的手稿中给“小说”一词加上了引号,说明布宁自己也不认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更像是“关于我的生活之书”(Книга моей жизни)。文艺学家М.С.施坦恩(М.С.Штерн)将《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定位为“杰出的哲理散文典范之作”(замечательный образец Философской прозы)。Н.Е.亚历山德罗夫娜在《布宁艺术世界中作者和主人公的世界观和哲学观》(2002)中认为,布宁创作了有哲学意义的“散文新类型”,指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一部集艺术传记、回忆录、抒情-哲理散文、抒情日记和爱情中篇小说于一身的多体裁作品。Ф.斯捷蓬(Ф.Степун)把作品定位为哲理长诗(философская поэма),认为布宁创作中的记忆有很深的宗教内涵,记忆已经凌驾于死亡和时间之上,因为记忆就是对过去的恢复,就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综合再现,记忆是一种心灵的复苏。
    上述这些学者对《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体裁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还有一些研究者则结合作品中的具体片断,更进一步详细分析了为何不能将其体裁定位为纯粹传记的原因:К.М.阿纳托利耶夫娜在博士论文《布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布尔加科夫〈白卫军〉的自传性因素和艺术虚构》中认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布宁和整个俄罗斯命运的一面镜子。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想象,它不是一篇狭隘的个人传记,而是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布宁同时代的整个俄罗斯贵族的典型特征和命运。Б.В.阿韦林(Б.В.Аверин)在《布宁的一生和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回忆诗学(поэтика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中,通过对布宁创作《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初稿和最后定稿的比较,以及对《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创作历史和其他一些短篇小说的比较,认为手稿中体现的是记忆的过程,但是作者认为布宁并不想把这部作品写成纯粹的个人传记,因为作品中的人名、地名都进行了艺术处理,甚至作品的最后一部分《丽卡》与布宁的生活原型有较大的出入。С.Е.弗拉基米诺夫娜在《布宁侨民时期散文中回忆和自传性叙述的诗学》(2005)中把布宁的创作放在整个侨民时期自传文学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布宁的创作思路,得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布宁整个创作的总结性著作,是集大成之作。他颠覆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写一部“全新的,已经期望了很久的很久的……”,福楼拜理想中的“无情节的著作”(“Книга ни о чем”)。在书中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讲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所见、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反映心灵历程。回忆过程在作品中是最重要的部分,常常会出现“想起”、“又想起”这样的词。在小说中回忆和虚构是交织在一起的,因为布宁不想把作品写成纯粹的个人自传,将初稿中真实的人名、地名都用虚构的来代替,以此来避免读者关注作品的真实性而忽略其思想性。由此也导致了作品的体裁至今也不能被确定,对这个问题布宁自己也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Б.Е.米哈伊洛夫娜在论文《在俄罗斯和西欧现代主义背景下的布宁自传性元文本》(2007)中,在现代主义的大背景下对作品的自传性因素进行了挖掘,认为记忆在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由上可见,俄罗斯评论家虽然未能在作品的体裁定位上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基本上都不否认作品中的自传性色彩以及记忆在作品中的地位。从体裁角度为布宁创作中的记忆特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通过对俄国学者围绕《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体裁展开的争论进行的考察,笔者赞同将其体裁定位为糅合了忏悔录、回忆录、自传等多种体裁因素的作品。布宁以这样一种全新的体裁形式来描述自己的心灵史(“история души”),而“心灵史”也是贯穿布宁整个创作的一条红线,在布宁的记忆书写中,无论篇幅大小,都贯穿始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