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 张伯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回顾百年来的中国学术,除去文献、人物和史实的考辨,其学术方法、理论框架和提问方式,占据主流的都是“西方式”的或曰“外来的”,这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之症结所在。因此,加强对理论和方法的建设与实践,应该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心。在这样的探究工作中,套用西方理论固不可为,无视西方理论更不可为。我们的观念和方法应该自立于而不自外于、独立于而不孤立于西方的学术研究。由新材料而带来的新问题,本身就往往是学术研究的新对象,是既有的理论和方法未曾面对、未曾处理因而往往也束手无策的课题;不仅需要我们提出新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材料本身也蕴含了许多具体研究手段的施展空间,为理论和方法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关 键 词:文学研究/理论/方法/汉文化圈
    作者简介:张伯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 问题的提出
    每一时代的学术都有其自身面对的问题,也因此而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唐代大德高僧义玄禅师曾说:“山僧说处,皆是一期药病相治,总无实法。”又说:“山僧无一法与人,只是治病解缚。”①这里所谓的“病”,从学术史的立场上看,就是一个时代所面临的大问题。那么,今日中国学术所患之“病症”为何?“病理”安在?就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检讨的。时代学术之“病”当然不会仅限于某一领域,甚至也不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但作为一个古代文学研究者,我的反省和探索将以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并旁涉中国传统的思想、宗教和历史研究。
    坦率地说,中国现代人文学研究(不限于文学)之“病”,症结就在缺乏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基于我对外部批评的观察和反观自身的内省而得出的结论。以前者而言,不妨略举数例如下:
    在史学研究上,保罗·柯文(Paul A.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中指出:“中国史家,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或非马克思主义者,在重建他们自己过去的历史时,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靠从西方借用来的词汇、概念和分析框架,从而使西方史家无法在采用我们这些局外人的观点之外,另有可能采用局中人创造的有力观点。”②这是一种惋惜的态度。
    而在文学研究上,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曾多次对中国学人当面直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欠缺理论意识”③,这是一种批评的态度。事实上,学术研究上理论意识和方法意识的欠缺,在欧美学者眼中,也可以说是东亚人文学者的通病。以宗教研究为例,福井文雅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西洋学者类似的批评:“日本汉学家虽然拥有广博的知识,但缺乏科学的整理而使之上升为学术研究的方法。”“日本人写的论文是知识的罗列,这并非学术。”④这也使他感觉到,此番议论背后有着西洋学者“独特的自豪感”。法国汉学家的批评有时兼涉中日两国学者,比如说:“中国人和日本人虽然有文献的知识,却不懂得处理、研究文献的方法。在方法上,我们比日本人优越。”(《汉字文化圈的思想与宗教:儒教、佛教、道教》,第267页)
    还有一种态度是嘲讽。在思想史研究上,包弼德(Peter K.Bol)的言论颇有代表性。他说:“难以讳言,即使有千百种不愿意,今日国际性与全球化的浪潮仍不断地由西向东移动。”这一移动的结果在他的预言中是这样的:“除了欧美思想架构体系以及方法论在世上不同语言国家中的扩张外,思想史在国际转向上还能有其他作为吗?其他文化(例如南亚与东亚)能有所反馈吗?儒学学者能有所反馈吗?我觉得对此问题的答案很可能是‘不能’。而这也是过去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深层焦虑的源由。”⑤出于对各种“新研究方法”的依恋乃至痴迷,包弼德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传统的汉学训练无非“会使你更为广博,使你能够独立地去研究更多的史料”,但对于一个西方汉学家来说,“它并不是必要的,它的必要性不见得超过研究中国必须学希腊语和拉丁语”。一方面看,他是在强调“不是某个国家的学术传统内的专家也能研究这个国家”,而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大陆出版的最有价值的书是古籍整理,而不是研究著作”⑥。
    以上列举的言论,其表述方式有着不同的态度,但无一例外都蕴含着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豪”,如果不说是“傲慢”的话。我们无须对其中的嘲讽反唇相讥,重要的是应该虚心听取,反躬自省。若干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针对今日中国文学研究存在的两大问题,即文学本体的缺失和理论性的缺失,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解,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改变这样的研究现状。所谓“理论性的缺失”,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以文献学代替文学,将艺术作品当作历史化石,或者用‘科学的’方法,比如统计、定量分析、图解等,追求文学研究的‘实证性’和‘技术化’;一是生硬地搬贩西方理论,生吞活剥地运用到中国文学研究之中,使得研究工作不免沦为概念游戏,同时也失去了西方理论自身的魅力。”⑦以上两者关系密切,要弥补文学本体的缺失,需要细读文本,保持对作品的敏感度,而理论的建设与实践,又要以文本的阅读为基础,以文本的研究为旨归。
    这就引出了本文的话题:加强对理论和方法的建设与实践,应该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心。阮元说:“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⑧回顾百年来的中国学术,除去文献、人物和史实的考辨,其学术方法、理论框架以及提问方式,占据主流的都是“西方式”的或曰“外来的”。所以除去文献整理,欧美的东方研究者对中国的学术著作颇为轻视,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一种传统。萨义德(Edward W.Said)《东方学》概括道:“那就是,西方文化内部所形成的对东方的学术权威。……它被人为构成,被辐射,被传播;它有工具性,有说服力;它有地位,它确立趣味和价值的标准。”⑨萨义德的某些论述虽不免以偏概全之弊,但上述概括为我所认同。站在学术史的立场上看,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在涉及理论和方法的探索时,存在不少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有必要首先加以检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