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葛兰西转向”与英国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 李永新 参加讨论

    当然,霍尔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解构主体,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探寻主体的话语建构。经过解构,他根本无法再使用“主体”这一概念,而是“转用了‘身份’这个词条。”他指出:“我使用‘身份’来指会合点,即两个方面的缝合:一方面是企图‘质询’、责令或欢迎我们作为特殊语篇论述的社会主体的语篇论述和实践;另一方面是产生主观性的过程,建构我们认为能被‘表达出来’的主体的过程。这样,身份就成为暂时附着在话语实践为我们建构的主体位置上。”(41)作为一个有待分析的意指实践,身份在打破以往相对统一、固定的主体的同时,更为强调主体是随着历史、文化与权力的变化而不断得到建构的。西蒙·弗里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音乐与身份建构的关系:“我想在这里提出的主要论点是:在讨论身份的时候我们其实讨论某一类体验,或者是处理特定类体验的方式。身份不是别的,仅是一个过程——一种以音乐作为鲜明特征的实验过程。对身份而言音乐似乎是一把钥匙,因为它提供一种如此热情的感觉,对自己和他人、对集体中的主体的感觉。”(42)托尼·本尼特也指出,美学作为一种建构主体的技术,可以“被看作是建构个人的一种方法,它就像普通的政府机关及其规程一样,积极而又富有成效地规范着绝大多数人的内在品性,用福柯的话来说,现代公民也因此而被建构成功了”(43)。
    除此之外,托尼·本尼特还借助话语理论分析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阅读构型理论。“所谓的阅读构型,我的意思是指能够有序组织并有效激活阅读实践的存在于话语与文本间的一系列的限定作用,其能够通过将读者转化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阅读主体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文本转化为有待阅读的客体,从而使读者与阅读以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44)这一理论在强调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努力分析具体的阅读过程所涉及的社会、文化条件与权力斗争。在他看来,文学文本理论总是将文本看作是一个客观结构、一个拥有有限的内在意涵的生产性空间,读者无论处于何种阅读环境以及对其做何种阅读,都无法跳出文本有限的内在空间,否则就是对文本的扭曲性阅读或误读。基于这样的文本理论,读者要么是处于具体历史语境中的经验性读者,要么是在具体阅读过程中不断发掘文本的生产性空间的理想读者或隐含读者。文本与读者在此只能作为抽象实体存在,文本及其阅读、读者及其体验都是分离的,根本无法实现相互交融。与之相反,阅读构形理论则强调“被物质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制度的联系构建而成”的文本与读者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这种交往从来不是两个未受浸染的实体之间的一种纯交往,而总是一种被文化碎片搅混的过程,这种文化碎片将文本与读者纠缠在构成二者相遇领域的相关文本区域。”(4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