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蒂尼亚诺夫的戏仿理论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孙烨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戏仿理论是尤里·蒂尼亚诺夫学术生涯的起点,也是他早期学术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蒂尼亚诺夫一方面把戏仿看作狭义的文学体裁和独特的文学手法,建立起一套如“二重格局”、“戏仿”、“戏仿性”、“戏仿个性”等关于戏仿的理论话语;另一方面,他把戏仿看作一种广泛的文学现象,结合与戏仿相关的其他文学现象思考文本之间的呼应关系,观察文学史的演变规律。对于蒂尼亚诺夫而言,戏仿已非单纯的风格、手法、体裁之变体,它已然成为集诗学、美学、文学史概念于一体的元概念。
    关 键 词:尤里·蒂尼亚诺夫/戏仿理论/形成/特点
     
    尤里·尼古拉耶维奇·蒂尼亚诺夫(Ю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Тынянов,1894-1943),俄罗斯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作家、翻译家,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一并被称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三驾马车”。1918年,蒂尼亚诺夫正式加入“诗语研究会”(ОПОЯЗ,简称“奥波亚兹”)。这一学会侧重于对诗歌语言和文学形式问题的研究。然而,与该学会的其他代表人物不同,蒂尼亚诺夫的理论探索并未局限在文学的形式研究层面,他的学术思想体系清晰、结构严整、富于动态,从而使他的理论具有开放性和对话性。
    其中,戏仿理论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戏仿理论是蒂尼亚诺夫学术生涯的起点,也是他早期学术探索的重要课题。蒂尼亚诺夫一方面把戏仿看作狭义的文学体裁和独特的文学手法,建立起一套关于戏仿的理论话语(如“二重格局”、“戏仿”、“戏仿性”、“戏仿个性”等);另一方面,他把戏仿看作一种广泛的文学现象,结合与戏仿相关的其他文学现象(如引用、模仿、风格模拟、类似物联想等)思考文本之间的呼应关系,观察文学史的演变规律。弗·诺维科夫曾把蒂尼亚诺夫的戏仿理论比喻成生物遗传学中的果蝇研究,他在《新视野(关于尤里·蒂尼亚诺夫的书)》这本书中介绍了蒂尼亚诺夫的主要学术思想。在谈及蒂尼亚诺夫的戏仿概念时,他这样写道:“其貌不扬的果蝇曾因其成效性和多变性而引发生物遗传学家的兴趣。作为实验性对象,它帮助人类建立起染色体遗传理论,这一理论随后被推广到远为复杂的人体研究中。对于蒂尼亚诺夫而言,戏仿就是果蝇,在戏仿的结构本身发生着文学的世代冲撞。”①这样,戏仿在蒂尼亚诺夫理论视野下就从具体的诗学手法转变为文学演变的基础模式。
    由此可见,戏仿理论是蒂尼亚诺夫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起点和突破口。要想准确地理解和全面地接受蒂尼亚诺夫的文学演变思想,首先需要理解其视野下狭义的戏仿理论,即回溯其戏仿理论的形成过程并梳理蒂尼亚诺夫戏仿理论的主要特点,这是我们走入蒂尼亚诺夫戏仿理论乃至其文学演变理论世界的首要阶段。
    一、戏仿理论的形成过程
    蒂尼亚诺夫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关注戏仿现象,他曾在温格罗夫教授的研讨课上写过一篇论普希金戏仿作品(《颂诗——呈德·伊·赫沃斯托夫伯爵阁下》)的报告(1916-1917年)。这篇报告后被蒂尼亚诺夫加以修改并收入《仿古者与普希金》一文中(《仿古者与普希金》,第21节)。随后,蒂尼亚诺夫开始逐渐转向戏仿的理论探索阶段。他在1919-1920年间开设了一系列与戏仿相关的课程。如1919年他在文学家之家讲授“历史与戏仿理论”课程;自1920年10月起,他开始在艺术之家的文学室开设“文学中的戏仿”课程。在此期间,蒂尼亚诺夫不断整理思路。从1919年起,他开始着手写《论戏仿》。虽然这篇文章未能最终完成,但它与蒂尼亚诺夫的课程内容紧密相关,见证了其阶段性的思想成果。在这篇文章中,蒂尼亚诺夫重点考察了戏仿的运作机制,他把文学作品视为有机的统一体,而戏仿则通过破坏这个有机体实现诙谐的目的。不过,在那个阶段,文学作品在蒂尼亚诺夫的观念中仅呈现为一种封闭的、自足的结构,戏仿则作为文学作品内在规律的破坏者出现,戏仿与戏仿物还是两个单独的个体,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性还未能得到揭示。
    1921年,蒂尼亚诺夫发表诗学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果戈里(论戏仿理论)》。这是他加入诗语研究会之后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著作,它是对该学派(“奥波亚兹”)学术思想的一次补充和丰富。蒂尼亚诺夫在肯定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果戈里在文学风格上具有相似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新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斯捷潘奇科沃村》中的主人公福马·奥皮斯金是对《与友人书信选》中果戈里形象的模仿——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隐含着性格微差和作家声音的戏仿,是对前文本的背离,正是这种背离手法催生出新文本的独特性。在这篇文章中,蒂尼亚诺夫不仅重新系统阐述了戏仿的形成机制,还推翻了自己此前在《论戏仿》(1919年)中所作的关于“戏仿具有诙谐性”的论断。从这篇文章的观察视角和论证手法可以看出,蒂尼亚诺夫已经能够把握文本之间、作家之间的关联性。从这个阶段起,蒂尼亚诺夫的戏仿研究开始超越封闭的文学作品观,他的研究视角在多个文本、风格、体裁之间实现自由转换。戏仿在他的研究视野中“活”了起来。
    1929年,蒂尼亚诺夫计划与国家出版社(Γосиздат)合作出版一本诗歌戏仿文集《虚假的诗歌》,并为该文集撰写序言。遗憾的是,国家出版社后来将这本文集转给“Acаdemiа”出版社,而后者又未能与他在经费问题上达成一致。因此文集的出版工作进展缓慢,导致该文集最终仅采用了原序的缩减版。原序则被收入1977年版的蒂尼亚诺夫著作集《诗学·文学史·电影》中,取名《论戏仿》。蒂尼亚诺夫认为,这篇文章是对其戏仿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和“深化”。②文章系统探讨了戏仿的诙谐性、指向性等问题,清理了戏仿与模仿、变体等相关文学现象的具体关系,区分了戏仿与戏仿性的根本差异,提出了“戏仿个性”的概念,最后又将对戏仿的思考上升为对文学演变的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