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第三人称叙述手法(内心独白) 意识流小说独特的叙述方式打破了传统叙述的“外向”型程式,即话语叙述总是要遵循着叙述者向读者讲故事时,将自身眼光设为观察角度,或以故事中的某一个人物作为观察角度,说某人或向某人说这样一种固定的叙述程式。而意识流小说则表现的是一种“内向”型内部话语特征。这种叙述的叙述者和接受者同为一人,叙述者并不把话语投向外部接受者,也不希望从外部得到回应,他只是把叙述作为一种宣泄的方式和途径。现在,从人称的人类角度分析,意识流小说一般可分为客观性意识流和主观性意识流两种叙述方式。主观性意识流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为主,而客观性意识流则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存在,这种方式又被称作内心独白。这种对人物心理进行直接展示性的“无我的艺术” 只为人物内心的呈现服务,而不进行评述,因为作家希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忘记作者的存在,将自己融入到人物所处的环境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壁画》是一部现实主义心理小说,萨博在《壁画》中大量使用了人物独白的技巧,即意识流客观(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展开故事,将读者吸引到小说中,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读者的充分信任,将读者带进了小说世界畅游其中,使其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熟悉感,成功地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样的独白“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设的听众” 。叙述者潜入人物的意识深处,把人物心理的屏幕拉开,让读者直接看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原始形态,而无需叙述者做任何说明,作者的介入这时降到了最低限度。读者将直接看到在叙述者的内心,究竟是如何评价其他人物的,叙述者对事件的感受如何,叙述者对故事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所作的独立评价,而不必经过作者之口传递,增加了故事的可信性和可读性。 一、 产生真实感 小说中的内心独白写法,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并不是由作者讲述出来的,而几乎是由读者在阅读到人物内心活动后,通过自己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剩下的书要赶快处理。现在,情况非常简单,因为这些神学书连狗都不要。对这些书,手都懒得伸啊,爸爸和另一个傻子还把它们当作宝贝。扬卡只读圣米哈伊夫人和巴克萨伊的书,还把它们收在书房里;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她连看看会客室拱厅的书橱上的书都不敢。 。。。。。。 如此平凡的姑娘怎么可能是高贵的埃迪特的女儿呢?只有头发还挺漂亮,是茂密的金发。这继承了母亲的特质。但她挽起头发的方式也让人无法忍受。这样的头发应让它垂散在肩,而不是用一根钢针在后脑固定成傻愣愣的发髻——她这样的头型怎么能梳发髻呢?如若娜这孩子,腿挺长,但是太沉默。以后可能会更标致,但这孩子也太安静了! 孤儿阿尔巴德对家里堆积如山的书打着坏主意的时候,还对书的种类挑三拣四。甚至在考虑到书籍种类时,他还对爸爸、“另一个傻子”——昆•拉斯洛和扬卡作了一番内心的讽刺。他默默地在心中对家里大女儿扬卡的头发特质和发型特点都做了一番细致、精准但一不失刻薄的评价,对扬卡的女儿如若娜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表面上,阿尔巴德在家中表现得十分乖巧懂事,是父亲眼中最亲爱,最值得信任的好儿子。而事实上读者却可以通过他的内心独白,清晰地看到这个人物的阴暗内心和纠结于微小细节的心胸狭窄之人。 。。。。。。并不十分频繁,上帝保佑!只有在他没法用哄骗或诱惑的方式得到东西时,他才会去偷。好几次,突然有客人来时,他正在储藏室里偷偷地开罐头,太丢脸了!冰冷的窗子还大敞着,他就站在高脚凳上往外取第一层架子上的核桃白酒或是水果罐头。。。。。。 这是一段扬卡的内心独白。她回忆了阿尔巴德在家中的储藏室里偷东西时的情景。我们在阅读时,仿佛亲眼看见了那个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在储藏室里小心翼翼不想被人发现的小偷,高高踮起脚尖,贪婪地将手伸向家里的储藏食品。他除了哄骗就是偷窃的不劳而获得劣等秉性也像一股腐浊气息般像我们扑来,读者通过短短的几行语句,便对阿尔巴德这样一个汇集多种阴暗品性的人物形象有了大致的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