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E·迪安·科尔巴斯《当前的经典论争》一文充分描述并分析了西方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里文学经典论争的内部情形:关于西方文学经典的讨论一直有一个非常稳定的特征,即明显地区分为两个敌对的立场——为西方经典辩护以及主张开放经典的对西方经典的批判、重构和解构(阎景娟、贺玉高译,见左东岭主编《文学前沿》,学苑出版社,2005年)。中国学术界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把关于经典和文学经典诸多方面的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②Cf.Joseph G.Kronick,"Writing American:Between Canon and Literature",The New Centennial Review,Vol.1,No.3(Winter 2001):37-66。转引自聂珍钊《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张自烈撰,廖文英续.正字通·未集中·系部[A].续修四库全书(235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6. [2]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卷六)之《释典艺》[A].续修四库全书(第190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8. [3][4][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A].范文澜全集(第四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88,17,2. [6]王符,王继培笺.彭锋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一之《赞学第一》[A].新编诸子集成(本)[C].中华书局,1985:11. [7]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七十七)[M].中华书局,1962:3263. [8]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十)[M].中华书局,1965:418. [9]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四)[M].中华书局,1959:139. [10]刘知几.史通·叙事(卷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鸠摩罗什等译.无量寿经(卷上)[A].净土五经[C].广东佛教编辑部,第59. [12]白居易.苏州重元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A].白居易全集(卷六九)[C].珠海出版社,1996:1123. [13]陈硕.经典制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14][苏]普罗霍罗夫总编.苏联百科词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25. [1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第二五章)[M].中华书局,1984:163. [16]程颐,程颢.二程遗书(卷二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1,89. [17][18]朱熹.朱子语类(卷四)[M].中华书局,1986:57,61. [19][20][23][24]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16,116,116-117,118. [21]王守仁,吴光等.王阳明全集(卷二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72. [22]狄尔泰全集(第五卷)[A].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阐释学经典文选[C].东方出版社,2006:12. [25]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10. [26]海德格尔.理解与解释[A].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阐释学经典文选[C].东方出版社,2006:119-121. [27][德]伽迭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话录[M].商务印书馆2005:5. [28][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4-385. [29]洪汉鼎.理解与解释——阐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2006:19. [30][英]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王逢振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5. [31]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32][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2. [33][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7. [34][荷]D·佛克马,E·蚁布斯.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