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解读叙事:解域与生成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 余岱宗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现代小说的叙事,不是单纯地依靠情节进行中心化的意义凝聚,现代小说的叙述者或主人公常常自觉地对文本的预设主题或意义片段进行意义的再审视、再阐释或再审美,拆除既有意义场域的边界,让小说在意义解域的过程中形成多变的视角和动态的主题漫游,这使得自我干扰与自我瓦解成为现代小说的突出特征。因此,现代小说的解读,不以主题的巩固为出发点,而应充分关注小说文本多重意义系统在交互解域的过程中如何产生小说叙事的新颖美感。
    关 键 词:叙事/解域/生成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小说批评‘多维性’研究:形态想象、诊断阅读与文化阐释”[项目编号:13BZW010]阶段性成果,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创新团队“文体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余岱宗,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小说理论研究。
     
    关于小说文本的解读,传统的分析路径往往是通过母题的归纳或结构的中心化,驱使小说文本中诸多元素最终汇聚到小说的主题或主要结构的框架内。正如一部颇有影响的文学理论著作所认为:“情节和叙述结构本身又是由较小的叙述结构即插曲和事件组成的。”“一部戏剧或小说的情节是由许多结构组成的结构”(沃伦243)。这种小说结构观念,将小说文本视为不断层级化和中心化的凝聚物。在这种小说审美观念指引下,文本中任何人物的微小动作或表情都要被“带离”小说文本现场,去接受最终意义的询问和确认。
    这种小说观念是没有“累赘”的小说观,以为小说文本中种种漫不经心的“闲笔”或骚动不安的“杂语”都是从文本的意义中心派生出来的,如此,任何有意或无意的意义反转或游离都会为中心意义系统所征服,并归入文本意义系统之中的某个层级。正如尚处于结构主义时期的罗兰·巴特所言:“一切都有意义,或者没有什么是无意义的。换言之,可以说艺术并不承认‘噪音’(在信息论的意义上)的存在:它是一个纯系统,其中没有也绝不会有‘被荒置的’单元,不管使其联系于故事诸层次的线索有多长、多松散、多纤细”(巴特112)。如此说法,假定文本具有坚实的意义根基,并且这种意义根基的中心位置具有强大的吸附力,文本中所有动作细节、心理过程都要并可能通过“中继点”抵达意义的中心。为此,罗兰·巴特为叙事文本设定了“功能”层、“行动”层、“叙事作用”层,上下层级的关系是主从关系,“功能”层的所有叙述所产生的意义都要在“行动”层的层面上寻求安置。人物的一个转瞬即逝的思绪或是一个看似无心的口头禅,最终都要在一个更高级的层面上获得意义的确认。因此,便有如下的理论假定:“我们认为一个叙事的所有行动,无论其看起来多么无关紧要,都应加以分析,都应整合入一个我们应当加以描述的秩序之中:在书写文本中(与口头叙事相反)没有任何言语特点是无关紧要的”(巴特147)。问题不在于看似“无关紧要”的叙事能否被确认意义,而在于这种意义是要吸收进一个中心化终极化秩序之中,还是允许某种“无关紧要”的叙事在文本自行其是,生成出与中心主题不发生主从关系的意义版图呢?小说文本叙事的职责是试图不断“驯化”各种“无关紧要”的内容,并且将所有的“无关紧要”的内容聚拢到一个意义中心点,还是认为小说叙事有可能是从某一种主题到另一种主题的漫游呢?罗兰·巴特进一步强调:“在古典叙事中序列倾向于包括讲述得尽可能完全的事件:存在有一种叙事迷执性,它以尽可能最大量的决定作用包围着事实,例如,叙事将同时前置有行动的条件和原因。事实(或者事实于其中表达的行动结)由其前件予以扩展(这一过程的典型例子是一种倒叙法)。从行动的观点看,叙事艺术的原则(或者说它的伦理)是补足:它相关于产生一种话语,此话语充分满足完全性要求,并使读者免除‘空虚的恐惧’”(巴特155)。“不可逆转性构成了古典叙事的可读性”(巴特156)。如此,“扩展”都是为了“补足”,“补足”意味着一种意义的“捕捉”。这种意义的“捕捉”,造就叙事的“不可逆转”。“不可逆转性”意味要以情感的饱和度和动机的合理性支撑主题,以行动、动机与情感的“完全性”去造就结尾的“不可逆转性”。然而,事件结局的“不可逆转性”不等于文本主题的“不可逆转性”,包法利夫人死亡的“不可逆转性”不等于《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的主题具有“不可逆转性”。情感、动机和行动的“完全性”不等同于小说主题的“完全性”或“纯粹性”,情感、动机与行动的“不可逆转性”,不意味着主题的“不可逆转性”。福楼拜给予包法利夫人的死亡以可信服的结局,包法利夫人死亡背后,虚幻与真情、浪漫与庸俗的观念争夺则不是下达一个“不可逆转性”的主题就可以做一个痛痛快快的裁决。
    事实上,哪怕是一种古典叙事,或是一则童话,结尾的“不可逆转性”也不见得足以维护主题的“不可逆转性”,灰姑娘故事这一英雄救美的叙述中是否潜伏着性别歧视的种种预设呢?甚至同样“单纯”的小红帽这则童话,在《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的寓意分析看来,充斥着诸多相左的文化意义:“为什么民俗学者、女性主义者、心理分析学家、诗人、广告业者,甚至我,对小红帽这么感兴趣?答案是在小红帽单纯的外表底下,在红色连帽底下,具体呈现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复杂且基本的课题。她的故事提到恒久不变的主题,包括家庭、道德、长大成人、迅速闯入外面的世界及男女关系。其情节汇集各种相对事物的原型(诸如是非对错、男女、强弱),透过这些原型来探索文化和社会阶级的界限,尤其是探讨这些事对男人、女人有何寓意。小红帽和野狼栖息的地方,称为森林或人类的心灵,这是人类英雄故事的光谱聚焦之处,也是显露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地方”(奥兰丝汀8)。于是,小红帽的真面目纠缠着各种立场的诠释:纯洁与色情、受害者与尤物、邪恶与男人味都通过各种立场从童话文本中分泌出意义。性、权力与童话相互纠缠的意义关系在一个童话及其变体中随时间穿行。如此,看似简单的童话情节,叙事以及主题的“不可逆转性”被瓦解了。特别是通过女性主义立场的观念分析,小红帽所涉及的寓意矛盾重重,小红帽的象征性被多面打量且交相冲突。
    恐惧可以变为诱惑,训诫可以转身为色情,一则童话在不同语境的阐释中完全可能浮现差异明显的不同主题。那么,一部更为复杂的长篇小说,其文本内部各种意义脉络发生龃龉、抵牾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再进一步,面对一部观念性较强的长篇小说的解读,是将各种意义脉络收纳到一个确定的主题框架内,还是充分警觉小说中情感、观念乃至叙事技巧的不协调所在,突出长篇叙事文本所承载的人的情感与观念的多面性乃至多面的两难性?
    如果小说解读是以叙事内容在扩展中被巩固为预设前提,那么,这样的小说解读会不会有意或无意过滤掉与预设主题不协调的杂音与变调呢?小说解读是提交文本中的情感、观念与叙事方法的难题,还是围绕某种核心主题进行“单纯化”处理呢?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小说解读观。将小说文本作为稳固的主题载体,还是看做各种观念与情感交织的意义场域并且其中各种意义系统此消彼长甚至永无安宁之刻的“活动体”,这是两种很不一样的小说叙事的解读观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