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生成与流变——基于文学语境对“历史”理论的观察与考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方文坛》 李仰智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研究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题材历史小说时,对历史的追问显得迫切而必要。本文中的“历史”就是以在文学与历史的关联语境中考察文学问题的身份出现的,在对历史理论的生成与流变进行综述、梳理和辨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新历史主义进行了条分缕析和探源溯流,认为在当代文化理论语境中发展起来的新历史主义的观念、方法注定会打上深深的文学烙印。
    关 键 词:文学语境;历史理论;新历史主义;生成;流变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题材历史小说的叙事范畴研究”(11XZW013)、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新题材历史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K13ZD026)和“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仰智,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关于“历史”,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人尽皆知的概念。经历了历史的漫漫岁月,人们好像已经穷尽了历史的真谛,不需再追问“历史”到底是什么?但,似乎又没有谁能不假思索给这个广泛而抽象的问题提供一个确切而完整的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对历史的追问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了,特别是研究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题材历史小说,就更显得迫切而必要了。
    一、易碎品与符号
    汉语历来重视文字的结构和组合。汉语小说也深受其浸染,这为我们研究当代汉语小说提供了一个切入的思路。基于此,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历史”可先从“历”、“史”两个层面分别来梳理其字面的基本内涵。
    “历”,古为“歷”,上面两个“禾”,意味着丛林和原野;下面一个“止”,甲骨文中是一只脚的意思。上下合一,不言而喻,“历”就代表着在丛林和原野中穿行。其意义的重心在于“穿行”、“越过”。在这个意义上,汉代的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也对“历”发表过相似的看法:“历,过也,传也”。在此,许慎对“历”赋予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应该说,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解释,对其流传于后世约定俗成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此,“过”侧重于对空间变化的描述,“传”侧重于时间变化的描述。可见,对“历”的解读是包涵了时空在内的两厢移动和变迁。由于“历”的这种特性,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将“历”推演为考察季节、确定年月的“历法”。
    “史”,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表示一种从事记事的特殊身份的人或者职位。《说文解字》对“史”的解释是:“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意思可以理解为以中立公正的态度记录事实。《周礼》中则把“史”分为“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官职,并明确规定:“大史的职责是掌管建立邦国的六典,保管邦国之间盟约的副本,参与历法和祭祀日期的确定;小史则掌管王国和畿内侯国的历史记载,在祭祀、丧礼、会晤中协助大史的工作;内史主要保管国家的法典和政令的副本,考核邦国、官府、都鄙的政事和年终统计;外史则负责书写天子下达给畿外诸臣的命令,保管四方诸侯的历史记载。还有御史,保管治理诸侯国、地方以及百姓的法令。”
    从上述对比、分析可见,“历”和“史”在历史上各有分工,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各安天明、各司其职。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往往统一于一身。“历”、“史”的合流意味着穿行在时间的丛林中并记录下发生在其间的事情。尽管二者关系之密不可分,但,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学术的分类并没有“历史”一说。今天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历史”,都可以用一个“史”字完全替代,所谓“史学”、“史家”、“史籍”即是如此。我们现在所用的“历史”一词借鉴于日语。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引用西方的科学术语和学术概念,首先用“历史”二字指认西方的“history”,并于近代被诸如梁启超等留日学子引回国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介绍日本女学时就将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他说:“日本之女学,约分十三科,一修身,二教育,三国语,四汉文,五历史(兼外国史)……”[1]之后,随着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推动,[2]“历史”一词便从此在国内流行开来被广泛使用。[3]
    历史的记录和流传,世界上各个国家和不同民族大体相似。一般情况下,历史产生于文字之后,不同的种族都有专门人员记载发生的重大事件。但,事实上,对历史的回忆和描述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最早的历史的生成形态是“口耳相传”。这大概是记述历史的最原始的方式。在人类的童年,没有文字作中介的条件下,人类只有依靠口头表达、用耳收听、以脑记忆、再由口传播,才能完成历史的承传。例如在中国的《诗经》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就包含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记忆。
    显然,记忆是不可靠的。口述的记忆是易碎品,岁月的流逝和主观因素的意想,加上不同口述者不同理解的过滤和意识形态的介入,导致信息的磨损和丢失甚至被篡改,都在所难免。先祖的聪慧肯定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历史的记录方式后来都改由相对稳固的方式加以标识。这就是所谓的“结绳记事”。在此基础上,人类历史的产生从第一阶段的口耳相传到第二个符号阶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当文字从抽象的符号和图案中出现,今天意义上的所谓的历史才算初具雏形。其后,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历史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较为完善的“历史”形态才得以成立。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历史的叙述形态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描述,还呈现出其多样性,比如:地图、建筑、绘画、照片、录像,等等。不久的未来,历史或许还会出现新的叙述方式,比如今天可以预见的多媒体、互联网,等等。[4]但是,不管历史的表现形态如何变化,文字都是必不可少的媒介和最基本的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